原标题:2008年救灾的转业军人,在没有硝烟的浦东机场守国门
“入境前在香港已经隔离了14天,并且有当地的证明材料,入沪后是否还要隔离?”“在登临检查时体温正常,但在集散点测温时又体温不正常,我该怎么办?”……从3月6日奔赴浦东机场驻点以来,沈晓菁每天都会面临无数类似的疑难问题,每一个问题都必须慎重耐心加以解决。
作为市民政局的一名干部,疫情发生以来,沈晓菁以市防控办地区组联络员的身份常驻浦东机场,连续60多天奋战在口岸防疫一线,从制定标准化分流指引,到近距离面对境外高风险人群,为加强从“国门”到“家门”的闭环管理贡献力量。
绝不回避问题
“驻点联络员的角色就像承上启下的黏合剂,既要统筹协调日常事务,还要协助各区处置疑难杂症,及时收集反馈情况。”两个月值守,沈晓菁和记者说得轻描淡写,但这份工作的烦琐和劳累,只有亲身经历的人才能真正体会。
在3月6日下午16个区驻点人员进驻机场之前,沈晓菁已经忙得像陀螺一样。他既要协同机场、各区按时开设T1、T2航站楼的32个接待点位,又要协助市外办设置2个翻译组工作席位,并为8名翻译提供驻场培训,同时还要建立各类工作微信群,协调各类事务。在与机场和16个区的共同努力下,浦东机场集散分流点在一天之内建成并投入使用。
做完所有工作,已经是次日凌晨,但这并不意味着沈晓菁可以休息。沈晓菁告诉记者,各区接运人员遇到难题,都会第一时间询问他,凌晨一两点钟打来电话已经是常事,往往忙碌了一天刚躺下,一通电话铃声就响起了。其中,不少是紧急情况,考验着工作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
带领志愿者引导包机旅客(沈晓菁供图)
3月10日,一名从日本返沪的女士,因流产而大出血,情况十分危急,必须马上送医,但是相关程序还没有走完,是立即送医还是按程序实施?亟待立刻决断。沈晓菁赶到现场后,一边敦促出入境民警优先核实信息,一边联系120急救中心就近治疗,仅20分钟左右就将病人送至浦东新区人民医院,并安排住进隔离病房。
这份工作,还考验着工作人员的沟通和解释能力。3月下旬,一批境外客人来沪验收项目,由于防疫政策升级,他们抵达浦东机场后需要先行隔离14天,情绪比较大,意欲转机回国。但如果验收延迟,将影响整个项目进程,给公司带来较大经济损失。
得知情况后,沈晓菁主动靠前,耐心讲解防疫政策,保障人员就餐、提供隔离点信息,协调转运车辆及防护物资。最终,这批境外客人表示理解,就地接受隔离观察,而后进行项目验收。
浦东机场是国内重要的进出口岸,每天进港人员众多,情况复杂。面对诸如此类紧急和棘手的问题,沈晓菁总能以沉着冷静的性格和专业能力积极应对,不回避也不推诿。“我们的原则是,能当天解决的问题就当天解决,绝不留到第二天。”沈晓菁说。
制定规范完善闭环管理
在驻点期间,防疫形势瞬息万变,具体的操作方法也因势而变,加之常常会遇到各类疑难杂症问题,这导致换班后新上岗的工作人员对防疫措施不熟悉,操作上难免会遇到各类问题。
作为市民政局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处的工作人员,沈晓菁主要从事社区治理智能化相关工作,还曾参与上海社区事务受理服务“全市通办”“一网通办”等工作,这让他特别了解标准化建设的重要性。
“可能是受工作影响,我认为转运分流的标准化非常重要。”为此,沈晓菁牵头制定了《浦东机场转运分流工作指引》,目前已升级至3.0版,明确了分流接收程序、情况处置、防护要求等五个方面标准化要求。
工作指引对一些高频、共性的问题进行了总结,下发后,各区驻点人员和志愿者的操作手势有了具体参考,吃下了一颗“定心丸”,驻点区的咨询电话也减少了80%,各区以“标准化”的方式来工作,成为入境旅客全流程“闭环管理”的重要一环。
仅有指引还不够,3月中旬,浦东机场入境人数持续攀升,21日、22日出现了每日2400人左右的超大客流,很多区反映纸质登记方式费时费力,且有感染风险,职业敏感性让沈晓菁意识到,信息化建设势在必行。
为此,他主动协调机场升级“进港旅客信息跟踪系统”,利用二维码引导旅客提前填报,实现旅客信息快速录入、快速甄别、自动打印等功能,缩短了旅客在柜台前滞留时间,提升了工作点的流转效率,确保了旅客信息不漏不错。
沈晓菁是一名转业军人,曾经参与多次重要的军事演训任务,还参加过2008年抗冰救灾和2010年世博安保。在驻点工作中,沈晓菁经常会和高风险人群面对面接触,但他笑着说,这些危险不算什么。
“口岸防控是没有硝烟的战场,事关千万市民的生命健康。守好国门,是一个老兵的初心,更是上海民政人的责任担当。”沈晓菁说。
栏目主编:张骏
文字编辑:顾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