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饶拾元案三个小故事

日期:06-28
四川

原标题:四川饶拾元案三个小故事

四川饶拾元案三个小故事

抽丝剥茧发现寻衅滋事案背后的大案

小邓,是一名具有多年刑侦经验、纳入省公安厅打黑后备专家人才库的基层刑警,在“2.12”专案中担任统筹全案案侦、审核证据体系、指导侦查办案、拟定侦查方案的专案内勤,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刑侦情结。

案侦初期,由于该组织的犯罪手段隐蔽,犯罪表象与内因、个案之间的逻辑、因果关系不明,专案组掌握信息碎片化,个案如何切入,线索如何甄别,全案的侦办方向是黑是恶等一系列困惑,导致专案组案件侦破举步维艰。

连续的加班,熬红的双眼,不知疲倦地分析,小邓警官从全案400多册案卷中逐一提炼、归纳,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在专案组领导的指挥下,小邓与专案组战友一道,对相关案件和举报线索进行串并深挖,小邓的目光最终锁定在2017年2月12日发生的一起寻衅滋事案。案发当天,30余名社会闲杂人员持砍刀、钢管等器械闯入珙县双三水泥厂砍伤6名保安、工作人员后扬长而去,在当地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群众向市公安局投寄数封实名举报信。根据小邓等同志对线索的梳理,专案组循线深挖,查出了2起强迫交易案以及20余起陈年积案线索,最终查明“2.12”涉黑犯罪案的真相。

“侦查思路清晰、取证规范、突出重点、关注细节,具有教科书式侦查典范”,这是中央扫黑除恶第10督导组领导同志对宜宾公安“2.12”专案组案件侦办的高度评价,也是对专案内勤工作的充分肯定。

精心组织、精准把控确保审判效果

700多页、20多万字……在四川省宜宾市中级人民法院厚厚的一本“2.12”专案裁判文书背后,是“2.12”专案组合议庭成员一年多来连续奋战的结果。

四川省宜宾市中级人民法院受理的“2.12”饶拾元等人涉黑专案是全国扫黑办挂牌督办的案件。为了保证案件审判的优质高效,确保案件审判“三个效果”的统一,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合议庭成员紧盯每一份证据的每一个细节,形成阅卷笔录1300余页,召开庭前会议16场,持续13天,充分听取控辩双方意见,固定争议焦点。从2019年6月17日上午9时开始,庭审共持续9天,就在庭审开始当晚,宜宾长宁县遭遇6.0级地震,珙县、长宁县均受灾严重。为防止被告人因地震产生情绪波动影响庭审,合议庭安排家住灾区各被告人在法警的监督下分别与亲属进行一分钟“亲情通话”,了解亲属是否平安、家庭是否受灾等情况,彻底消除了各被告人的内心牵挂和担忧,使32名被告人切实感受到法院的人文关怀,得到诉讼参与人的高度赞许和认可,也收获了诉讼参与人在庭审中的理性配合,保障了整个后续庭审的有序推进。

一拐一拐走进法院的合议庭成员

2019年6月初,就在“2.12”专案即将在宜宾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一审时,专案组合议庭成员邓晓琴不慎摔伤了腿,导致右脚踝关节受损,软组织挫伤,皮肤擦伤严重,鲜血直流。

到医院换好药,医生反复叮嘱她近段时间要休息不能运动,但“2.12”专案正值关键时期,马上就要开庭审理,作为合议庭成员之一,同时承担着查明“2.12”专案涉黑事实任务的邓晓琴肩负的任务很重,如果她个人休息将会影响到整个专案的审理进程。她没有遵循医生的叮嘱,在医院进行简单处理后,马上又回到了工作岗位,和大家一起认真做好庭审前的各种准备工作,直到6月中旬开庭,没请过一天的假,也没休息过一天。

“2.12”专案庭审持续了九天,因这期间未能及时换药,邓晓琴的伤口感染化脓,走路都成问题,但她没吭一声,每天一拐一拐地拖着“病腿”到法院上班,直到一天晚上加班到深夜实在疼痛难忍,才步行到医院换药,平时几分钟的路程,她整整走了40多分钟。到医院后,医生都责怪她不遵守医嘱及时换药,她只是笑了笑,说不好意思。

付出终有回报,“2.12”专案的成功办理受到省法院、省扫黑办等上级机关的高度好评,这里面包含着她和宜宾中院同事不辞辛劳共同的辛勤付出。

行政处罚法修订草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初次审议 退休不褪色 200人获"北京市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称号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