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岁的“外交女神”傅莹出现在家乡 所为何事?

日期:06-25

原标题:67岁的“外交女神”傅莹出现在家乡,所为何事?

来源:北京青年报

撰文|余晖

昨天,傅莹再次就“中美关系”问题发声。

6月23日下午,傅莹出现在一场专题讲座现场,这场讲座是内蒙古自治区政协举行的,傅莹以“国际格局与中美关系”为主题作了讲解。

傅莹的身份是“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主任”。

政知君注意到,在过去的一年中,就中美关系问题,傅莹多次通过不同渠道发声。

受聘清华争取为国家作出应有贡献

傅莹,女,1953年1月生,今年67岁,蒙古族,内蒙古通辽人。

公开资料显示,傅莹出生在内蒙古,1973年进入北京外国语学院英语系学习;1978年从事外交工作后,曾为党和国家领导人做过翻译,陪同领导人出访、参加重要会议等。

她长期在国家外交一线担任领导职务,曾任我国驻菲律宾、澳大利亚、英国大使和外交部副部长,还是全国人大首位女发言人。

2018年3月,傅莹任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当年10月,傅莹受聘清华大学兼职教授、国际关系研究院名誉院长。

当时,傅莹在讲话时提到,希望将来能依托校内科研机构发挥智库的研究和传播功能,“加强智力建设,争取为国家作出应有贡献。”

2019年4月,清华大学举行了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揭牌仪式,傅莹以“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主任”的身份出席。

这个中心主要开展国际战略与安全相关的学术研究和政策研究工作,旨在建设立足学校、服务党和国家对外战略问题研究的高级别思想库和智囊团。

67岁的“外交女神”傅莹出现在家乡 所为何事?

在昨天内蒙古的讲座中,傅莹以“国际格局与中美关系”为主题,从什么是世界格局、中国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未来中美关系会怎么走、中国的选择等方面,作了专业生动的讲解。

据官方披露,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任亚平,自治区党委常委、呼和浩特市委书记王莉霞,自治区副主席李秉荣等也出席了讲座。

多次发声

政知君注意到,最近一年多来,就“中美关系”问题,傅莹已经在多个场合公开发声。

去年11月,在清华大学“外事管理与国际化能力提升研修计划”培训班第一期开班启动仪式上,傅莹就作了题为“中美关系与国际格局的变化”专题讲座。

67岁的“外交女神”傅莹出现在家乡 所为何事?

今年4月,傅莹接受了《参考消息》的采访,在采访中傅莹直陈,现在中国正在向世界多国提供支持,大部分合作顺利有效,但坦率地说,与美国的合作并不理想,原本可以更好。

“现在,美国自己应对不利陷入困境,又试图将责任推向中国,拿我们应对疫情初期的困难说事,毒化两国关系气氛。”

67岁的“外交女神”傅莹出现在家乡 所为何事?

就在今年6月22日,傅莹在《中国新闻周刊》发表了题为《新冠疫情后的中美关系》的万字长文。

67岁的“外交女神”傅莹出现在家乡 所为何事?

艰苦斗争、大胆博弈

“三年来,美方相继挑起贸易战、科技战、舆论战,在军事上深化针对中国的部署,政治上公开攻击中国共产党、质疑中国的政治体制。”

在上述文章中,傅莹详细阐述了当下的中美关系。

她写道,美方的持续挑衅迫使中方做出反应和反制,中美关系出现快速下滑。

该文提到,两国之间的紧张态势主要是由美方主动推动的,试图挑起在以下四个博弈场上的竞争:

制度和价值观之争

舆论战

经济、金融安全之争

战略安全博弈和海上安全较量

“美国调整核战略、更新核武库、降低核门槛,以及发展导弹防御体系和高超声速飞行器、酝酿在中国周边部署中程导弹,可能拉大中美之间本就悬殊的核力量对比。并且,这是否会迫使中方考虑适度调整有待观察。此外,中美双方都是人工智能技术推动下的新型武器平台和军事技术的主要探索者,两国网络、太空、极地军事化的动力明显,在这些领域如何管控两国竞争,亟待提上日程。”

在傅莹看来,在2020年余下的时间,美国外交举措必然要受到大选因素影响。

经济衰退、两党极化、种族等社会问题和特朗普本人极富争议等现象,使得美国内持续动荡,政治争斗和民情撕裂的程度高于以往。

“中美关系的更新和调整,必然要经历一个较长时期的艰难博弈过程,好的结果是不可能求来的,只能通过艰苦斗争、大胆博弈和主动协调来赢取。”

“需要更多人到国际上参与表达”

不少人可能都对前一段时间的一个新闻记忆犹新。

今年2月,美国众议院议长佩洛西在慕尼黑安全会议的首日活动中讲话称,各国在建设5G网络时应远离中国科技公司华为。

佩洛西表示,“中国正试图通过其电信巨头——华为,来输出其‘数字专制’,威胁那些还没有采用他们技术的国家实行经济报复。”

当时,傅莹当场站起来反驳,“你真的认为民主制度是如此的脆弱吗?能被华为这区区一家高科技公司轻易威胁到?”佩洛西则回答,“我们不想效仿中国的体制”。

在傅莹看来,当下,我们需要更加敏锐、更加充分地把握时代变化赋予的机会和条件,主动发出自己的声音。

今年4月,傅莹在《人民日报》上发文提到,“西强我弱”的舆论格局还没有完全打破,我们在国际舆论场上的话语权和影响力仍有待提高。

“应当看到,国际舆论场是非常多元和多视角的,不同背景的受众接纳来自不同渠道的信息,仅仅靠官方、外交传播不足以通达所有场合,需要更多人到国际上参与表达。”

资料|新华社人民网内蒙古日报清华大学官网等

责任编辑:吴金明

品种丰富价格亲民 粽子消费稳中有升 国内首家冰雪和冬奥主题博物馆在崇礼开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