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半月谈》刊文:这个县生猪产业何以大规模发展?
新华社北京6月24日电 6月25日出版的第12期《半月谈》刊发记者汪军、吴思采写的文章《这个县生猪产业何以“逆风飞扬”》,摘要如下:
地处武陵山深处的贵州省松桃苗族自治县,连续多年被评为“生猪调出大县”,既为脱贫攻坚提供了抓手,又探索出循环农业清洁生产的新路子。
地处贵州、湖南、重庆交界处的松桃县,近年来因地制宜发展生猪产业,并将其作为脱贫攻坚的主导产业来抓。目前,已实现年出栏生猪超75万头,带动全县15.7万贫困人口中的3万多人增收。
打扫圈舍卫生,喷洒药水消毒,搬运饲料药品……养猪大户龙玉高和妻子几乎每天都要从天亮忙到天黑。走进这位松桃县盘石镇盘石村村民的养猪场,半月谈记者得知,2019年养猪给龙玉高带来15万元的纯利润,一家6口的日子真正有了盼头。就在2014年,龙家还是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
松桃县畜牧中心主任田应学介绍,为统筹推进生猪产业,松桃积极整合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涉农资金、项目资金、贫困户3年免息的5万元特惠贷资金,把力量攥成拳头,用于生猪产业发展,2016年以来累计投入超过11亿元。根据目前的发展形势,预计2020年可以出栏100万头生猪。
当下,多地生猪产业遭遇不同程度困难,为何松桃“风景这边独好”?“国有平台+龙头企业+代养户”的发展模式是诀窍。
——国有平台整合力量建圈舍。松桃县成立星旺、惠民两家专门服务生猪养殖的政府平台公司,通过整合部门力量,在远离学校、河流、村寨的地方选址建设标准化养猪场。全县已建成年出栏12万头商品仔猪二元母猪扩繁场3个,年出栏15万头商品仔猪二元母猪扩繁场1个,商品猪养猪场327个。同时,鼓励有能力、有意愿的村民自建养猪场,目前已建设200多个。
“按照龙头企业的要求,统一标准修建圈舍,每年向代养户收取一定比例的租金。”田应学说,这很好地解决了养殖户难以承担前期投入的问题。
——依托龙头企业打造生猪产业链。在生产过程中,疫病和市场风险均由龙头企业承担,代养户与企业签订代养合同,按照企业要求进行生产管理,商品猪出栏时按照定好的考核指标兑现代养费。松桃德康农牧有限公司负责人徐文禄说,目前公司在盘石镇、黄板镇、长兴镇等多个乡镇建设了种猪场,公司向代养户统一提供猪苗、饲料、药品、技术,到商品猪出栏时,由公司统一回收生猪。
——代养户领头发展,带动贫困户增收。松桃县畜牧中心推广站工作人员裴国海介绍,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全县目前有500多户代养户领头发展,带动贫困户以各种形式参与养殖。
大规模发展生猪产业,粪污处理是一大掣肘难题。松桃如何破解?
思路在于将生猪产业与循环农业相结合,打造绿色种植基地。一方面,借助固液分离技术将粪渣加工成有机肥,再施入种植基地;另一方面,粪水经过调配后制成专用水肥,也能为种植基地所用。龙玉高的养猪场产生的粪污,就是通过这样的方式,变废为宝,不仅不污染环境,还让附近的油茶园有了肥料。
盘石镇盘石村党支部书记艾宗仁说,既要把生猪产业做大做强,又要让生态环境美好清洁,必须依靠科技。如今,松桃县已着手与贵州大学、贵州农科院等高校院所展开合作,把农业专家请到生猪产业一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