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统筹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修复
6月1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部正式印发《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规划(2021—2035年)》(简称《规划》)。这是党的十九大以来,国家层面出台的第一个生态保护和修复领域综合性规划。
国家发展改革委农经司司长吴晓表示,《规划》着眼于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美丽中国的要求,对未来15年我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工作进行了系统谋划,它不仅是新时代推进生态保护和修复工作的基本纲领,也将是促进自然生态系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抓手。
目前,我国生态工程的规划思路、组织方式和具体实践,还是以单类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恢复为主,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和修复机制并没有完全构建起来。“形象地说,就是‘种树的只管种树、治水的只管治水、护田的单纯护田’,同时在工程的组织实施和投入机制上也比较单一。”吴晓说。
对此,《规划》以全面提升国家生态安全屏障质量、促进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和永续利用为总体目标,以统筹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和修复为主线,明确了到2035年全国生态保护和修复工作的总体要求、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和政策措施,形成了推进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的基本框架。
“考虑到自然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从遵循自然规律的角度出发,将《规划》确定为从2021到2035年的中长期规划,这与我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时间节点是一致的。”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司司长周远波说。
周远波表示,《规划》贯彻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以国家生态安全战略格局为基础,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红线、国家级自然保护地等为重点,突出对国家重大战略的生态支撑,统筹考虑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地理单元的连续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对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作了系统规划。
据悉,《规划》提出,重大工程重点布局在青藏高原生态屏障区、黄河重点生态区(含黄土高原生态屏障)、长江重点生态区(含川滇生态屏障)以及东北森林带、北方防沙带、南方丘陵山地带、海岸带等“三区四带”,并根据各区域自然生态状况、主要生态问题提出了主攻方向。
“以上述工程布局为基础,《规划》统筹山水林田湖草各生态要素,结合各类工程的建设特点,提出了9项重大工程,包括青藏高原生态屏障区等7大区域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以及自然保护地及野生动植物保护、生态保护和修复支撑体系等2项单项工程,并在专栏中列出了47项具体任务。”周远波说。
“与以往实施的京津风沙源治理、三北防护林等工程相比,《规划》设置的9项重大工程有一个较大改变,就是转变了以生态要素为主设置重点工程、以条线为主推进工程的治理模式,更加注重整体性、系统性。”吴晓表示,新设置的9大工程是原有生态工程的续接和拓展,是对原有工程基础上的统筹,新提出的北方防沙带生态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就是在近20年京津风沙源治理基础上提出的,长江重点生态区生态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基本涵盖了目前正在进行的石漠化综合治理、水土保持、退耕还林还草等既有建设任务。
从保障国家生态安全大局出发,《规划》布局了9项重大工程、47项具体任务,实施这些工程单靠财政投入显然是不够的,如何解决好“钱从哪里来”的问题,也备受市场关注。
据悉,我国在生态保护修复方面历史“欠账”较多,同时生态保护修复的公益性很强,考虑到生态保护修复项目盈利能力较低且缺少一些必要的激励机制,社会资本对此投资意愿不强,目前仍以政府财政投入为主,投资渠道相对单一、总量有限。
“按照‘算大账、算长远账、算整体账、算综合账’的要求,在政府投入的同时,一定要通过释放政策红利,为社会资本、社会力量投入生态保护增加动力、激发活力、挖掘潜力,逐步打通绿水青山转为金山银山的通道。”周远波说。
据悉,去年底以来,自然资源部在探索利用市场化方式推进矿山生态修复、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红树林保护等方面相继出台了一些激励政策和机制。“从目前情况看,市场反响比较积极,初步见到一些成效。”周远波说,目前正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探索更多激励社会主体、社会资本投入生态保护修复工作的政策措施,促进生态产品的价值实现,达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