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头 传承历史文脉 守护文化遗产

日期:06-13
芦笙舞芦笙

原标题:镜头|传承历史文脉守护文化遗产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6月13日是我国第15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主题为“文物赋彩全面小康”。多地开展了各项活动,旨在营造保护文化遗产氛围,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关注和保护文化遗产,增强全社会文化遗产保护意识。

镜头  传承历史文脉 守护文化遗产

传统竹编工艺有着悠久的历史,是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日前,浙江省义乌市经济开发区学校的同学们就感受了一节生动的竹编课,孩子们在老师的指导下,编织出了一个个竹编作品,感受到了非遗文化的魅力。(浙江省义乌市纪委监委供龚琴娟摄)

镜头  传承历史文脉 守护文化遗产

芦笙舞是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云南省开远市西山上的苗族村寨里,每逢重要节日,苗族群众都要身着盛装,吹响嘹亮的芦笙,跳着欢快的芦笙舞,展示和传承着多姿多彩的原生态芦笙文化。(云南省开远市纪委监委供李海宁摄)

镜头  传承历史文脉 守护文化遗产

四川省彭州市组织基层党员参加“当一天非遗传人、感悟文化最美”体验式党课,在“画脸谱、穿戏服、唱台词”等互动项目中了解传承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川剧,同时感悟艺术工作者坚守梦想的初心。(四川省彭州市纪委监委供罗国杨摄)

镜头  传承历史文脉 守护文化遗产

江苏省张家港市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活动。图为该市实验小学学生参观张家港市博物馆文物展馆,了解本地出土文物背后的故事,树立“把老祖宗留下来的文化遗产精心守护好,让历史文脉更好传承下去”的意识。(江苏省张家港市纪委监委供季奕摄)

镜头  传承历史文脉 守护文化遗产

为实现“搬得出、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的目标,贵州省黔东南州麻江县在后坝移民搬迁安置点打造了非遗创意工坊,鼓励搬迁群众主动参与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利用,达到“非遗助推脱贫攻坚成效,民族文化留住故乡味道”的目的,图为文化工作者在宣传苗族农民画知识。(贵州省黔东南州麻江县纪委监委供左国红摄)

镜头  传承历史文脉 守护文化遗产

河南洛阳作为夏、商、周三代的古都,曾经创造了青铜时代的辉煌,虽然青铜器已退出了历史舞台,但其传统制作工艺在民间得以保全。洛阳市伊川县葛寨镇烟涧村被誉为“中国第一仿古青铜器村”,是全国最大的青铜器生产加工基地、集散地,产品工艺精湛,惟妙惟肖,其制作工艺被河南省政府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河南省洛阳市伊川县纪委监委供郭帅兵摄)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赵宇航整理)

快评 迅速开展流调溯源 坚决遏制疫情扩散蔓延 北京朝阳区对近14天内到过新发地市场的人员开展检测排查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