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刘少奇长女去世,遗愿捐出遗体
长安街知事(微信ID:Capitalnews)从刘爱琴亲属及友人处获悉,刘少奇同志长女刘爱琴于6月7日因病逝世,享年92岁。
刘爱琴出生后即交给别人抚养,十几岁时才被党组织找到。她还曾赴苏联,参加过卫国战争期间的后方工作。
刘爱琴
亲友方面介绍,刘爱琴生前希望将遗体捐献作为医学教育研究工作,家属方面已遵照老人遗愿将遗体捐献。由于处于疫情期间,其余后事一律从简。
刘爱琴1927年生于湖北汉口,出生后即交给当地一工人家庭抚养,曾当过童养媳。1938年被党组织找到,回延安与父亲团聚。1939年和哥哥刘允斌一起赴苏联,进入莫斯科莫尼诺国际儿童院学习。1940年,进入苏联10年制学校读书。
1941年苏联卫国战争爆发,刘爱琴和年少的同学们一边坚持学习,一边在后方生产苏军的军服、食品,在军队的医院照料伤病员。
“我们给伤病员喂饭、喂水,帮他们给家里写信,帮他们洗纱布。战争很残酷,来得又快,他们走的时候都很急,也没时间给家里写信。”刘爱琴回忆,他们还会给伤员表演一些小节目,有的唱歌,有的念诗,就是让他们心情好一些。
战争结束后,刘爱琴于1946年考入莫斯科通讯技术学校,学习经济计划专业。1949年与秘密出访苏联的父亲刘少奇一起回国,后考入中国人民大学计划系。1953年分配到国家计委综合局工作。1958年报名到内蒙古边疆工作。先后在河北师范大学、北京中国人民警官大学担任俄语教师、副教授。
刘少奇、王光美与刘爱琴合影
刘爱琴记得,在中国人民大学计划系学习时,父亲对自己的思想和生活要求都更严格。比如有几次周末要回家,刘爱琴打电话要车接。刘少奇知道后很严肃地告诉她:你不能再要车了。我坐车是工作需要,你给汽车库打电话不合适。回家路远不能走,坐电车和公共汽车不一样吗?
再比如,1951年,在讨论刘爱琴的预备党员转正问题时,系党支部接受刘少奇的意见,没有让刘爱琴通过。“父亲认为我不够艰苦朴素,思想上天真,政治上幼稚。”
刘爱琴表示,她的心灵上第一次受到这么大的震惊。痛定思痛,她决定做出个样子给父亲看。
1958年夏天,刘爱琴已经在国家计委机关工作。看到许多关于机关干部响应党中央和国务院的号召,在精简机构中主动要求下放,刘爱琴被感染了,也报了名。7月,刘爱琴一家三口告别北京,去了内蒙古。
刘爱琴在内蒙古生活了20多年,和大家一样住土坯房,在机关大食堂吃玉米面、高粱面窝头和土豆烩白菜,在那里生活愉快,并且终于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名副其实的共产党员。
2015年5月,作为莫斯科红场阅兵的一部分,不朽军团大游行在莫斯科红场开始,以纪念卫国战争期间为反法西斯做过贡献的老兵。其中,刘爱琴手举刘少奇及其儿子刘允斌的头像走过红场。
责任编辑:张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