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海北州:家门口的“小纪委”成为群众权益的“代言人”
来源:青海省纪委监委网站
“现在‘监评会’隔三差五就来家里了解情况,听取我们对村上的事情的意见和诉求,有些问题只需要和他们说明就能解决,甚至不出家门就能把事办成。”这是近日,海北州纪委监委成立的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监督检查组在深入监督检查过程中,门源县青石嘴镇广大群众对村务监督和村级纪检工作给予的高度评价。
青石嘴镇是门源县西部地区的经济中心、交通枢纽和商贸集散地,群众接受新生事物快,加之人口流动大,该镇在推进基层治理方面面临许多新矛盾、新问题。
早在几年前,该镇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一直是老大难问题,换届候选人之间互相拆台揭短、拉帮结派,矛盾不断。因村务不公开导致群众对村“两委”班子意见大,对村干部失去了信任,干群之间关系紧张,群众上访时有发生。
而现如今,青石嘴镇各村“两委”换届工作却实现了有史以来的三个突破:一次性选举成功,选举工作零上访,选举零差错。这种巨大的变化正是源自于近年来该镇推行的“村级事务监督评审委员会”(以下简称“监评会”)工作机制。
“存在少数村干部官小权大、暗箱操作等问题,归根究底是监管不到位、监管脱节。”这是青石嘴镇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和心声后,最终找到的问题根源。而改变这种形势迫在眉睫。
一个大胆的决策应运而生:变“为民做主”为“请民做主”。于是,青石嘴镇研究制定出台了由村“两委”负责人、群众代表组成的“监评会”工作机制,即根据各村实际和所在村户数,由各村户代表推荐,80%以上农户同意,将各村为人正直、口碑好、威信高、了解掌握本村村情的5至9名村民推选为监评会成员,组成群众性村级事务监督评审委员会,并张榜公示无异议后报镇党委备案。
该机制正式推行以来,逐渐平复了群众情绪,强化了基层组织建设,维护了群众利益,教育和保护了干部。自此,一直被很多人认为是本“糊涂账”的村级事务完全透明化,公开、公正、公平消融着人心中的隔阂。
下大滩村监评会主任、村级纪检员赵廷玉说:“在参与村里的大小事情、评定贫困户及各项惠农政策的落实等工作中,我们都是逐个作对比,达到要求的决不漏一户,达不到条件的也别想靠关系享有,公平公正,我们是凭良心办事。同时我们对评审会议研究通过的事项,第一时间进行公开公示,如果群众还有意见,再开会,再评定,直到公示后群众无异议,将评定结果上报镇党委、政府审批。”
“监评会的成立管住了村干部,没有了‘灯下黑’等现象,它就像一杆秤一样公正公平,现在村里的大事小情,我们都知道,心里亮堂得很。”村民杨永财难掩内心的喜悦。
贫困户家、田间地头、村“两委”会议室里……处处都留下了监评会成员的身影。村级财务运行和各项惠民政策都摆上了桌面,各村“监评会”成员不仅对精准扶贫、村级财务、惠农政策落实、集体资产、环境卫生、社会保障、农村生产生活、党员发展评议等重大事项进行全程监督,而且通过走村入户的形式积极聆听群众的意见建议,有效杜绝了“人情保、关系保”的发生,避免了一些村干部的不廉洁行为,如今上访告状的人没了,村风民风有了大转变。
青石嘴镇纪委书记王新明表示,群众身边的不作为、慢作为,腐败和作风问题比较隐蔽,常规监督检查很难发现,让监评会成员直接进村入户,主动发挥作为群众诉求“代言人”的作用,使干部越来越清白,群众越来越明白。
这也是海北州近年来不断强化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加强村务监督委员会监督职能,打通监察职能向基层延伸的“最后一公里”,加强对行使公权力人员的监督,推动基层政治生态不断净化、持续向好,使全面从严治党直抵“神经末梢”的真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