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红医人在行动
来源:中国医科大学
附属第一医院篇:
——肾内科血液净化中心护士
王庆工作纪实
王庆,男,中共党员,护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净化室专科护士。2008年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护理专业, 2012和2014年被评为院“护理服务优秀个人”,2012年获得中华护理学会血液净化专科护士证书。2014和2015年由护理部选派作为院男护士代表分别在中华护理学会全国男护士论坛和院男护士论坛上进行经验交流,2017年参加北京协和医院血液净化通路管理及专科护理培训班。2016、2017年连续被评为院“十佳护士”,2019年被评为院“优秀护理技能个人”。
作为共产党员,王庆一直政治坚定,胸怀全局,立足岗位,发挥着先锋模范作用。疫情发生初期便向科室请战:“我是男护士,比其他老师更有生理、心理和技术优势。本人身体健康,无家庭负担,如有需要时刻准备奔赴医院或武汉疫情一线。” 2月9日辽宁省卫健委接到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通知。要求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组派医疗队,接管湖北省武汉协和医院重症医学科抗疫一线医疗护理工作。王庆收到通知科室后,丝毫没有犹豫毅然将家中事务托付给父母,迅速准备即刻出发。科室领导在机场送行,他一直微笑着安慰担心的同事们:“我有充分的思想和体力准备,我一定会顺利、平安、高质量完成国家交给我的任务,绝不给医院和科室丢脸。”望着他坚定的眼神,同事们不禁潸然泪下,心中默默祝福:“保重、加油、必胜!。”
王庆虽然如此毅然,其实他的家庭情况却并不那么轻松。他的爱人也是临床护士工作繁忙,此时也正投入在医院的抗击疫情工作中。他们有2个孩子,大女儿9岁,小儿子刚4岁,正是需要家长抚育、陪伴、教育的时候。护士长询问王庆是否有顾虑时,他十分淡定地表达:“早已经做好准备,我从小的家庭教育就是认真工作,服从领导。入党的那一天起,我就时刻准备着为人民、为患者、为护理专业的需要冲锋在最前面。我义无反顾、义不容辞,请科室放心。”
2月11日9点,第三批驰援武汉护理团队正式接管一线护理工作,护士王庆不顾疲惫,迅速进入工作状态。与患者耐心交流、熟练规范的接诊、转运、评估,好像在家乡病区中一样,如此顺畅、如此淡然。
2月13日,王庆在武汉协和医院重症病房开始了第一例CRRT治疗。穿戴各类防护装备、规范预充、动静脉内瘘穿刺、建立体外循环、病情观察、下机回血。原本再熟悉不过的操作却需要在隔离病房内、在繁重的防护装备下完成。每一项都是新的挑战,每一步都要更加谨慎小心,整体治疗结束,汗水早已湿透隔离服内的小衣,雾蒙蒙的护目镜下闪烁着因为汗水刺激而流泪的双眼。夜班的同事提醒王庆,他已超过规定下班时间2小时了,不觉得累吗,还能坚持吗?王庆兴奋地回答到:“今天治疗顺利完成,血液净化专业在救援中正式拉开序幕。”匆匆赶回宿舍的他,又开始整理今日防护装备使用技巧,新CRRT设备操作的经验,新冠状病毒肺炎患者CRRT治疗的护理要点。无论在哪里,无论在什么岗位,冷静思考、认真严谨、慎独都是王庆对待护理工作的坚定态度。
由于疫情突发,武汉协和医院重症病房的CRRT设备、物资准备都需要临时调配,患者床旁治疗的方案与病情观察更需要细致调整。王庆耐心与当地医院重症监护病房和血液净化中心的医护人员沟通,反复确认设备运转状态、治疗物资准备数量与型号,在治疗中及时处理突发情况。特别是针对患者病情给予的个体化护理方案,处处体现出中国医大一院护理人员严谨、专业的工作风貌,受到当地医院和我院救援队医护人员的一致好评。
“因为我们每日都在用全力驱尽病魔,他坚信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必然取的胜利!”
附属盛京医院篇:为抗击疫情
奋战到底
——李思露事迹
2020年春节,本该是阖家团圆、共享欢乐的时候,可新冠病毒肆虐,一时之间全国疫情紧张,受灾最重的湖北各市陆续封城。身为医护工作者,抗疫是我的职责。我主动请缨服从调配,先支援院内发热门诊,然后又驰援襄阳。我和爱人都是临床一线工作者,为了更好地工作,减少后顾之忧,早早就把父母和孩子送回了老家,并再三嘱咐家人响应国家号召不聚会不外出,出门一定带口罩。下午接到通知驰援襄阳,第二天早上立即出发。
到达襄阳后,我们积极投入抗疫工作中,开始整理内务、分区消毒、学习感控防护知识。我被分配到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准备就绪后立即接管了一个隔离病区,病区内有14个病房,每个病房1个患者,14个患者中4个病危、10个病重,可以生活自理的大概有四五个。除了给患者专业的护理、用药治疗、处置操作外,还要承担患者的吃、喝、拉、撒等全部的生活护理,完全不能活动的患者要按时翻身,还要做好病区消毒、清理垃圾工作,这些加起来可不轻松。
上午的班比较忙碌,因为除了生活护理、收拾垃圾、打热水、分发早饭、洗漱、喂饭之外,还有用药、输液等各种处置以及一些临时要处理的事情。这天上午,一位活动障碍的老爷爷获准出院,我主动承担起他的护理工作,给老爷爷收拾完换上新的尿不湿,然后协助他进食。最难的是老爷爷说的方言我们一句也听不懂,我耐心地一样一样东西拿给他看,最后他选择了吃鸡蛋,又给吃了些粥和饼。整理打包好老爷爷所有物品后,我已经浑身是汗,护目镜起雾了,汗水已经在眼镜低处荡漾!我开启雾里看花模式,吃力地给老爷爷穿上衣服裤子,可实在挪不动他,还好有两位查完房的医生走了进来,和她俩一起把老爷爷从床上抱到轮椅上。然后给他穿鞋,老爷爷的鞋可能有点紧,再加上带手套发涩,怎么也提不上,我就一直蹲在地上给他穿。可算都准备好了,我提着老爷爷的大包东西把他送到楼下的车上。憋闷的N95口罩加上密不透气的防护服,让我里面的衣服已经湿透了,脸上是深深的压痕,鼻梁也有些红肿。这一切就是我们工作的常态。
这里的患者可能因为对疾病的恐惧,还有与家人分离的焦虑,他们不仅需要疾病的治疗护理,更需要心理上的安慰和关爱。有一次,我去给一位阿姨测量生命体征,她马上就发脾气了,说总去折腾她烦死了。我第一感受是很委屈,我们远离家人孩子奔向前线却得不到理解。我迟疑了一会儿,马上意识到她是焦虑不安才会发脾气的,生病与家人分离的她也需要理解。我接受她的脾气倾听她的发泄,然后耐心温和地开导她,表示理解并鼓励她建立信心,有什么需要会尽力帮助她,阿姨很快就缓和了,并对我表示感谢。真诚和理解可以让本来陌生的人慢慢靠近。来到抗疫一线,我只想尽心尽力尽职尽责。疫情爆发,正是国家需要我们的时候,只有国家太平安好,人们才能安心幸福的生活,能冲到抗疫前线是我的光荣!
一位患者出院时激动地对我们说:“感谢你们把爱带到襄阳,襄阳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你们。”这句话深深感动了我。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全国人民是一家,这就是我们中国的特色!没有华丽的语言,没有伟大的事迹,我愿踏踏实实付出行动,为抗击疫情奋战到底!
眼看疫情节节败退,我们即将胜利,待春暖花开时,你我安好,看遍祖国大好河山!
附属第四医院篇:战疫勇士,我心目中的英雄
---高强事迹
高强在生活中是一个平凡的人,在工作岗位上是一个平凡的工作者,但是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确有一个不平凡的名字——“最美的逆行者”。在他即将去往驰援武汉的路上时被赋予了这个时代最美的名字,而他也肩负起了最重要的责任,这是每个医护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
2020年1月26日第一批辽宁医疗队出发了,当时高强上夜班,第二天下班回来就和家人说他和他的同事们也都报名了,希望领导第一时间考虑他,开始家人有些顾虑,一是因为孩子太小,二是确实很担心,毕竟当时疫情很严重。可是他却说:“疫情当前,作为医护人员国家需要我们,我们必须得上。”2月20号,他如愿得登上了前往武汉的飞机。
他,是医大四院内科支部组织委员,是医大四院急诊科的护理组长,他是那个4年前曾刷爆朋友圈一边跪在转运车上满头大汗、满脸涨红、毫不停顿地为患者做心肺复苏,一边大喊着“大夫,快抢救!”的男护士。工作7年,他一直在急诊前线。他曾放弃休假时间参加沈阳市防汛医疗队、沈阳马拉松医疗救援队等等。他从不相信命运,一次次倔强地和死神抢人。这一次,面对从天而降的新型冠状病毒,他再次冲在了最前面,他坚守岗位,请缨走上急诊一线战场,并第一个站出来请愿支持武汉,时刻准备着去最危险、也最需要医务人员的地方去。疫情的来到,急诊工作量随之增大,重患比例增高,每个人都绷紧神经、不敢懈怠。他主动提出加班,分担同事工作,极力承担体力消耗大、感染风险高的转运患者和抢救危重患者工作,夜班甚至只有两小时的休息时间,可在他眼里,这些真的不是困难,累一点不算什么,这是他应有的使命和责任。他只希望在这场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战斗中贡献自己最大的力量,早日打赢这场疫情阻击战。
他就是高强,是7个月大孩子的父亲,是家里的顶梁柱。他请愿支持武汉,同事问:“你去了,你的孩子还那么小,谁来照顾?”他说:“我的孩子有我的妈妈可以照顾,我的小家我的妻子可以撑着,可是国不在,家何存?”家里人以他为骄傲,能贡献自己的力量,这是一个医务工作者最幸福的事。
如果医院是战场,那么急诊科就是激烈的前沿阵地,急诊科护士则是为生命接力而冲锋陷阵的勇士。作为一名急诊科护士,注定是要付出和奉献的。在生活中,他是孩子的父亲,是父母的儿子,是妻子的爱人。在工作中,他是一位平凡的医务工作者。在疫情面前他又是不平凡的急诊科护士,出现疫情后,他提出放弃春节休假,主动请缨走上战场。他坚守岗位,战斗在急诊科的一线。而现在他去到了全国的一线,家人以他为荣,全力支持他。所有战斗在一线的工作人员都是我们的英雄。
每个时代,都有不同的“英雄”,此时此刻,战斗在一线救死扶伤逆行而上的医务工作者就是伟大的英雄!灾难面前,方显担当!
信息来源:党委宣传部
第一临床学院
第二临床学院
第四临床学院
编辑:党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