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深圳特区报发文:“地摊经济”要因城而异
发展“地摊经济”,可能一定程度上创造就业岗位,但它不是一剂万能药方。发展“地摊经济”要因地制宜因城而异。
一是考虑城市定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建设规模巨大,发展速度一日千里,但同时也带来了城市面貌、产业结构趋同,文化地域特色丧失的“千城一面”问题。其背后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一些地方盲目跟风、一哄而上。“地摊经济”是否适合一个城市,要根据这个城市的定位和发展目标来做出判断和选择。“地摊经济”是否符合城市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大方向?是否能补足城市功能布局中的弱项和短板?是否与当地居民对美好生活的整体诉求相契合?是否与城市的发展趋势和目标定位一致?行动之前,先从城市发展阶段、发展要求的大处深处仔细思量,努力做到心中有数。对于深圳这类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而言,显然不宜一哄而上发展“地摊经济”。
二是考虑精细治理。城市管理应该像绣花一样精细。管理城市既要善于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实现智能化,又要通过绣花般的细心、耐心、巧心提高精细化水平,“绣”出城市的品质品牌。这是一项“微操技术”,找准问题、不留盲点死角,精准施策,是为细心;不急躁不冒进,耐得住考验经得起检验,是为耐心;拿捏好管与放的平衡,善谋善为多出新招、妙招,是为巧心。伴随“地摊经济”而来的环境卫生、交通出行、城市管理等方面的问题,需要各方面高度重视。下足“绣花功夫”,才能一针一针“绣”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绣”出城市治理有序的美丽“华服”。
对各地而言,坚持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显然需要“咬定青山不放松”。而是否发展“地摊经济”,则并非一道必答判断题,而是一道补充选择题。
来源:深圳特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