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客岛:一场特殊座谈会传递的重要信息

日期:06-03
疫情新冠肺炎

原标题:[解局]一场特殊座谈会传递的重要信息

 6月2日,习近平在北京主持召开专家学者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图源:新华社

6月2日,习近平在北京主持召开专家学者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图源:新华社

昨天下午,中南海召开了一场特殊的座谈会,主题是怎样构建起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

座谈会规格很高,习近平总书记主持,李克强、王沪宁等中央领导出席,钟南山、童朝晖、张伯礼等专家发言。

座谈会围绕新冠肺炎疫情展开:随着全国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补短板”提上日程。

通稿用“十分重要”的定语对习近平在会上发表的讲话做了强化。岛叔认为,不妨从三个关键词入手理解这篇讲话:科学、人民、制度。

科学

疫情防控首先是科学问题。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人们难免紧张、慌乱,尽快让科学在分析疫情形势、完善防控策略、指导医疗救治、加快科研攻关等方面发挥作用显得尤为关键。

此次战疫,中国科学家表现亮眼。从病毒基因测序、建议武汉封城,到实施全力救治、设立方舱医院、推进疫苗研发,科学家们一面在专业领域钻研攻关,一面担当政府高参、社会科普员,辛勤工作的身影无处不在。

中国能在短时间内控制住疫情,依靠的不仅仅是强有力的体制动员力以及14亿人的齐心协力防控,同时得益于全国上下对科学的尊重。

本次座谈会邀请了诸多卫生防疫、公共管理、卫生法领域的专家学者,真真切切地将“尊重科学”融入政策制定的全流程。正如习近平在座谈会上强调的,科学技术是人类同疾病斗争的锐利武器,人类战胜大灾大疫离不开科学发展和技术创新。

人民

座谈会上,习近平的讲话令人动容。

习近平指出,这次新冠肺炎患者救治工作,我们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前所未有调集全国资源开展大规模救治,不遗漏一个感染者,不放弃每一位病患,从出生不久的婴儿到100多岁的老人都不放弃,确保患者不因费用问题影响就医。

习近平强调,这次疫情发生以来,我们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积极履行国际义务,密切同世界卫生组织和相关国家的友好合作,主动同国际社会分享疫情和病毒信息、抗疫经验做法,向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力所能及的物质和技术援助,体现了负责任大国的担当。

对内,我们不放弃一个生命;对外,我们积极履行国际义务,发挥全球抗疫物资最大供应国作用。这背后都是“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人道主义理念,对人民生命的尊重也是一个制度文明的体现。

经此一疫,中国的制度展现了高效的执行优势,也展现了强大的道德优势。

制度

这次战疫彰显了中国的制度优势:只有在中共的坚强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才能实现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上下同心、全力以赴,才能使最严格、最全面、最彻底的防控措施落实到位。

疫情是一次制度大考,中国经受住了考验,得了高分。

检验制度的好坏,不是说不能犯错,而是制度在拥有刚性执行力的同时,还有柔性自我修复力。这要求一个制度随时保持革新能力,即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时,能迅速调整、有效应对。

在中央下令进入防疫战时状态后,全国上下短时间内迅速动员起来,统一调配资源、协力应对疫情,这就是中国体制的应变能力。

中国体制的另一大特点是着眼长远。就像一个人碰到问题,胆小的人闭上眼,狡猾的人绕着走,认真的人会动脑筋解决它,更聪明的人会分析问题、堵上漏洞。

本次会议正是从长远计,进一步完善制度,筑牢防护墙。

习近平提到健全疾病预防控制体系,重在如何防患于未然;提到增强早期检测预警能力,这是当务之急;提到提升应急医疗救治储备能力,这是有备无患;提到全面社会健康管理,这是解决事关人民健康的全局性、长期性问题;提到推进相关法律修改和制定工作,这是卫生法治保障……

层层递进,环环相扣,无不是为了完善制度。

中国有句俗语,叫“吃一堑长一智”。对个人来说,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对国家来说,同样如此。治理中国这样一个大国,怎么可能一路平坦?关键在于面对问题时,是逃避还是直面,是甩锅推诿还是担当尽责,是只解决眼前个案还是完善体制机制从长计议。

若套用中医的一句话,补制度短板和不足就像“治未病”,这是中医的智慧,也是大国之治的智慧。

文/风清扬

北京市自来水集团6月起逐步恢复入户查表 生态环境部:垃圾焚烧发电企业污染物排放达标率提升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