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理亲自“站台”之后:政府面对地摊经济,别只当“救急”

日期:06-03
站台

原标题:总理亲自“站台”之后:政府面对地摊经济,别只当“救急”

总理亲自“站台”之后:政府面对地摊经济,别只当“救急”

李克强总理日前在山东烟台一处老旧小区进行考察时,停留在一家的熟食摊前,和摊主作了交谈。他说,地摊经济、小店经济是就业岗位的重要来源,是人间的烟火,和“高大上”一样,是中国的生机。总理的这番表态,通过媒体的传播迅速刷屏,早已从人们日常生活中退出的地摊经济获得国家领导人的肯定,特别是把地摊经济作为“人间的烟火”来高度评价,让亿万底层民众深受鼓舞。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地摊交易起到了重要作用,当人类集群而居形成城市,地摊交易作为市场交易的最初形式就应运而起。在地摊上经营的大都是各种小食品、小商品,有的就是农民自己种植的粮食果蔬,它们因为价格便宜,交易方便而有其市场。各种地摊摆在一起,就形成了规模不一的集市,在农耕时代,这种集市是物资交换和提供人们生活所需的的重要渠道,今天我们还能在反映传统中国社会的影视剧中看到集市的热闹场面,热腾腾的人间烟火气扑面而来,让人感到分外亲切。

但是,进入现代化社会后,一方面商品交易有了更高规模的场所,另一方面地摊交易的杂乱无序也产生了诸如环境卫生等问题,因此,“地摊”一度成为众矢之的。我国很多城市在创建文明城市的进程中,很多集市因为难以从根本上解决脏乱差问题被关闭,路边随意设摊兜售更是被严厉取缔。与之相关的是,最近两年,一些大城市以违章建筑等为理由关闭了大量沿街小商店。

城市管理者采取的这些行动有其合理的理由,但是它造成的一个后果却是,城市里的烟火气在减少,很多小区入夜以后的街面上冷冷清清。更重要的是,在地摊交易消失以后,原来以此谋生的大量底层民众的生活受到影响。

一场疫情的发生,使我国经济受到了重创,就业问题更是突显了出来。在这种情况下,今年成都市率先允许马路设摊,受到普遍欢迎。在刚刚闭幕的全国两会上,地摊经济也进入了国家议事堂。但是,当整个社会开始对地摊经济满怀期待的时候,我们不能把它当作只是目前“救急”的一种手段,而是应该看到地摊经济的恢复对我们经济管理、社会管理带来的新的启迪。

首先,我们现在说的地摊经济,只是一个笼统的概念。从它的内容来说,可以细分出很多形式。有的地摊是门店为了吸引顾客,把货摆到马路上临时设摊;有的是农民在收获农作物后有了多余的物品临时设摊销售,他们并不以摆摊为职业;有的是本身有职业,只是为了增加一点收入贴补家用而在工余时间设摊……这种错综复杂的情况给政府对地摊经济的管理带来了难度。

如果一定要以在指定地区专职摆摊为依据来划定地摊经济的概念,那就很可能会扼杀掉相当多的地摊,使地摊经济名存实亡。这就要求管理部门转换思路,不能为了方便自己管理而对地摊经济设立一个标准,合者生存,不合者取缔。过于泾渭分明的管理,看似规范,但对地摊经济的发展繁荣是没有益处的。

其次,地摊经济本质上是一种自由交易,除了一些有固定场所的摊主,大多是临时性的、游动的,规模也是很小的。对于这种交易方式,政府要不要管理、如何管理——要不要办理登记手续?摊主要不要缴费纳税?都需要管理部门有经过深思熟虑的答案。

实际上,临时性、游动性是地摊经济的一种最生动的表现形式,这种特征决定了地摊是人人都可以从事、方便起步的一种经营模式,管理部门不妨网开一面,给它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

再次,地摊交易带来的一个问题是,确实会造成环境的脏乱差,有的占道经营还可能会产生交通问题,这也是近年来管理部门对地摊交易“赶尽杀绝”的一个强大理由。在这方面,管理部门也有必要更新头脑。

城市是人群密集居住的场所,它本身需要人们让渡一些自身权利,才能组合成为城市。地摊交易既然有存在的理由,那么就要容忍其产生的一些次生问题。城市要建设整洁环境,但为了达到这个目的,管理部门并非只有取缔地摊一条路可走。

一方面可以加强对摊主的引导,督促他们自觉维护环境,另一方面也是更为重要的是,管理部门应该更多做好服务工作,对于地摊集中地可能出现的环境污染,可以多做一点“擦屁股”的工作,主动组织人力做好清扫,用“桃李不言”的努力来形成“下自成蹊”的局面,这个难题也就不会很难了。

中国经济面临疫情之后出现的困难,地摊经济在这个特殊情况下得到了认可。但是,疫情终有一天会被彻底克服,中国经济也定将能重回正轨,到那个时候,地摊经济仍应该有其生存的场所。

如果能在上述几个方面转换思路,地摊经济就确实能够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发挥更多的正面效应,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烟火气,让人民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栏目主编:朱珉迕

文字编辑:朱珉迕

题图来源:新华社

图片编辑:苏唯

西安一小学生课间校内被撞身亡,警方:肇事司机操作不当 重庆多地强降雨 一路段出现塌方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