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华社
原标题:民生“关键小事”就是政府“头等大事”——北京垃圾分类满月观察
5月1日新修订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实施以来,北京市以垃圾分类这件民生“关键小事”撬动基层治理,一个月来桶站配置率、垃圾分类指导员覆盖率、家庭厨余日分出量不断提升。垃圾分类效果逐步显现的同时,仍存在部分社区桶站配置不齐全、垃圾清运不及时、混投混装混运等问题,需进一步完善解决。
“接诉即办”瞄准群众关心、关切
“我们小区怎么还没动静?”“夏天到了,垃圾桶异味很大。”条例实施前后,石景山区八角街道通过12345派单、社区居委会反馈等渠道接到多起有关垃圾分类的居民意见建议。
“条例实施遇上疫情,推进确实有难度。但办法总比困难多,我们‘接诉即办’,根据居民诉求不断调整优化方案,打响垃圾分类持久战。”八角街道党工委书记高春玲说。
5月29日晚7时,在八角街道八角中里社区西片区看到,垃圾清运车载着4个垃圾桶,准时来到垃圾投放点。垃圾分类指导员手持垃圾分类钳,现场指导居民投放。
“5月20日开始,西片区撤除原有垃圾桶,试点垃圾不落地模式。”八角中里社区党委书记李美红介绍,垃圾收运时间、点位设置等,都通过小区微信群、楼门长入户等方式广泛征求居民意见。
这是北京市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接诉即办”做好垃圾分类工作的一个缩影。北京市专门成立生活垃圾分类推进工作指挥部,每日调度,加强检查,查找问题,补齐短板。
此外,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还与12345热线建立对接机制。5月1日至5月31日,12345热线共受理生活垃圾分类相关来电1.7万件。
“诉求主要集中在混装混运现象依然存在、垃圾桶设置不合理等具体问题。”北京市市民热线服务中心副主任冯颖义介绍,12345热线快速派单并加强督办。
效果显现分类意识显著增强
条例实施一个月来,桶站配置率、垃圾分类指导员覆盖率、家庭厨余日分出量不断提升,北京市垃圾分类效果逐步显现。
通州区中仓街道北人家园小区里,旧轮胎做成花盆、桌椅,“垃圾”变身新景观。“它们像是在无声地提醒我们做好垃圾分类。”居民李阳说。
为方便居民参与,北京市侧重服务端发力,不强制破袋、不强制撤桶、不强制定时定点,各街道社区广泛发动党员、楼门长、志愿者等各方力量,加大宣传引导。
2万多名垃圾分类指导员“人盯桶”;1400余名挂牌责任督学对16区所有中小学校垃圾分类落实情况开展专项督导;热心居民脱下疫情防控红马甲,穿上垃圾分类志愿者绿马甲……垃圾分类人人参与的氛围正在形成。
同时,厨余垃圾分出量显著增加,个人生活垃圾分类违法行为也得到了查处。“下一步,继续紧盯混装混运、泄漏遗撒等突出问题,促进垃圾分类主体落实责任。”北京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相关负责人说。
全民参与提高精准投放率
据悉,部分社区仍存在桶站配置不齐全、垃圾清运不及时、混投混装混运等问题。“精准投放率有待提高,这是下一步要重点做的工作。”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主任孙新军说。
市场化力量为垃圾分类助力,“爱分类”“绿猫”等再生资源公司除上门回收外,还将业务拓展到垃圾分类宣传指导等方面。
“通过公众号预约上门回收很方便,一公斤还给0.8元环保金奖励。”家住金隅嘉和园小区的张先生说。
“现在一天能接40多单,明显感觉大家的分类积极性提高了。”“爱分类”回收员李万海说。
5月份,东城区东花市北里西区分出的厨余垃圾同比增长10%至15%。负责该小区垃圾分类的北京天龙天天洁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权介绍,通过定期公布每个桶站的厨余垃圾分出量,老百姓看到成效,增强了分类信心。
“政府‘有形之手’和市场‘无形之手’同向发力,有利于再生资源回收产业规模化经营,有利于通过反哺机制降低垃圾分类和处理的成本。”北京市朝阳区委书记王灏说。(骆国骏王君璐关桂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