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写下脱贫攻坚的“青海答卷”
2019年,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之年。青海各地各部门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脱贫攻坚重大决策部署,聚焦绝对贫困“清零”目标,坚持精准方略,突出深度攻坚,强化民生保障,加速补齐短板,剩余的170个贫困村、7.7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退出,脱贫攻坚取得了决定性胜利,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牢固基础。
进入2020年,民和等17个县(区)经过专项评估检查和向社会公示等程序,符合国家贫困县退出标准,至此,全省42个县(市、区,含大柴旦行委、原茫崖和冷湖行委)全部退出贫困县序列。全省上下攻坚克难打赢脱贫攻坚战,信心满满!步伐坚定!
造血能力不断提升
在开展脱贫攻坚工作中,青海持续推进牦牛、青稞产业发展,与省农行签订10亿元贷款协议,实施“十万头牦牛产业扶贫示范项目”,签订1000万份扶贫大礼包营销协议,举办“青稞产业高质量发展峰会”,努力把牦牛、青稞产业打造成脱贫增收的“新极点”。
471.6兆瓦村级光伏扶贫电站全部并网发电,村均预期年收益达到32万元。
在全省2358个有贫困人口的非贫困村每村投入100万元,支持村集体经济“破零”发展,全省4146个行政村中,91.3%的村实现村集体经济“破零”,其中年收益5万元以上的村达到1553个,为乡村振兴和全面小康夯实了基础。
扎实推进电商扶贫、消费扶贫,全年电商销售突破15亿元,消费扶贫达到2.9亿元。
完成贫困劳动力技能培训1.7万人次,转移就业1.33万人。
这些数字是对青海省2019年脱贫攻坚工作成绩的最好呈现,群众也从这些工作中获得了切切实实的实惠,对于脱贫致富更加有信心,对于未来的美好生活更加有憧憬,对于党和政府的感佩更是充盈于心。
近两年,青海省委省政府提出打造全域绿色有机农牧业产品,培育一批市场认可的“青字号”特色农牧业品牌的战略部署。加之全面启动绿色有机农畜产品示范省创建,让我省农牧业发展迎来了一次技术和发展方式的重大变革。
2018年至2019年,全省陆续成立了“青海优质农产品联盟”“青海三文鱼产业联盟”“青海牦牛产业联盟”“青海青稞产业联盟”“青海油菜产业联盟”,集中优势、整合资源、打造品牌、抱团发展,着力对牦牛、藏系羊、青稞、三文鱼、枸杞、马铃薯、油菜、蔬菜、藜麦、燕麦、富硒产品、中藏药等产业进行重点培育和品牌塑造,推动我省特色农畜产品走出省门,实现优质优价,发挥这些产业在脱贫攻坚工作方面的重要作用。
宋永魁是海北藏族自治州刚察县沙柳河镇青青草牛羊养殖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在他的带领下,采用科学养殖的方法,经过几年的发展,合作社入股牧民的年收入从四五千元增长到三四万元。牦牛高效养殖模式,让大家走上了致富之路,生活越过越好。
在群众眼里,光伏电站也是聚宝盆。“天气好的时候,太阳一出来,我们就感觉好像天上直往下掉钱,心里暖洋洋的。”湟中县西堡镇羊圈沟村村民丁全高兴地说,“村干部告诉我们,这个电站已经建成并网,每年能给村里分不少钱呢。”
大家都说,这是在田野里建起了一座“阳光银行”。每天12万千瓦时的发电量、9万多元的发电收益,让光伏发电项目持续、深刻地改变着贫困村和贫困户的面貌。光伏板下,蕴藏着老百姓的致富梦。
民生短板基本补齐
王尚忠的家在湟中县土门关乡上阿卡村,这里基础设施薄弱,交通条件落后,村民与外界的经济往来和信息沟通严重滞后,闭塞落后的老村庄与外界联通只有一条“路”:一条坡陡弯多、长约六公里的山路。这条路,晴天尘土飞扬,雨天道路泥泞。
后来,得益于易地扶贫搬迁政策,王尚忠和其他村民搬到了地势平坦、交通便利、布局合理的移民新村,还通过配套的产业发展、技能培训与劳务输出相结合的脱贫方案,不仅搬下来,还住得稳、能致富。
脱贫攻坚工作涉及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青海省各级财政、发改、教育、住建、卫健、水利、交通、电力、通信等部门以强烈的政治担当,统筹整合资源,克服困难挑战,聚焦“三保障”及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逐项对账销号,为实现绝对贫困“清零”目标提供了有力支撑,民生短板基本补齐。
截至2019年底,全省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6.9%。贫困群众基本医疗参保率达到100%,住院自费比例控制在10%以内。“十三五”期间,5.2万户易地扶贫搬迁和20万户农民危房改造任务全面完成, 30.14万贫困群众安全饮水得到巩固提升。行政村道路、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运、管水平全面提升,贫困群众住房难、吃水难、用电难、行路难等老大难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
把目光转向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中川乡盘格搬迁新村村民不再像以前那样辛辛苦苦用牲畜到3公里远的山沟沟里驮水吃了。得益于农村饮水安全这项重要民生工程的开展,群众用上了安全、洁净的饮用水,彻底告别了饮水难。
轻轻拧一下家中的水龙头,清亮的自来水便流淌出来,“感谢党的好政策啊!不仅帮我们搬离了干旱山头,还帮我们拉通了自来水……”提起现在的好日子,盘格搬迁新村村民买生福满脸喜悦。
社会扶贫持续加力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在脱贫攻坚工作中,东西扶贫协作写下了属于自己的壮丽诗篇。
2019年,东西扶贫协作深入推进,江苏、青海两省主要领导率团互访,江苏方面落实援助资金3.63亿元,同比增长32%,江苏社会各界和慈善机构捐资3445万元。深化产业合作和劳务协作,先后有16家江苏企业落户西宁、海东,2286名贫困劳力实现异地就业。13家中央定点扶贫单位落实援助资金9000万元,实施各类民生项目52个。国际农发基金项目完成投资1.59亿元,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米拉沟灌区水利项目被评为“全球最佳减贫案例”。严格落实“一联双帮三治”等工作机制,扎实开展“10·17”扶贫日系列活动,积极推进“互联网+社会扶贫”,多种形式凝聚了社会帮扶力量。
民和县投资1421万元实施的东西部扶贫协作帮扶道路工程,解决了该县16个乡镇47个贫困村5.1万人(其中贫困人口1.06万人)的安全出行。走上了安全路,广大贫困群众无不感恩党的好政策。
在湟中县拦隆口镇,东西部扶贫协作也架起了心与心的桥梁。拦隆口镇落实帮扶资金900余万元,积极主动与南京市西岗街道办联系对接,双方交流不断加强,协作领域不断拓宽,产业合作不断深入。这些资金被用于“隆岗友谊桥”、泥麻隆中药材加工基地和油用牡丹精品园、卡阳村南京友谊林、班仲营村蔬菜保鲜库、卡阳片区中心广场暨集贸市场等项目的建设,并在领导干部互访、农产品销售、捐资助学、劳务合作等方面加强对接,取得了良好效果。
“我们将积极发挥社会扶贫的力量,拓宽对外宣传推介平台,将泥麻隆中药材、慕家酩馏酒、土豆、牛羊肉等特色农产品通过展销等活动,运到南京销售,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拦隆口镇镇长李学芳表示。(潘玲)
视点短评
脱贫攻坚暖民心
通过全省上下齐心协力作为,青海脱贫攻坚取得了决定性胜利。造血能力不断提升、民生短板基本补齐、社会扶贫持续加力……贫困群众摘掉贫困帽,奔向了新未来,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也开启了新的篇章。
记者在采访中看到,我省许许多多像文中的宋永魁、王尚忠、买生福一样的贫困户,因为脱贫攻坚工作生活实现了质的提升。实践证明,脱贫攻坚为百姓的生活带来了大变化和大实惠,实实在在暖了他们的心,激发了他们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斗志和信心。比如,王尚忠通过易地扶贫搬迁,有了新家,还积极参加后续的技能培训,学得了一技之长,进入企业有了相对稳定的工作和收入。
脱贫攻坚工作的推进,也促进了我省相关产业的发展。牦牛、青稞、光伏、电商……我省积极推动“青字号”农牧产品品牌打造,积极推动新能源发展,积极拥抱世界、和世界发展同频共振,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鲜活力和不竭动力。产业不断发展,又进一步推动百姓生活向上向好,形成了群众生产生活的良性循环。
随着时针拨动到2020年,各地各部门将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一鼓作气,攻坚克难,以“赶考”的心态,精准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脱贫攻坚最终成果得到各族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向党中央和全省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潘玲)
故事传真
老张家的磨坊
小满节气刚过,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东峡镇田家沟村老张家的磨坊就忙碌开了。
老张大名叫张广顺,今年44岁,看上去普普通通,可他却有着不普通的故事。
在2015年末贫困人口识别过程中,张广顺一家被确认为村里的贫困户。同年年初,他被检查出患有直肠癌。为了治病,不仅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还背上了沉重的外债。几年后,父亲也因病去世。张广顺不但要照顾一家人的生活、担负两个即将步入大学阶段孩子的教育费用,还要负担自己常年看病就医的昂贵费用,这一切的压力使这个全靠耕种为主要收入的家庭雪上加霜。
然而,张广顺没有气馁、没有消沉,在与病魔抗争的同时,张广顺思考着如何拓宽增收门路,他不想因自己患病而让全家人陷入贫困,更不想一直靠政策帮扶过日子。张广顺说:“当时连睡觉都在想如何摆脱贫困。”
没生病前的张广顺是村里的能人之一。他不甘守着家里的十余亩承包地过日子。每年的多半时间外出打工,主要在建筑工地干活,学得了一手泥瓦匠的手艺。同时,他还学会了加工淀粉做粉条,每年为村里乡亲们加工粉条,能挣几千元加工费,家里的小日子过得不错。
张广顺一边治病一边考察咨询,在驻村干部的指导下,经过反复思考、研究和考量,他鼓足勇气,办起了村里的唯一一家全自动面粉加工磨坊。
“当时通过村里的扶贫工作队,从村里的互助基金里贷了5万元,又四处筹措借来6万元,赊欠了甘肃定西机械设备厂30%机械费用,购买了东峡镇第一台最新的小型全自动磨面机,又在时任第一书记王卫华的帮助下开办起了这个面粉加工磨坊。”张广顺告诉记者。
“顺源磨坊”就建在张广顺家门前。张广顺介绍,磨坊于2016年6月动工,从加工小车间的建设到机械设备安装,只用了三个月时间。虽然开业晚了些,错过了当地麦收后磨面的高峰,但开业后近一个月内,几乎天天机器在转人在忙。“开张一个月后,仍断断续续地有人前来磨面,业务虽然不是很火,但也算得上比较旺。到当年底一算账,除去耗电等成本,纯收入8000多元。”他对未来的生活又有了信心。当年年底,张广顺一家就实现了脱贫,还成为了村里的脱贫示范户。
因为张广顺热情的服务态度和磨坊干净整洁的加工环境,磨坊开张后,村民们口口相传,让十里八村的村民都喜欢来他们家磨面。只要磨坊开磨,一大早,门口肯定围满了人。“他们都是邻村来磨小麦的。”东峡镇田家沟村首任第一书记王卫华说,他磨的面粉杂质少、品质细,是目前这个镇唯一一家机器全新的全自动磨坊,来他家磨面粉,要排队。
循着轰鸣的机器声,记者看到,五十多平方米的磨坊里堆放着七八袋盛满小麦面粉的面粉袋,粉尘飞扬的磨面机旁,张广顺正不停地用手拨看着面粉,查看面粉的成色。磨好的面粉顺着磨面机的管道装进面粉袋里,这时的张广顺总喜欢用手撩拨袋子里纯白色的“宝贝”,他看的是成色,也看的是放心。“看着自己磨出来的面粉,心里很知足。”老张说。
每到农忙时,他会把面粉磨好装袋后,再打电话通知乡亲来取。村里的老人来磨面,他会抽空把磨好的面粉帮忙送回家中。为了提高面粉质量,他虚心向有关技术人员请教,主动参加技术培训,还让孩子帮忙上网查询面粉加工技术,以便把磨面机的脾性掌握透。就这样,张广顺的磨坊磨出的面粉出粉率越来越高,品质也越来越好。
“自从开了这个磨坊,每年的9月至11月初就成了小磨坊最忙的时段,除了田家沟本村村民,周边向化藏族乡和朔北藏族乡五六个村的人都愿意到我们的磨坊磨面。最忙的一天至少要磨1000多公斤面粉哩!”张广顺的妻子吉永梅说。虽然忙得不亦乐乎,但张广顺两口子心里却乐开了花。去年年底一算账,磨坊全年纯收入达到6万元,今年预计会更好。
已经脱贫的张广顺觉得,自己一家脱贫不算真脱贫,只有全村的贫困户都脱贫了,都过上了稳定的好生活,他心里才算真正舒坦了。脱贫后的他积极参加村里组织的公益活动,帮扶村里的困难家庭,尽己所能支持和鼓励身边需要帮助的人。对村里前来磨面的贫困户,能减免的就减免,确实有困难的人家,他甚至免费为他们磨面……而张广顺所在的田家沟村,自2016年年底脱贫退出以来,一年上一个台阶,人均收入稳步增长,到2019年年末,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6年的3532元增加到10500元,贫困发生率控制在2%以内。
随着全村经济的发展,老张家的磨坊生意也越来越红火。
“人实在又勤快,磨坊不愁没生意。”说起老张,村里人无不竖起大拇指夸赞。(谭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