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全国政协委员郑秉文:降低门槛,让失业者能领到失业金
5月22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做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要“扩大失业保险保障范围,将参保不足1年的农民工等失业人员都纳入常住地保障。扩大低保保障范围,对城乡困难家庭应保尽保,将符合条件的城镇失业和返乡人员及时纳入低保”。
知名社会保障专家,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告诉新京报记者,他在两会上提交了《关于发挥失业保险作用、尽快修订<失业保险条例>》的提案,让失业金真正发挥保障失业者的作用。
那如何让失业金更好地发挥保障失业人员效用,公积金该不该取消,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几项社会保障决定意味着什么?新京报记者为此采访了郑秉文。
知名社会保障专家,全国政协委员郑秉文。受访者供图
建议降低领取失业金的门槛
新京报:我国当前的失业金总体情况如何?
郑秉文:现在领取失业金的规则是,如果你到一家企业工作不到12个月失业了,那你没资格领取失业金。这个尤其是对于农民工来说不公平,因为农民工干活的季节性很强,很难一年到头在一家公司里工作。如果领取失业金的门槛不降低,一个人失业了却领不到失业金,那失业金制度存在的意义就失去了。人社部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我们有1.24亿人缴纳失业金,年末全国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是261万人,2018年有1.96亿人缴了失业金,领取人数只有223万人。因此,我的建议是要降低领取失业金的门槛,哪怕是只在一家公司工作6个月失业了,那也是失业,也可以领取失业金。
新京报:那怎么做才能让农民工,让更多失业人员领取到失业金?
郑秉文:因为农民工的失业和就业状态很难识别,我的建议是简单化。在当前疫情特殊时期,认定程序要简化,不要按照严格的手续来办了,只要有人(比如单位、街道等)证明他失业了,就给他们发放失业金。
新京报:失业金领取制度是否也需要调整?
郑秉文:长期来看,应该坚持依法行政,依法治国,所以,我建议尽快修订《失业保险条例》。在22日总理作完政府工作报告后,我把我的修订意见提交上去了。我的建议是“扩大失业保险保障范围,特殊时期,特事特办,大幅降低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条件,简化认定程序,不论失业原因,将参保不足1年的农民工等失业人员都纳入到失业保险金领取范围,并加快修订《失业保险条例》的步伐”。
再就是完善制度设计。目前《失业保险条例》规定的领取失业金条件十分严苛,地方反映十分强烈。例如,“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这一限定条件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引发了一些难以回避的现实问题:现实中有大量“被辞职”的现象,很多企业常以减薪、调岗等方式,逼迫劳动者主动辞职,这么做既规避了规模裁员的制约,又可以规避支付经济补偿金,同时劳动者也不愿意在其个人档案中记录下被辞退的情形,导致大量劳动者享受不到应有的失业保障。
“我主张个税起征点不应过高”
新京报:有全国人大代表曾建议将个税起征点调高至1万元,而我国个税也从1980年以来进行了三次调整。你是否赞同再次提高个税起征点?
郑秉文:不赞同。从福利制度角度看,越是发达国家,福利制度越发达,个税体系也发达。也就是说,只有个税覆盖面越宽,实行税优型福利制度时,才有更多公民享受到。反之,则无法覆盖到。简单来说,如果一个国家有100个人,只有10个人缴税,当实行税优型福利制度时,那90个不纳税的就无法享受到税优型福利。因此,收缴个税的门槛低一些,起征点低一些,覆盖面宽一些,福利才能覆盖面更宽一些。
当然,降低个税起征点,不是意味着要多收税,因为同时也要降低税率,这样国家收上来的个税总额是一样的,纳税的公民也不会有太大负担。
如果个税起征点太高,高于社会平均工资水平,反倒对中低收入者不利。因为一个公民在没有纳税的情况下,也就享受不到相应的福利,比如税优型健康保险、税优型养老保险,如果不是纳税人就享受不到。同时,也丧失了个税缴纳的另外一个重要意义,就是作为纳税人的纳税义务没有了,纳税人的意识也就会逐渐淡忘。
新京报;也就是说个税起征点的调整,与公民个人社保权益是有很大关联性?
郑秉文:对。所以我主张起征点不应过高。一个人口14亿的国家,现在才有几千万人缴税。这并不是一个好现象。这导致我国的税收收入只有10%左右来自于个税,还包括稿费税、著作权税,真正来自于工薪阶层的工薪税只有6%左右,但发达国家这个占比是60%-70%。
新京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今年对低收入人员实行社保费自愿缓缴政策。这个政策对这部分人员会产生什么影响?
郑秉文:对低收入人员的社保权益是没有影响的,因为这就是特殊时期的一个举措,它并没有说断缴。
社保自愿缓缴政策对企业是有积极影响的,我国上次实施这一政策还是在2009年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下实施了“五缓四减”,其中包括对低收入群体的缴费政策,对于缓解中小微企业当前经济困难、缴费压力,同时又保留低收入人员的社会保险权益是有好处的。这肯定是得人心的一件好事。
郑秉文在政协会场。受访者供图
公积金应在各城市间流动起来
新京报:最近几年缴存公积金的企业和人数有较快增长,其中2018年私企缴存比例占到一半。你认为这说明了什么?
郑秉文:现在一年新开户的公积金缴存职工中有一半是私企,就说明私企职工已经开始意识到了缴存住房公积金的好处。我国现在参加公积金缴存的人数是1.44亿人,其中,机关事业单位4452万人,国企2928万人,合计7380万人,这说明,“体制内”的缴存职工数量基本处于“饱和”状态。相对而言,私企的缴纳比例更低,2亿左右私企员工中,目前仅有七八千万人缴纳了。
因为有这么多私企员工享受不到公积金制度的福利,有些人就建议取消,这是因噎废食的。如果取消了公积金制度,那私企员工就什么好处都没有了,而机关事业单位职工还依然会享受到其他福利(变相成为该项福利的替代)。
新京报:公积金统筹层次太低,贷款率高的地区(天津99.5%)与低的地区(青海78%)之间不能调剂,你觉得主要原因是什么?
郑秉文:住房公积金是属地化管理的。那么,不同城市因为人口流动,住房市场的情况不同,就出现了经济相对发达的城市公积金不够贷,相对落后城市贷不出去的情况。这也就构成了我国公积金资金运用效率低的现状。解决的措施也不是没有,比如不够贷的城市向贷不出去的城市借,支付一定的利息,但现在没有这么操作。因此,最佳的住房公积金制度应该是像银行那样,哪里有资金缺口就会自动流向那里。
新京报:住房公积金的管理能像银行的资金管理那样吗?
郑秉文:完全可以,就是要把住房公积金部门变成一个金融机构或者准金融机构了。
新京报:企业年金缴存的总数非常少,公积金如果与企业年金合并将可能出现什么情况,这条改革路径的可行性高不高,为什么?
郑秉文:这个可行性不是很大,目前我们仅有2400万人参加了企业年金。但理论上还是有可操作性的,也就是说把公积金与企业年金(注:一种补充性养老金制度,是指企业及其职工在依法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自主建立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两个制度合并成一个,但下设两个账户,一个公积金账户,一个养老金账户,交钱是各交各的。
这么做的好处是,毕竟有三分之二缴存公积金的人不贷款买房,那么这部分人的公积金可以移到养老金账户里去,因为养老金账户实行的是市场化投资策略,收益率高。当然,这个方案是最难实现的,因为需要跨部门改革。在提案中我提出了四个改革(公积金制度)路径,是从易到难排序的,这个路径所以放在了最后。
新京报:那就是说“加强地区间的互融互通,提高收益率”最容易实现,为什么?
郑秉文:对,这是最容易的一个方案。因为这种方式只需部门内部之间进行改革即可实现。管理公积金的部门还是事业单位,也不用改变单位性质。如果实现通存通兑,实行协议存款或委托投资,就可以提高收益率,就像社保基金那样(国家把企事业职工交的养老保险费中的一部分资金交给专业机构管理,实现保值增值),还能让缴存人获得更高的收益,可以说皆大欢喜。
我国医保体系尚待完善
新京报:我们国家医保体系现在处于一个什么阶段?它的主要形式有哪些?
郑秉文:我们的医保体系有四个层次,第一层次是最主要的,有基本医疗保险、大病医疗保险,还有民政部门的医疗救助,这三类都是国家举办的制度,是一个层次。还有第二层次企业举办的补充性医疗保险,第三层次是个人购买的商业医疗保险和税优型商业健康保险,但这两类形式发展都不好。第四层次是指慈善公益和医疗网络互助等。我们国家的医疗保险体系严重瘸腿,第一层次特别发达,其他几个层次正在发育之中,由于种种原因,发展不起来。
今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见》提出“到2030年,全面建成以基本医疗保险为主体,医疗救助为托底,补充医疗保险、商业健康保险、慈善捐赠、医疗互助共同发展的医疗保障制度体系”,这里说的慈善捐赠和医疗互助就是第四种形式。
医疗网络互助是一种防止中低收入阶层因病返贫,因病致贫的很好的制度:没有门槛,就是在这个互助体系里的人,一旦有人遇到大病需要大额医疗费用,大家分摊。目前全国已经发展有几十个这样的平台,最大的是“相互保”。2019年全国已有4万多人受益,发放了50多亿元资金。应该说网络互助这种医疗保障形式处于世界领先。
但整个医保体系发展还处于一个相对落后的阶段。与发达国家相比尚待完善。
新京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增加30元,开展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试点”。这意味着什么?
郑秉文: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即新农合)的融资来源有三个渠道,国家财政补贴、集体补贴和个人缴费,个人缴费很低。财政补贴是隔几年就涨一次。全国有2300万人(城镇中没有收入的居民)纳入到这个体系里,他们的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还没有启动。所以说,这项决定对参与新农合的人员来说是件大好事,与城镇职工的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将同步了。
新京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今年继续执行下调企业养老保险费率”,这将对公众领取养老金产生什么影响?
郑秉文:对正在领取养老金的人员是不会产生什么影响。对还在缴纳养老金的年轻人来说可能会有一定的影响,我们做过一个测算,假如现在的政策都不变,国家每年15%的补贴政策不变,我们当期收入大于当期支付这个现状可以持续到2028年,但从2028年开始当期支出要大于当期收入,开始消纳结余资金,等到2035年结余资金也会变成“0”。
新京报记者肖隆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