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的人类可持续发展

日期:05-26
疫情新冠肺炎

原标题:后疫情时代的人类可持续发展

疫情使可持续发展议程更具紧迫性

新冠肺炎全球大规模流行无疑严重干扰了202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但并未削减可持续发展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原计划今年举行的多场大型国际会议纷纷推迟,包括重要的联合国气候大会(在英国举行)等。不过,各国政府和企业仍应行动起来,采取有利于增强人类健康、推进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措施,实现经济复苏。我们期待各国政府尽快确定这些大型国际会议的举办日期,继续呼吁民众支持环保行动,共同保护环境和人类福祉。

此次疫情提醒我们,人类和自然密切相关。新冠病毒从动物向人类传播。此外,有力证据表明,相对于遭受空气污染或缺乏清洁饮用水的人口而言,享有清洁空气和饮用水的人口经受疫情考验的能力更强。

在新冠肺炎疫情对气候变化的影响方面,国际能源署预计,2020年全球碳排放将下降约8%,主要原因是工业生产和能源消耗减少及交通运输发生变化。但是,过去的经验表明,经济下行带来的减排或许只是暂时性的,可能会反弹,甚至超过原有水平。由于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全球温室气体排放下降了1.4%,而2010年化石燃料燃烧及水泥生产导致全球温室气体排放上升了5.9%,大大抵销了此前的下降幅度。各国只有经历重大而长期的结构性变革,才能真正推进更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疫情暴发后,各国政府希望创造就业、促进经济增长,它们在制定经济复苏计划时面临两个选择:要么锁定高污染、低效、高碳和不可持续的发展方式,要么加速推动必需的转型,发展低碳、价格合理的能源及可持续的城市和交通系统,从而创造长期经济和社会效益。后者才是应该选择的方向。

为从新冠肺炎疫情中复苏,各国政府和国际金融机构正在史无前例地调动资金,目前规模已超过10万亿美元。今后一年的情况将对全球能否解决巨大而紧迫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产生重大影响。我们希望各国政府不要退回老旧模式,而是选择进行“更具韧性的复苏”。

国际社会应从疫情中吸取四个经验教训

现在,我们对于疫情产生的整体影响及经济影响的认识还不深入。国际社会应从此次疫情暴发中吸取四方面的经验教训:

第一,疫情明确地显示出,面对风险和冲击,人类和经济是非常脆弱的,而且这些风险往往相互交织。健康危机会影响到所有人,但我们知道,已面临风险或生活在贫困中的人群可能受到的影响最大。同样,经济危机将破坏脆弱家庭和社区承受其他风险的能力,包括干旱、洪水等与气候变化有关的风险和其他灾难。疫情是一个“威胁乘数”,凸显了在应对大规模流行病以及气候变化、生态系统破坏等各种风险方面我们要增强韧性的紧迫性。

第二,疫情危机显示,一旦需要,全球要采取迅速、大规模的危机应对行动。面对疫情,很多国家都采取了前所未有的应对措施,以保护民众安全。为防止新冠病毒进一步传播,截至5月初,地球上超过一半的人口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封锁令限制。20个最大的经济体已经宣布提供6万亿美元的财政支持,此外还将提供数万亿美元的货币支持,帮助民众和企业共渡难关。这些壮举在几个月以前是无法想象的。此外,一些国家的经验表明,有效应对疫情和应对气候变化可以同时进行。例如,韩国将渐进式测试和早隔离、早治疗相结合,减少了日感染率;同时执政党承诺实现净零排放,并停止对新建燃煤电站提供资金支持。智利通过了更有雄心的国家气候计划,并宣布将“进入修复阶段,确保可持续发展”。为助力经济从疫情中复苏,欧盟的议员们近期宣布支持一揽子政策和绿色协议,目标是到2050年实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

第三,环境健康与人类健康直接相关。例如,人为毁林打破了动物和人类之间的壁垒。过去40年,埃博拉病毒、中东呼吸综合征、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艾滋病等几乎所有大规模流行病的暴发,都是源于动物并由人类传播,对全球公共健康造成重大威胁。随着城镇化的扩张、人口增长和旅行普及,这些疾病得以快速传播,使卫生基础设施不堪重负,并发展为大规模流行病。气候变化影响及其对空气、水和土地的污染的相关影响对人类造成巨大危害。据估算,每年室外空气污染导致420万人过早死亡。空气污染还引发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严重呼吸系统疾病,这些疾病增加了罹患新冠肺炎的风险。

第四,新冠肺炎疫情危机和可持续发展之间还有一项重要联系,目前探讨较少:当前正在发生的某些行为变化在一定程度上是具有“黏性”的,也就是相对持久的,危机后仍将存在。这些行为变化可包括:出于健康考虑,远程办公和虚拟会议增加,取代长途出差和乘坐火车、公交车等公共交通。一些改变(如减少飞机出行)对环境有利,危机后也将持续。如果部分改变能够巩固下来,就能在疫情过后极大重塑世界的面貌。

短期而言,各国政府的工作重点是应对突发公共卫生危机、为受疫情影响的民众和企业提供支持。但是,放松重要的环境和卫生监管,或继续投资高碳行业,是错误的做法。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在所有重要市场,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价格已经低于燃煤发电价格。各国也应将投资从风险较高的油气领域转移,帮助工人获取更可持续的生计,建设更加多元的经济体。各国政府应探寻机遇,推动智能电网、建筑能效、公共交通、电动汽车充电站等可持续基础设施及基于自然的系统的建设。

疫后经济恢复应当坚持绿色低碳的大方向

回顾2008年至2009年经济复苏,证据表明,有针对性的绿色刺激措施能够产生更多就业、实现更好增长。经合组织(OECD)国家中,韩国在2008年至2009年危机后反弹最快,韩国将大部分(约69%)刺激措施用于绿色领域。一项研究表明,美国在公交项目和高速公路项目同样投入10亿美元,前者创造的工作时长比后者多70%。此外,研究发现,从中短期来看,美国在可再生能源、能效、智能电网等领域投资创造的就业是化石燃料领域的两倍。

随着各国从疫情中复苏,任何国家都不应与世隔绝。正如中国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在第十一届彼得斯堡气候对话会上所言,此次疫情应对,凸显了各国合作应对全球性挑战的重要性。面对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长期挑战和重大风险,各国在恢复经济过程中应当坚持绿色低碳的大方向。

全球性挑战需要全球性解决方案。通过共享信息、相互学习,各国能够变得更为强大,并更好地为应对未来风险做好准备。学习方式之一是在民间社会团体和学术界之间开展对话,例如世界资源研究所协助组织的“中国·印度对话”,此类对话有利于交流观点,探讨如何实现更加包容、绿色和韧性更强的经济复苏。

主要经济体也应通过增加发展援助等方式,向较小的发展中国家伸出援手,帮助他们增强应对疫情和经济挑战的韧性。此外,各国应在多边体制下相互合作,2021年可在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海洋协议等方面创造更多的国际机遇。

抗疫推动中国实现低碳和具有韧性的发展

中国是全球首个受到疫情严重影响的国家,全球可以学习中国的经验,包括中国如何采取行动重启经济发展。自1月实行封锁令以来,中国的经济大幅放缓,第一季度GDP同比下降6.8%,这是自1992年中国开始进行GDP季度报告以来首次出现下降。

中国的中央和地方政府正在出台经济复苏和刺激计划,在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可再生能源、更健康的城市等重点领域开展投资,推动中国实现疫情后复苏并迈向更美好的未来。

在电动汽车领域:2019年年底,中国拥有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市场,共有380万辆电动汽车投入使用,占全国汽车年销售总量的5%。中国的目标是到2025年将电动汽车的年销售量占比提高到25%。虽然中国拥有全球最大的公共充电网络(占全球总量的一半),但在充电可获性方面依然存在缺口。大幅提高充电基础设施对于服务现有电动汽车、鼓励消费者购买电动汽车、提高道路电动汽车比例非常重要。

在可再生能源领域:随着可再生能源的经济竞争力不断上升,煤炭引发各类问题的实证不断出现,中国面临着向更加清洁、低排放能源转型的机遇。可再生能源投资能够促进低碳经济发展,并创造就业,减少排放。

在健康领域:疫情凸显了建设“健康中国”,包括建设健康城市的重要性。2016年,中国制定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及相应的行动计划,将健康放在优先发展地位,并重视全民健康。在这一雄心勃勃的规划下,中国将减少空气、水、土壤污染,实施严格的工业排放标准,完善步行、骑车、健身和公共卫生设施,促进道路安全。该规划标志着中国的健康卫生思维发生重大转变:预防优于治疗,健康不仅意味着要多建医院,还意味着要让民众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

对植树造林、城市森林区等绿色基础设施进行投资可以改善健康并创造经济效益。城市中的树木和自然区域能够清洁空气、降低气温、减少能源消耗、促进民众心理健康、增强城市应对气候变化的韧性。例如,纽约市公园内的树木每年可产生约1.2亿美元的经济效益,是每年公园维护费用的5倍。其他机遇包括扩建安全的自行车道、人行道和公共空间,鼓励民众开展更多的健身活动,增加共享交通和微移动选择方案,完善水和废弃物管理系统,改善环境卫生和减少垃圾等等。

过去5年,中国在实现生态发展目标方面取得了巨大进步。中国减少了城市空气污染,对可再生能源领域进行大量投资,增加了电动汽车数量。尤为重要的是,中国还设立了减排目标,在气候变化《巴黎协定》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国正在制定“十四五”规划,将为中国进一步向高质量和绿色发展转型提供重要机遇。在后疫情时代,中国将特别关注气候变化、“一带一路”倡议和国际供应链等领域。

中国致力于实现低碳和具有韧性的发展,这种模式有利于经济增长,有利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国可以“十四五”规划为机遇,制定强有力的国家温室气体排放目标。许多发展领先的中国省市均有能力提前实现温室气体排放达峰。此外,随着不久的将来风电和太阳能实现电网平价,中国可加速电力行业去碳化。政府还可对紧凑型城市发展、大规模公交、混凝土和钢铁利用效率、电器和照明能效等领域的投资提供支持。

“同舟共济”是当下全世界需秉持的共同理念

疫情在短短几个月就从根本上干扰了全球经济,并且暴露出全球价值链在面对自然环境因素引发的突变时的脆弱性。“同舟共济”“命运共同体”正是全世界在应对全球大规模流行病、经济下行等危机方面所需秉持的共同理念。只有各国携手合作,才能克服这样的全球挑战。当前的问题是,很多国家正在背道而驰,倾向于单打独斗,这是完全错误的。虽然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实施“社交距离”,但此时,我们需要增加而非减少国际合作。人类社会需要更加包容、繁荣和可持续的未来。

世界资源研究所是一个全球性的独立非政府研究机构,在中国、印度、巴西、印尼、荷兰、美国、非洲等国家或地区设有代表处。我们致力于研究环境、经济和人类发展之间的关系,并重点关注能源、城市、水资源、森林、粮食、气候变化等相关议题,推动实现更加环保、更具韧性、更加包容的经济增长。自今年1月起,我们就注意到公共卫生危机的出现,此后迅速认识到疫情将带来长期深远的影响。我们认为,“更具韧性的复苏”蕴藏着机遇。

《贵州纪检监察》第12期提前看 河南省召开海河流域防汛工作调度会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