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答好稳就业保就业“试卷”

日期:05-17
李勇

原标题:海口答好稳就业保就业“试卷”

民生之事,就业为本。一直以来,海口结合实际,落实就业扶持政策,大力开展创业促就业活动、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多措并举开展就业困难人员帮扶工作,全面促进全市就业服务工作开展,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本报记者吴祝好

拓宽就业创业服务

“前几年,我一直在广州的一家网络科技公司上班。这次回来,发现家乡的企业也很多,有些岗位的待遇不比广州差,所以决定在海口找个工作。”5月11日,市民李勇说,这是他上班的第一周,4月27日,首批面向全球招聘三万人才的招聘会在海口举办,李勇发现很多岗位都适合自己,并成功应聘了一家网络科技公司。

与李勇一样,通过招聘会找到合适工作的求职者还有很多。结合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周等专项活动,市人社局与多部门联动积极开展人力资源市场岗位供需对接活动,去年共召开现场招聘会91场,累计5540家企业参加,累计提供岗位110323个,进场求职人数31292人次,收到简历17073份,达成就业意向6347人,拟录率37%。

据介绍,海口把拓宽就业创业服务渠道作为首要任务,为求职者提供圆梦的舞台。低学历、低技能是阻碍农民工求职的“绊脚石”。对于这类就业困难群体,政府部门需要给予更多关爱。为此,市人社局以就业援助为抓手,对他们逐一进行走访登记,对登记认定的未就业困难人员,分类提供有针对性的就业援助服务,做到了“出现一人,认定一人,扶助一人,稳定一人”。

做好技能培训就业指导

“感谢政府扶持,如今上班非常方便,可以兼顾家庭。”5月11日,大致坡镇福良村脱贫户龙娜告诉记者,不久前,在市人社部门和当地政府的帮扶下,她被一家销售公司录用,当起了驻店销售员,收入有了保障。

就业好于预期,“饭碗”就有了保障。海口深入摸排贫困人口就业意愿和需求,做好技能培训和就业指导,开展精准帮扶、后续跟踪等就业服务,确保符合条件的零就业贫困家庭动态清零。积极筹措扶贫就业公益岗位,市林业局指导抓好生态护林员公益岗位的日常监督和管理工作,解决贫困家庭中就业能力弱和无法外出打工人员的就业问题。

同时,创新贫困人口就业方式,发挥省会城市用工岗位多、用工集中的优势,开展“地方政府+行业部门+用工单位+贫困人口”就业试点工作,行业部门对接用工单位筹措一批集中用工岗位,地方政府负责人员组织和技能培训,有序组织集体就业,提高贫困人口就业组织化水平和质量。支持和引导贫困劳动力参加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污水治理等工程建设,促进家门口就业。继续推进扶贫车间(基地)建设,落实好贫困人口就业奖补政策。

发放创业担保贷款

“6万元用来还债,3万元留作孩子的学费和生活费,剩下的6万多元再种植更高级品种的草皮。”5月11日,盘算着去年15万余元的纯收入,吴秀花觉得生活越来越有奔头了。

 40岁出头的吴秀花是龙泉镇西江村村民,家庭主要收入来自草皮种植。去年,她想扩大种植规模,然而手头资金却很吃紧。龙泉镇社会事务服务中心得知情况后,根据吴秀花实际情况及经验,为她办理了创业担保贷款,吴秀花用这笔贷款采购了农具设备,又多承包了几亩地,并对草皮进行改良。由于种植的草皮长势喜人,销售形势大好,一年下来卖了一批又一批,“感谢政府部门的帮助,为我拓宽了致富的道路。”

据了解,2019年海口联合金融机构发放创业担保贷款5570万元,扶持418人自主创业。其中,小微企业1个,实现我市小微企业创业担保贷款零的突破,共带动1390人实现就业,财政贴息482万元。

对受疫情影响的个人和重点扶持的小微企业,市人社部门优化办事流程,专人经办,开通快速审批通道,通过电话、微信和视频等方式完成项目确认、项目基本情况贷前调查,第一季度疫情期间共审批个人创业贷款40笔,金额580万元,带动就业人数158人,财政贴息141万元。

如今的海口,一项项稳增长、惠民生的政策陆续出台,一条条保就业、促创业的精细措施逐步落地,一次次不畏艰难、不停步的创新服务实践探索,就业环境不断向好,以更广阔的渠道、更丰富的资源、更好的服务,让众多劳动者在这片热土上实现理想。

走失老人晕倒路边 警民接力成功救助 十问武汉集中核酸检测:怎样避免交叉感染?怎样确保准确性?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