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加强政策协调互补,确保“就业优先”

日期:05-17
疫情

原标题:加强政策协调互补,确保“就业优先”|新京报社论

▲只要经济恢复发展,市场主体活力重现,稳住就业基本盘的目标就能实现。资料图。图片来源:新京报网

▲只要经济恢复发展,市场主体活力重现,稳住就业基本盘的目标就能实现。资料图。图片来源:新京报网

文|社论

5月15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讨论了国务院拟提请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稿。会议强调指出,要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为此,又特别强调了要全面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同时要加大宏观政策实施力度,着力稳企业保就业。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也是做好“六稳”、“六保”工作的首要任务。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4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6.0%,其中16-24岁人口、25-59岁人口调查失业率分别为13.8%、5.5%,均为近期以来的最高值。疫情对就业的冲击很明显。特别叠加今年874万应届大学毕业生和数以亿计的需转移就业的农民工,就业工作面临空前压力。在此情况下,全面强化就业优先政策,使各项工作都紧紧围绕着稳就业、保就业这个战略目标来进行,就显得十分必要,有其迫切的现实意义。

事实上,在去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就首次提出了就业优先政策。这意味着,“就业优先”被置于宏观政策层面,一直被高度重视。就今年疫情之下的具体情况来说,无论是财政政策还是货币政策,更应将稳定和扩大就业作为出发点和主要考量,都要为此服务。

保就业就要保发展,就要保市场主体,只要经济迅速恢复发展,市场主体活力重现,稳住就业基本盘的目标就能够顺利实现。可以看到的是,近段时期以来,无论是财政政策还是货币政策,也都将稳就业、保就业放到了优先的位置,从而成为确保就业稳定这个“红线”和“底线”不被触碰和突破的重要制度保障。

财政政策方面,加大了减税降费的力度,强化了社会保障支持就业的积极作用,同时适度提高了财政赤字的规模,而货币政策方面也加强了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力度。与此同时,宏观政策不走过去的老路,而是将注意力更多地集中到以新基建为代表的新经济、新业态上,在经济结构调整转型的同时推动就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就在政治局会议召开的同一天,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4月份国民经济运行继续改善,主要指标呈现积极变化,经济运行正逐步向常态化复苏。这种经济逐步复苏向好的局面,无疑给了保就业促发展一份信心和底气。

而从就业政策本身来看,政策支持就业的力度也不断加码。不仅扩大了失业保险金的返还规模,增强企业稳就业、稳岗位的积极性,也更加重视对劳动力的技能培训,增强劳动者的就业适应性。同时还通过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增加国有企事业单位、基层就业、参军入伍等招募人数,以及推广“云招聘”模式,扩大了吸纳大学生就业的阵地。而在农民工就业方面,则通过拓宽其就地就近就业创业渠道,加强用人单位与劳动力输出地“点对点”对接,完善就业服务体系等措施,千方百计挖掘更多就业机会。

针对疫情下复杂的就业形势,全面强化就业优先政策重在落实。目前,各项应对疫情的宏观政策及就业优先政策陆续出台,如何落实好这些政策就成为当务之急。这就需要,首先从思想意识上牢牢把握就业优先的重要地位。在当前形势下,经济增速高一点低一点不是关键,关键是就业基本盘须稳住。

与此同时,也需加强各项政策之间的协调性,发挥各项政策的互补性和协同性。要避免政策之间的冲突,把各项政策的目标都统一到保就业这个目标上来,努力提高政策实施的效果,从而为保就业编织一张坚实的“安全网”。

责任编辑:张建利

钟南山院士否认商业代言:我怎么会做那些东西 南京近800校外培训机构5月18日起陆续恢复线下培训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