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更加注重精神扶贫
3月13日,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电视电话会议,强调要“深化精神扶贫”,这一要求再一次把“扶志”拉进我们的视野。一直以来,“扶志”始终是脱贫攻坚战的“关键词”。几年来,青海大地,精神扶贫与精准扶贫“比翼齐飞”,让我们收获了“扶贫先扶志”实实在在的成果,即绝对贫困人口如期清零。
当前,脱贫攻坚进入全面收官的关键阶段,就像滚石上山,越往后难度越大。“补针点睛”“后续巩固”“动态监测”“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等,都让我们感到“扶志”的重要和迫切。已经取得的成果和必须锁定的未来都告诉我们,攻克贫困堡垒,既需要广大扶贫干部继续发扬脱贫攻坚精神,很好提高脱贫攻坚“扶志”能力,更需要所有困难群众不断激发脱贫致富内生动力,在改善物质生活水平的同时,提升思想境界,展现精神风貌,焕发自己作为最广大劳动者的劳动精神、劳动激情,强化自己作为新时代奋斗者的脱贫意识、致富干劲,让我们所有的精准努力落在人的昂扬斗志、意气风发上,落在贫困群众“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高度认知和“奋斗有我、为梦拼搏”的自觉行动上。
如期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需要发现每个人的精神力量,而当每个人的力量汇聚起来,便是坚如磐石的脱贫力量。换而言之,“巩固提升抓落实,突出特色抓落实,勇于攻坚抓落实”靠什么?靠人,靠各级干部一鼓作气,靠贫困群众越战越勇。“把防止返贫摆在更加突出位置,下足绣花功夫,做实精准文章”靠什么?靠干,靠锐意进取、众志成城,靠情怀依旧、精神常在。应该说,脱贫攻坚是一个系统工程,既需要经济收入的增加,满足物质生活的需求,也需要精神上的扶持,提升人的认识、状态,提高人的眼界、素质,激活人的志气、意志。就一定意义而言,物质脱贫是基础,精神脱贫才是农村牧区脱贫成果长期稳定有效、能够巩固提升的保证。或者说,只有深化精神扶贫,才会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成色更足、更可持续。
或许,随着脱贫工作进入深水区和关键期,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也会逐渐暴露,极少数贫困户较为突出的“等靠要”思想需要转变,个别地方的“精神贫困”现象会成为脱贫攻坚路上难过的坎、难爬的坡。因此,再抖精气神,补齐贫困群众“精神短板”;多下“绣花”功,夯实“扶志”“扶智”路径机制,同样呼唤着我们的精准举措和坚实努力。
行百里者半九十。“扶上马”需要埋头苦干,“送一程”更需拼命硬干,让我们心心相印、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确保脱贫攻坚战的质量。同时,绵绵用力、拔除“志穷”、固本培元,着力解决好精神层面的问题,聚集“同步”之气,补足精神之“钙”,提升群众自主脱贫能力,引领群众彻底摆脱贫困,一起过上幸福生活。(郝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