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部新部长为知名地质学家 曾两获国家科技进步奖

日期:04-29
生态保护自然保护区

原标题:环境部新部长为知名地质学家,曾两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新京报快讯(记者邓琦)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29日上午经表决,决定任命黄润秋为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为我国知名地质学家,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曾两次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学生称呼他为“秋哥”,两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黄润秋,生于1963年8月,湖南长沙人,九三学社社员,工学博士,教授,是我国知名的地质学家。

黄润秋毕业于成都地质学院(现成都理工大学)水文系,1988年9月博士研究生毕业后留校工作,历任校长助理、水文系主任、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院长。1994年,刚满30岁的黄润秋成为我国当时最年轻的博士生导师之一,随后又陆续担任成都理工大学副校长、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等职务。

2007年12月,黄润秋当选九三学社中央常委。2017年12月,黄润秋当选九三学社第十四届中央委员会副主席。

2016年3月,黄润秋进入部委,任环境保护部副部长,机构改革后,2018年3月任生态环境部副部长。

黄润秋曾两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2015年,黄润秋及其团队,历时6年独立完成的研究成果《汶川地震地质灾害评价与防治》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这也是他10年内第二次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2005年,其主持的项目“中国西南高边坡稳定性评价及灾害防治”200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当时,来自九三学社的一篇文章《黄润秋:搞科研蛮拼再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写道,作为学科带头人,黄润秋至今依然坚持频繁的野外工作,他曾从马背上掉下,差点摔下数百米深的峡谷;也曾与山上掉下的石块“擦肩而过”。作为地质工作者,类似的死亡考验、风餐露宿、披星戴月乃家常便饭,黄润秋从未认为这些常人眼中的危险和辛苦可怕过,他说:“干工程地质这一行确实很苦,也有危险,甚至有牺牲的可能,但只要能换来人类的幸福,换来地质资源的安全利用,即使有危险、有牺牲,这份工作也更有意义、更有价值,也更加光荣。”

2014年,在成都理工大学环境土木与工程学院毕业典礼上,他用大学生酷爱的电子竞技类游戏《英雄联盟》里的角色做比喻,妙趣横生的语言将游戏术语和人生道理杂糅并包无缝衔接,为学生们烹制了一道风味独特的“心灵鸡汤”,引得频频鼓掌和热烈欢呼。结束演讲时,学生们不约而同高呼“秋哥、秋哥……”。

黄润秋专长大型工程岩石高边坡稳定性评价及崩滑地质灾害的预测与防治,曾先后主持和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重点项目、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及部委重大项目20余项,主持和承担国家重大工程建设的重大工程地质问题评价和重大地质灾害防治项目40余项。

此前分管生态、土壤等领域

2016年3月,黄润秋进入部委,任环境保护部副部长。2018年机构改革后,黄润秋任生态环境部排名第一的副部长,分管生态、土壤、环评等领域。

去年9月29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发布会上,黄润秋出席会议并介绍70年来我国生态环境保护情况。他说,我国建立了2750个自然保护区,其中国家级有474个,自然保护区的总面积达到147万平方公里,占我国陆域国土面积的15%。

黄润秋说,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们一直秉承生态为民、生态利民、生态惠民理念,不断地加大自然生态保护和修复力度,在许多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生态保护的理念实现了从跟随到引领的历史性飞跃,生态治理体系实现了由粗放到严密的历史性转变,生态保护监管体制由过去的从属到现在的独立、由分散到系统,尤其以2018年组建生态环境部为标志,形成了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生态保护监管体系。

另外,70年来,我国自然生态保护实现了由弱到强的历史性跨越,提前实现了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提出的到2020年保护地面积达到17%的目标。我们的生态状况实现了由局部改善到总体改善的历史性转折。

发布会上分享自己朋友圈

黄润秋是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常务委员会委员。作为环保官员,全国两会记者会上经常看到黄润秋的身影。

2018年3月10日,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记者会上,环保部副部长黄润秋,教育部原副部长刘利民等五位全国政协委员,就“保障改善民生水平”相关问题答记者问。

关于震惊全国的“祁连山国家自然保护区生态破坏问题”,黄润秋现场分享了一条自己的微信朋友圈。他说,自己平时一般不怎么发微信朋友圈,但是那天从祁连山腹地考察出来以后,写了一段话。

黄润秋在记者会现场念道:“今冬至,零下有十余度,顶凛冽寒风,入祁连山国家自然保护区,海拔至3600米。一路见大小海子,高山草甸、雪地冰川,景观壮美,但也沟壑纵横、山体破碎、伤痕累累,加之风化强烈,环境极为脆弱。此地,理当严加保护,杜绝各类人类活动之扰动,以维护自然生态之延续。然,所见不尽如人意,修道路、挖坡地、截水流,植被破坏、海之断流、泥石流频现,实乃不该有。如到寒风中,归途已幕黑,心情难平静”。

黄润秋也经常就大气等环境热点问题接受记者采访。2018年全国两会上,黄润秋接受媒体采访时谈到,当前大气污染治理形势仍然还处在负重爬坡,不是负重前行。我们改善的成果还比较脆弱,所以免不了在一些极端不利的天气情况下,比如静稳的天气、高湿的天气,重污染天气还会卷土重来。

他还在全国两会上建议,以法治利器严惩环境违法,加大处罚力度,提高违法成本,使违法行为人“得不偿失”,乃至“倾家荡产”。

新京报记者邓琦

责任编辑:范斯腾

把居家期间的步数补回来?盲目追求运动量伤害血管、关节 深圳国资在建重大项目全部复工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