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记者问了十个问题,耿爽都回答了

日期:04-29

原标题:这个记者问了十个问题,耿爽都回答了

来源:直新闻

当人们提到外交部发言人时,常会想到社交媒体上被冠以“发言人火力全开”、“怒怼外媒记者”的短视频。在这些热门的视频下,多是网友对发言人硬气回答的盛赞。大家仿佛能够从“成语联用”、“灵魂反问”,甚至一句“呵呵”中还原出发言人与记者针锋相对、剑拔弩张,并最终完胜对方的场景。

这个记者问了十个问题,耿爽都回答了

事实上,这样的印象,与深圳卫视&直新闻记者长期跑蓝厅的感受,是略有不同的。我试着用今天的一则故事,为大家还原一下外交部记者会真实的样貌。

故事的主角也是位经常跑会的《澳大利亚人报》记者,他喜欢坐在左侧的记者席上,穿着讲究,多以西装为主。疫情发生以来,他多次就中澳关系、中国对外防控政策等问题提问,且经常会抛出一些较为尖锐的追问。

这个记者问了十个问题,耿爽都回答了

问答交锋始于耿爽回答路透社记者,就中国驻澳大利亚大使对中澳关系的一些担忧言论的提问。我们首先来简单回顾一下事件的起因。

驻澳大使接受采访被炒“经济胁迫”

日前,中国驻澳大利亚大使成竞业接受了《澳大利亚金融评论》的专访,谈到中国反对澳操弄所谓“独立调查新冠疫情源头”的问题,并指出这可能影响中国民众对澳大利亚的感受和消费倾向。一些西方媒体便借此断章取义炒作“中国大使对澳经济胁迫”。

通过大使馆公示的采访实录,我们找到了断章取义的出处。

“如果澳大利亚继续追求这一点(推动独立调查),将会给澳带来什么后果?、“如果我们继续这样做,会对澳大利亚产生经济后果吗?”、“如果澳大利亚继续这样做,中国会不会停止购买澳铁矿石、煤炭和天然气,而将目光投向别处?”

在澳媒记者的再三追问下,成竞业大使表示,首先,他不认为所谓“独立调查”会取得任何实质性进展。其次,中国公众对澳大利亚现在的举动感到沮丧和失望。从长远来看,如果中国民众对澳的观感越来越糟,人们会想为什么我们要去这样一个对中国不太友好的国家,中国游客会三思。中国学生的父母也会认为,澳大利亚对中国不是那么友好,甚至是敌对的,是否是送孩子去留学的最佳地方。这取决于中国公众和人民的决定。而且,中国老百姓也许会想为什么要喝澳大利亚葡萄酒或吃澳大利亚牛肉?为什么不换其他?

“所以是抵制澳大利亚?”澳媒记者随后追问。中国大使表示“我不知道,我希望不会”。

这个记者问了十个问题,耿爽都回答了

成大使的这次采访是我们要讲的故事的引子。在记者会一开始,便有外媒记者就此事向耿爽提问。

耿爽说,“中国大使的表态是对澳方近来的一些错误言行引起中国人民不满的担忧,也是对两国关系可能受到影响的担忧。这有什么问题吗?我不知道所谓的“经济胁迫”(economic coercion)这种说法从何谈起?”

他同时提到,在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对世界经济造成全面冲击的情况下,中国愿同世界各国加强合作、守望相助、共克时艰,为了全人类的健康福祉作出贡献。但我们也希望其他国家能够同中方一道多做有利于国际合作和增进互信的事情,而不是说一套做一套。

不了解中国?耿爽微笑建议

此时,故事的主角——《澳大利亚人报》记者登场了。

澳媒记者在听完耿爽的回答后紧接着追问到:我读了中国大使接受采访的原文。他说“澳方所作所为让中国人民遗憾和失望”,他提到的是中国人民而非中国政府。我想知道他具体指哪些中国人民?作为常住北京的澳大利亚人,我从未听到过任何中国人如此批评澳大利亚,除了中国外交部和驻澳大使。

耿爽先是望向他笑了一下,随后说“你没有听到过吗?你想听吗?”

与正式回答问题时客观严肃的语气相比,耿爽的这两问,倒像是与朋友私下之间的寒暄与聊天。

在澳媒记者表示没有后,耿爽说:“我建议你上上中国的网络,很多人批评中国网络不自由不开放,你可以去网络上看看中国民众对当前中澳关系、对澳大利亚方面最近言行,他们的反应和评论。”

但澳媒记者显然对耿爽的给出的建议不很满意,他说,“我并不信任网上的评论,它们完全可能是夸大或者编造出来的。在现实生活中,你听说过除了中国外交部或中国驻澳大使之外的任何人表达过对澳大利亚的不满么?”

当听到澳媒记者“don’t trust online comments”的回答后,耿爽稍微有些难以置信,并反问道:“你认为网络上的言论是不真实的吗?那是谁在发表言论?是机器人吗?”

随即,耿爽又给出了第二条建议。

“如果你在真实世界中没有听到类似言论,说明你的接触面还不够广,希望你作为一名驻华记者,能够真正深入中国社会,了解中国普通民众所思所想,这样才能真实客观全面准确地报道中国。”

在座的记者都纷纷望向澳媒记者,我也略有好奇地想知道他是否满意发言人的答复。与此同时,耿爽专门空出时间等他听完翻译,并微笑着说:“还有问题吗?”

在确认没有问题后,耿爽才转而回答下一位记者的提问。但在回答问中方向吉尔吉斯斯坦派遣工作组,及中国美国商会有关的两个问题后,这位故事的主角又一次登场,开始了第二回合的交锋。

交锋升级?耿爽严肃正告

看到他举手,耿爽显示出非常欢迎的姿态,再次点他提问,还专门侧身朝向他去倾听。

这个记者问了十个问题,耿爽都回答了

澳媒记者说:“中国外交部是否想过,包括澳大利亚人在内的外国人,会反过来认为中国不友好,甚至充满敌意?中国外交部是否对此有关切?”

耿爽先是反问道“我不知道你是怎么得出中国政府不太友好这个结论的?”,随后说,“我忘了说一句,上次你提过一个问题,通过提问我也知道你的妻子现在不在中国,没法返回中国。我上次忘了对你表示同情,同时我也希望你们夫妻能够早日团聚,但是你不能因为个人的一些发生的事情就得出中国对外国人不太友好的结论。”

深圳卫视&直新闻记者也想起了耿爽提到的这个细节。上周,这位外媒记者就中国出入境管控措施提问,并问耿爽:“我的妻子,她现在在堪培拉,什么时候可以回到中国?何时会解除对他们回到中国的旅行限制?”

这个记者问了十个问题,耿爽都回答了

鉴于此,耿爽才问他是不是因为个人的事而觉得中国不友好。紧接着,耿爽又补充道:我刚才已经说过了,中国驻澳大利亚大使他在接受采访时候的表态是对澳方近来一些错误言行引起中国人民不满的担忧,也是对两国关系可能因此受到影响的担忧。我想作为中国驻外大使,当然有权利表达这种担忧。至于通过解读中国驻澳大利亚大使的话,你得出中国对外不太友好的这么一个结论。我不知道你是怎么得出这个结论的?

在澳媒记者没有解释自己如何得出“中国不友好”的结论后,耿爽转而以严肃认真的语气,坚定不移的眼神正告他:我建议你可能需要进一步加深对中国了解,恐怕要克服一下自身对中国存在的偏见。如果有必要的话,我们可以找机会再专门就个问题进行交流。

事实上,包括耿爽在内的发言人经常在会后与外媒记者进行交流,时而问问法新社吕多,时而问问路透社凯瑟琳。而且对于会上提到的一些发言人不掌握的情况,他们都表示:“我可以下来帮你了解一下,再给你答复”。

在提出“找机会专门交流”的建议后,耿爽又多说了两句:“但我想你作为驻华记者,你应该能够感受到中国是一个开放的社会”。

听到这句话,澳媒记者点头表示赞同。

耿爽接着说:“中国正在逐渐地、不断地、继续地对外扩大开放,中国始终敞开双臂,迎接世界与世界接轨,与世界深度交融,无论是中国的官方,还是中国的民间。所以我不知道你这个结论是从何说起,如何得来。”

再转话锋?耿爽当面揭露

当我以为交锋就此告一段落时,澳媒记者又话锋一转,提问澳政府开展独立调查一事。他说:“我知道美国有些声音鼓吹阴谋论,但澳大利亚政府倡议的是进行独立、科学评估,你说病毒起源是科学问题,应该交给科学家和专业人士去研究,而不是政客。而澳大利亚的提议正是让科学家和专业人士来调查病毒起源,便于国际社会更好地应对疫情。”

至此,耿爽再一次轻笑,但此时的笑意已与最初类似朋友间的问候不同。

这个记者问了十个问题,耿爽都回答了

耿爽说,我理解你来自澳大利亚媒体,你们也一再声称自己跟政府是分开的,是独立的。但你似乎刚才在极力推销澳大利亚政府的一些主张和他们的一些倡议,我不知道你有什么想法?刚才我在回答路透社记者时候已经说过了,我们希望所有的国家都能同中方一道,多做有利于促进国际合作,有利于增进各国互信的事情,而不是说一套做一套。澳大利亚官方口口声声说得冠冕堂皇,但据我们所知,在我们私下了解可能并不这么简单。在这个问题上,我建议你可以去问问你们澳大利亚政府,你刚才似乎在替他们发声,我建议你把同样的问题问问他们,这时候建议发起这种调查,他们的真实用意到底是什么?如果你愿意质疑中国政府,我建议你也去质疑一下澳大利亚政府。

所有在场的记者都明显的感受到,耿爽揭穿澳大利亚政府“说一套做一套”、“冠冕堂皇”、“并不简单”之时,态度非常坚决,但仍保持着外交官的风度和修养,保持着冷静平和的语气,一字一句地回应澳媒记者抛出的所有问题。

沉默不语?耿爽真诚关切

看到澳媒记者沉默不语,耿爽又回到最初朋友间问候的语气,真诚地对他说:“最后我还要说希望你们夫妻能早日团聚,疫情能够早日过去。”

听到这句话,澳媒记者笑出了声,大声回了一句“Thank you”。

故事讲到这里,不知道大家对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的现场表现有怎样的感受。作为一名长期跑会的记者,我所看到的发言人都是对记者知无不言,对记者无论是一个、两个还是十个追问,都一一回应,永远会在确认全场都没有问题后,才宣布记者会结束。当遇到这样较为罕见的激烈交锋时,外交部发言人也都从头至尾,心平气和地解答,摆事实讲道理是他们始终坚守的立场。

这个记者问了十个问题,耿爽都回答了

责任编辑:张建利

四川青川县发生一起森林火灾 火势已得到控制 《新闻联播》痛斥蓬佩奥:正把自己变成人类公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