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大通县1478名村干部都有了廉政“身份证”
来源:青海省纪委监委网站
“一想到这个廉政‘身份证’,我们村干部们就想着千万别犯错,要不处分就装进去了。”桦林乡鄂博沟村党支部书记马福良介绍道,“按照县纪委要求,村两委、监委会的8名村干部建立了廉政档案,我们村干部都有了廉政‘身份证’,喜事丧事的报备、处分情况都在里面,想查这些东西,一翻就能找出来,很方便。建了档案,县上和乡上能更好的管理和监督我们村干部,村‘两委’也能掌握村干部的廉洁情况。”
为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实现监察监督全覆盖,今年以来,大通县纪委监委在全面详实摸清村(社区)两委班子成员“廉政家底”的基础上,为全县村(社区)干部量身制作廉政“身份证”。
县纪委监委为全县科级干部建立纸质和电子廉政档案的同时,积极拓展监督工作思路,不断创新基层监督举措,着力破解村级监督难题,将基层监督触角延伸到村一级,在基层廉政监督方面精准发力,规范化精细化建立村(社区)党员干部廉政档案。一是细化建档方式内容。重点从党员干部基础信息、收到问题线索及处置情况等6个方面进行归档,统一建档、专人负责、专柜存放。截至目前,共为全县289个行政村和22个社区的1478名干部建立了廉政档案。二是强化规范动态管理。廉政档案实行一人一档,一村一盒,做到“四统一”,即统一格式、统一标准、统一编码、统一管理,并实行动态管理,根据人员岗位变动情况,随时建立更新廉政档案。三是深化廉政风险防控。加强对村(社区)党员干部廉政档案信息的调查核实,确保档案内容客观、真实、准确。对信访件及办理结果,问题线索及结论等材料,及时归入廉政档案,切实做到对象全覆盖,内容无遗漏。
“下一步,县纪委监委将‘管好用活’廉政档案,建立长期分析研判机制,及时发现村和社区廉政风险点,发挥好廉政档案警示教育,规范行为的作用,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做到早提醒、早教育、早纠正。同时,为明年村‘两委’换届选举提供监督先行的第一手资料,切实发挥好廉政档案在推进基层治理,落实‘两个责任’中的重要作用。”大通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