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制度创新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潮起海之南,奋进正当时。
在全国抗击疫情、复工复产的大背景下,4月25日,海南省率先推出6项制度创新案例,释放海南鼓励改革、激励创新、优化营商环境的强烈信号,为加快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提供强劲新动力。
□本报记者曹马志
靶向创新让先行区真正“先行”
海南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在医疗服务和药品安全监管方面,曾面临多头管理导致的衔接不畅、效率不高问题,影响先行区医疗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发展。
“为切实解决发展‘痛点’,海南在先行区率先创设医疗药品监督管理局,该局为省卫健委和省药监局联合派驻先行区的正处级行政机构,由两部门联合领导。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对重大事项进行研究。”省药监局局长贾宁介绍,通过创新实施医疗和药品协同监管,实现了业务协同、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形成了监管合力,降低了行政成本,提高了监管效率。
创新监管,让先行区真正“先行”。据省药监局统计,截至目前,首批试点的3个品种已完成临床数据的采集,并向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提交了相关产品注册申请,促进了临床真实世界数据应用。截至今年2月29日,先行区医疗机构已有24批6个品种临床急需药品获准进口,用于46名患者;已有38批49个品种1105套临床急需医疗器械获准进口,用于235名患者,确保临床急需进口药械使用安全,促进国际先进医疗技术、药品和医疗器械与国内患者的及时对接。
保护生态保障自贸港用地需求
海南在全国率先开展省域“多规合一”改革试点,结束了各类空间规划“相互打架”的历史,形成了全省的一张规划蓝图,并为全国国土空间规划提供了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经验。
“为加强空间规划实施管理,海南省于2019年7月和12月,分别出台《海南省省和市县总体规划实施管理办法(试行)》《海南省村庄规划管理条例》,探索建立了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管理制度体系,形成了‘一张蓝图干到底’的制度保障体系。”省自然资源和规划厅总规划师吴刚说。
在完成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和专项规划编制的基础上,海南省率先建立起三类规划联动传导机制,将不涉及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调整的城镇开发边界内的规划调整审批权限下放市县政府实施,将村庄开发边界调整审批权限下放乡镇政府实施,率先完成生态保护红线和城镇开发边界划定,明确了生态保护红线和开发边界内的正面清单及管控规则。
据吴刚介绍,通过创新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管理制度体系,海南守住了生态保护红线和耕地保护红线,全省现有耕地、永久基本农田、林地保有面积分别超出国家下达指标12万亩、1.5万亩和1.7万亩,较好地执行了规划指标管控要求;经自然资源部批复同意调整海南自由贸易港重点片区及重大建设项目永久基本农田布局,为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迈出了极其关键的一步。截至目前,海南省共办理15个项目规划调整手续(其中市县审批占比达66.7%),审批时限平均减少了1个月时间。
定制保险全面保障防疫复工
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经济社会发展,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复工复产企业疫情防控综合保险,是海南在全国首创的一款保险,这款保险的落地有效发挥了保险的风险保障功能。”中国银保监会海南监管局二级巡视员易细纯表示,该保险大幅减轻了复工复产企业和人员面临的风险以及因发生传染病导致的企业停工停产风险,减轻出险企业经营负担,缓解了企业受疫情影响下的支出压力,帮助企业消除复工复产的后顾之忧。
该保险产品精准捕捉复工复产企业保险需求,积极创设疫情风险“共保体”模式,将投保企业的保险责任范围由财产项目拓宽到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在产品,并按照实际损失进行计算赔偿。“浙江、江苏、广西、重庆、山东、湖南、内蒙古等地银保监局纷纷向海南省学习,全国已有10个以上的省市借鉴和推出了类似的复工复产的保险产品。”易细纯透露,该保险产品从研发到产品销售完成仅用5天时间,在保险产品研发历史上树立了海南标杆。
同时,海南发布“一站式”司法征信服务平台、“旺工淡学”旅游业人才培养新模式、刑事裁判财产性判项集中集约执行等3项制度创新案例,助力加快建设国际旅游消费中心,推动构建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
省委深改办(自贸办)副主任张华伟表示,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开局之年。2020年首批制度创新案例的发布,表明了海南正以临战的状态、攻坚的担当、奋进的决心,对标世界最高开放形态,为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做好充分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