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日特刊 哈工大航天学院是怎样成立的?

日期:04-25
校友机械

原标题:航天日特刊|哈工大航天学院是怎样成立的?

来源:哈尔滨工业大学

航天学院成立大会

编者按

1987年6月,经国家航天工业部批准,哈工大组建了我国第一个以培养高级航天专门人才和从事航天高技术研究为主的学院——航天学院。目前学院拥有5个一级学科,下设13个系、研究所(中心),是国内航天主干学科最多、规模最大的航天学院。“物有本末,事有终始。”在第5个“中国航天日”到来之际,我们特别结合时代背景和学校发展历史,梳理了航天学院成立的来龙去脉,以飨读者。

发展尖端,向科学进军

1956年是中国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这一年1月14日至20日,中共中央召开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会议,会议指出“人类正面临着一个新的科学技术和工业革命的前夕”“科学是关系我们的国防、经济和文化各方面的有决定性的因素”“要发展尖端技术”。哈工大校长李昌参加会议并作了发言,会后组织学校中层以上干部研究如何积极响应党中央发出的“向科学进军”号召,办好哈工大。同年春,哈工大开始着手为拟办的尖端专业培养师资,并对专业设置进行了重大调整。

1956年10月8日,我国第一个导弹研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挂牌成立,标志着我国航天事业正式创建。1958年5月17日,在党的八大二次全会上,毛泽东主席满怀豪情地向与会代表宣布:“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人造卫星项目被列为1958年第一重要的科研任务,代称为“581”。钱学森受命担任“581”组组长,赵九章、卫一清担任副组长。哈工大校友孙家栋担任东方红一号卫星总体设计负责人。他参与并见证了中国航天60多年的发展,被称为中国航天的“大总师”,为我国空间事业发展作出巨大贡献,是“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共和国勋章获得者。

经第一机械工业部和教育部批准,1959年3月4日,哈工大与合并而来的哈尔滨航空工业学校一起组建航空工程系,同年5月18日成立自动控制系。这一年,学校还陆续扩建和新建了自动控制及无线电系、工程物理系、工程数理力学系等与航天工程有关的一批尖端专业,为培养工业科学技术人才和尖端科学技术人才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航天日特刊  哈工大航天学院是怎样成立的?

东方红一号卫星研制时间线

完成转型,走航天特色

1960年,哈工大由第一机械工业部划归到第三机械工业部领导。1961年3月,哈工大划归到国防科委领导,向着航天的方向迈出了新的一步。“多学科、多专业、大航天、大协作!”这是哈工大转型期的定位。这个定位为哈工大航天领域后来的腾飞与辉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62年,哈工大完成重要的战略转折,走上了一条具有航天特色的综合发展之路。根据国家的需要,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后期,哈工大创建了一批尖端专业,形成门类齐全,学科互相配套的专业体系,成为为国防科技及国民经济建设服务的多科性大学。

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上天,拉开了中国人探索宇宙奥秘、和平利用太空、造福人类的序幕,也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独立自主研制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是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第一个里程碑。50年前,按下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按钮的胡世祥校友就是哈工大培养出来的杰出人才。他1965年毕业后,进入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测试站工作,后来作为中国火箭发射权威,被誉为“发射将军”。

50年前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

持续发力,与航天互动

20世纪70年代,哈工大承担的“陀螺漂移测试台”取得了突破性成果,为后来很多航天项目的研究和哈工大惯导测试设备研制中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哈工大在离心机、三轴台、动平衡机、卫星仿真装置、卫星姿态仿真台等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重要成果。尤其是哈工大已故中科院院士马祖光教授,在激光光谱学和激光在航天等领域的应用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

1981年,领导哈工大的八机总局(第八机械工业部)与第七机械工业部合并,哈工大归第七机械工业部(1982年正式改为航天工业部,1988年改为航空航天工业部,1993年改为航天工业总公司)领导。从1983年起,哈工大从预研开始,利用学校综合优势开始与中国航天亲密互动。

鉴于国家对航天专门人才的迫切需求和哈工大“立足航天,服务国防,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的办学理念,1985年上半年,哈工大党委宣布由时任校长杨士勤、前任校长黄文虎牵头,以时任副校长王魁业为工作组组长,张乃通为副组长主抓实际工作,筹建宇航学院——那时候还不叫航天学院。

精准定位,筹建新学院

要不要成立宇航学院?

如果成立,应该怎么办?

需要设立哪些专业?

调研过程中,当时的航天工业部提出了目前航天事业所面临的问题:要求的专业人才技术质量高、人数少、专业面窄,所以现有的人才培养不能满足航天事业发展的需要。因此,航天工业部积极支持哈工大建立一个专门培养航天人才的学院。

1985年12月6日,哈工大校办字(85)第421号文“关于拟在我校成立宇航学院的请示”受到时任国家航天工业部部长李绪鄂的重视。1986年2月4日,他指示哈工大商请教育司和有关司审定办理。

1986年3月,“863”高技术发展计划的正式启动,为中国的载人航天开辟了道路,哈工大成为“863”计划的重要角色。随后,学校加紧筹划,于同年6月24日向航天工业部提交了《关于在哈工大成立宇航学院的请示》。1986年12月31日,航天工业部下发《关于成立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学院的批复》,文件表示:“为适应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需要,加速培养航天技术的专业人才,同意你校成立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学院”。

航天日特刊  哈工大航天学院是怎样成立的?

航天学院成立大会

身负重任,整装再出发

经过最后的补充完善,1987年4月20日,校党字(87)第39号文表示,经航天工业部批准,哈工大自动控制系(四系)、无线电工程系(五系)、力学系(十三系)和自动飞行力学研究室合并成立全国高校第一个航天学院,旨在培养高级航天人才,从事航天科技前沿研究。

1987年5月5日,学校任命刘永坦为电子工程技术研究所所长兼总工程师;任命杜善义为航天学院院长,张乃通,吴广玉为副院长;任命王志发为航天学院办公室主任;任命王金荣为电子工程技术研究所副所长;任命张守彭为航天学院党委书记,于永德、张赫湘为航天学院党委副书记。

1987年6月9日,哈工大隆重举行航天学院成立大会。时任国家航天工业部部长李绪鄂,航天工业部第一、二、三、五研究院代表团,黑龙江省领导等出席了会议,国务委员宋健校友等为学院成立题词。航天学院的建立,在航天界、教育界、科技界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标志着哈工大为航天事业的发展培养接班人、为航天服务的战略举措已全面展开。

航天日特刊  哈工大航天学院是怎样成立的?

2020年“中国航天日”宣传海报

航天日特刊  哈工大航天学院是怎样成立的?

文字整理|吉星刘培香

图片来源|国家航天局哈工大博物馆

责任编辑|鲍铭湲

值班编辑|马宇川

年报速递 滨江集团归母净利增三成 土储近六成位于杭州 4月25日起,北京高速公路恢复“落杆”!测试期间免费通行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