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天日:揭秘“东方红一号”背后的故事

日期:04-24
东方红一号航天日

原标题:4月24日是中国航天日揭秘“东方红一号”背后的故事

来源:三秦都市报

1970年4月24日,“长征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资料照片)

1970年4月24日,“长征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资料照片)

卫星发射后,人们仰头寻找卫星的踪影(资料照片)

卫星发射后,人们仰头寻找卫星的踪影(资料照片)

1970年4月24日,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长征一号”运载火箭托举“东方红一号”卫星升空,中国航天新纪元由此开启。

那一天,收音机里传来的乐曲响起,宣告中国进入了太空时代。它发射升空的4月24日,后来被确立为“中国航天日”。

2020年4月24日,半个世纪过去,斗转星移而记忆犹新。

“东方红一号”背后的故事,值得人们铭记。

揭秘:在秦岭北麓传回《东方红》乐曲

渭南市临渭区长寿塬桥南镇青山连绵起伏,绕着十八盘山路盘旋而上,来到青山翠柏之间的航天测控装备博物馆。在博物馆里,测控东方红一号卫星的历史照片向世人诉说着悠久的航天测控历史。

1967年,我国航天测控开拓者陈芳允、王大珩带领100余人的队伍从内蒙古巴丹吉林沙漠腹地悄悄东进,在秦岭北麓深处扎根,代号“华山”。

斩荆棘,搭帐篷。在一所破旧学校的几间教室里,他们白天抓基建,晚上抓攻关。50张桌子,30把椅子,在昏暗的油灯下留下了他们忙碌的身影。

这是我国第一个卫星测控中心——西安卫星测控中心。

当年,他们克服种种困难,靠着仅有的4台液晶管计算机,总存储量还不如一台普通电脑,完成卫星的捕捉和大传输量《东方红》乐曲的接收解码工作。

按照前期预案,湘西、海南观测站第一时间把《东方红》乐曲无线波转换成铝板琴音,录成磁带送给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分享给全国听众……

记忆:看卫星成茶余饭后最爱干的事

回想起50年前的场景,西安市民王超美笑言,1970年“最流行”的事情是看卫星。

“那时候家里没有电视,只有一台电子管收音机。”王超美说,《东方红》的旋律对她们那代人来说并不陌生。作为新中国第一部音乐舞蹈史诗,学校专门组织去电影院看过。但是,从卫星上传来的《东方红》乐曲,听起来却格外洪亮。

4月26日,《人民日报》在头版刊登这一重大消息,指出“这次卫星发射成功,是我国发展空间技术的一个良好开端”。

地面测控组预报的地面观星信息不断地在广播与报纸上更新,“看卫星”成为了一种新的时尚。王超美记得,只要是晴朗的夜晚,就能看见人们抬着头,寻找天空中划过的光点,然后说:“看,那是我们的星星,是我们的‘东方红’!”

回忆:研制天线保证卫星“听得到”

作为航天五院西安分院的前身,五〇四所当时承担“东方红一号”地面乐曲短波接收天线和跟踪测控设备701-5引导雷达的研制任务。前者保证卫星“听得到”,后者是保证地面对卫星实施有效地跟踪测控的关键所在。

五〇四所“东方红一号”卫星(以下简称“东一”)短波信号接收的海南站试验队一共七人,现年79岁的赵恩惠是这支试验队里的一员。他和其他6名队员一起,4月17日早晨从广州港乘船,经过一天多的海上航行,第二天傍晚踏上海南岛,执行接收“东一”短波《东方红》乐曲的任务。

“4月24日午饭后,海南站长通知我,全站进入八小时准备,试验队所有仪器设备开机预热,做最后检测。”赵恩惠回忆,短波《东方红》乐曲接收试验队除五〇四所7人外,还有中央广播事业局负责录音的3人,五〇九所配合微传输试验的2人。大家商定除两人执班守机外,其他人下午休息,准备晚上执行任务。

当晚8点,海南站向赵恩惠和同事们发出一小时准备的指令,之后又通知推迟半小时。“这时我的心怦怦直跳。因为当晚要想接收《东方红》乐曲,只有海南站条件最好,万一不理想就不能保证第二天按时向全国广播。”

大约21:50,接收机里突然传来了洪亮的《东方红》乐曲声和卫星遥测信号声。“由于紧张,开始我和队友还不能断定是地面模拟信号,还是卫星遥测信号,所以没敢操作天线跟踪。当搞清时,我们迅速跟上了卫星遥测信号,保证了《东方红》乐曲实时顺利的接收。”

直至今天,赵恩惠还记得:清晰洪亮的《东方红》乐曲和遥测乐曲一直接收了20分钟。

讲述:攻克“上得去”难题

“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能克服各种困难,按时完成发动机的攻关研制任务,的确是件不容易的事情。”每每忆起“东方红一号”发射过程中所经历的日子,中国工程院院士张贵田仍然百感交集。

1965年1月,党中央作出了研制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决定,任务代号“651”工程。时年34岁的张贵田任火箭发动机副主任设计师,承担二级火箭发动机的研制任务。攻克60米以上高空点火难题,摸索出推进剂燃烧化学能最大限度转化为发动机动能的大喷管材料工艺。

为保证第一颗卫星上天万无一失,1970年1月我国用新研制的中远程导弹,先发射了一枚试验弹。从监测数据看,二级发动机高空点火、起动、关机等环节的工作情况正常。为进一步掌握二级发动机上天工作情况的第一手资料,必须找回试验弹发动机残骸,以便分析评价其可靠性。眼看春节将至,张贵田主动请缨去大漠落点找残骸。

“大漠中行走不同陆地,因流沙后移,每跨一大步,都要后退半步,腿肚子一拉一紧,要不了多久腿便酸疼僵硬了。”张贵田说,从天未亮一直找到正午,“宝贝”终于现身。一行人雀跃着,连滚带爬地奔过去——是二级发动机燃烧室和机架。“它静静地卧在沙丘上,光溜溜的,像个顽皮熟睡着的胖宝宝……”

“尽管我们在发动机出厂前,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认真细致检查,但还是提心吊胆的。这可是中国的第一颗星,是‘争气星’,寄着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希望。”从张贵田的言语中,仍能感受到国人对这颗卫星的期盼。

时间回到4月24日21时35分,随着指挥员的一声“点火”命令,操作员果断地按下了点火开关。巨大的橘红色火焰立刻从火箭发动机喷出,气流翻滚腾跃,以排山倒海之势,冲出导流槽。火箭拔地而起,离开了发射架,徐徐上升,越飞越快,随着地面遥测跟踪系统不断报告的“飞行正常”,人群沸腾了。

融合:航天技术批量应用大众领域

人们熟悉的婴幼儿“尿不湿”以及成人纸尿布,背后就有航天技术的贡献。科研人员发明了能大量吸水的纸尿布,帮航天员解决了尿急这个难言之隐。这项技术转为民用之后,就带来了人们非常熟悉的“尿不湿”。

方便面是人们非常熟悉的食品,方便面配料包中的脱水蔬菜也来自航天技术。大家都知道蔬菜的保存和运输不易,从农场运到菜市场都要损坏许多,那航天员要吃蔬菜怎么办?科研人员为了让航天员能在太空中吃到蔬菜,以补充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开发了脱水蔬菜技术。

如今不少建筑的屋顶都装上了太阳能电池板,所发的电不仅供自己用,多出来的还可送回电网赚钱。而太阳能电池技术的发展,航天技术也作出了重大贡献。太空中的卫星、飞船和空间站要能持续获得能源,显然太阳能技术是一个良好选择,现在的国际空间站就伸出了长度超过70米的太阳能电池板。这些设备使用了稳定、高效的太阳能电池技术,也推动了地面上对太阳能的应用。

许多人开车出行需依靠导航指路,于是,发射上天的大量导航卫星成为了“路盲”的福音。在这方面,中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已经崭露头角。目前,“北斗”系列产品已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穿戴设备、车载导航等大众应用领域开始批量应用。

4月23日18时至24日6时 天津无新增确诊病例 哈市一季度进出口总值同比增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