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六保”不是“撒胡椒面”,小微企业和困难人群是政策重点
■观察家·关注“六保”系列评论
“保”字的价值就在于强调对困难企业、困难人群的兜底。
疫情引发的震荡仍在持续。即便中国通过高效防控已尽量缩短了战线,但经济和社会层面的“抗疫战”,在未来一段时期还将持续。中央政治局提出的“六保”目标,提供了一个坐标轴,是各级政府在政策调整上的参照系。
需要注意的是,疫情对市场主体、就业者、求职者的冲击大小并不相同,呈现出一定程度上的“马太效应”,强者损失有限、弱者困难重重。这种不平衡的状态,也恰恰体现出“保”字的意义所在。换句话说,从中央到各级政府在制定政策时,不能撒胡椒面、均匀用力,而是向最困难的领域、最困难的企业、最困难的民众倾斜。
“六保”当中,“保就业”仍是重中之重。3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9%,同比上升0.7个百分点,这意味着相较于疫情发生前,我国失业人口多出了560多万人。其中,农村外出务工人口失业率上升将更为明显,而他们也更容易出现生计困难。
疫情期间,虽然线上服务业恢复和发展较快,但农村困难人群就业主要集中在接触性服务业。数据显示,我国3月份服务业生产指数中,只有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和金融业为正增长,但整体同比下降高达9.1%。这意味着IT和金融行业在疫情中依旧是“金领”,但大量蓝领却很可能已经失去了工作机会。
甚至随着疫情期间新技术的应用与成熟,互联网服务业将会替代部分生活性服务业,即部分原来在实体经济人口就业将被替代而面临结构性失业。如不对此高度关注和应对,可能会导致“小微企业减少—失业率提高—收入下降—消费收缩—市场萎缩—中小微企业进一步减少”的滞胀状态。这种状态下,农村部分家庭会因“疫”返贫,还会形成一批新的城市生活困难人群。
为了能够有效实现脱贫目标,从宏观上看,应当防止农村生活困难人群规模扩大,避免产生新的城市困难人群。以此而言,农民工、城市低收入者与小微企业命运相通。这也需要注重经济整体性思维,稳住中小微企业,扩大消费内需,鼓励创业和就业,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具体建议如下:
中央和地方政府应多管齐下、精准施策,积极支持中小企业渡过难关。地方政府要落实产业园区等免除中小微企业的租赁费用;根据企业的复工情况,对就业较多的中小微和制造业企业,减免上半年社保缴纳。中央政府加大财政补贴,减免上半年中小微企业贷款利息,到期贷款展期半年,并为中小企业提供更多的融资渠道。
与此同时,相关部门应尽快形成竞争性的土地资源市场配置方式,允许符合条件的农村土地进入市场以增加就业。
加快农村土地的改革,一是一些荒地、坡地应当放开让农民创业,农民可以建设有关创业设施,自己给自己创造工作机会;二是农民可以用自己的宅院和边角耕地等,投资改造搞农家乐、养殖种植特色产品、农产品加工等,政府要放宽土地使用用途和层数等限制;三是放开农村多套宅基地家庭宅院、进城人口的宅地和耕地、农村其他建设用地等的城乡交易、入股和抵押。
因为只有交易,城市居民和投资者的资金才能流入农村,发展农场、增加人气、扩大消费,从而盘活土地、增加农村的就业机会。
而财政政策也要更积极,稳住“消费—就业—收入—消费”正循环。与投资刺激相比,财政政策能够直接、及时支撑住消费,挽救服务行业和中小微企业,这是“就业—收入—稳消费”的基础。
建议中央和各地财政增加赤字,加大债务,用于直接向农村和城镇中生活困难、失去工作的家庭人口发放消费券、补贴等,使其在市场上直接支出来刺激消费。对城市居民,特别是困难人群,减免其住宅、汽车、个人创业贷款的利息,还款可适当展期。
“还钱于民”政策简单、实在,可以有效帮助困难人群渡过难关。保住民生,再谈未来。
□周天勇(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院原副院长)
□侯启缘(中央党校研究生)
责任编辑:张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