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读书日,与复旦老师一起阅读生命(上)

日期:04-23
疫情野生动物新冠肺炎

原标题:世界读书日,与复旦老师一起阅读生命(上)

来源:复旦大学

世界读书日,与复旦老师一起阅读生命(上)

2020

世界读书日

2020年,一场新冠肺炎疫情席卷了世界,灾难面前,作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一员,我们体验了生命的脆弱,也感受了生命的可贵,我们既体验了生命的渺小,又感受了生命的伟大。

生命是一本无字的大书,今年的世界读书日,复旦官微推出特别策划,邀请文社理工医的老师与读者一同“阅读生命”。

如何在特殊的生命体验中阅读?如何阅读中升华生命体验?如何理解阅读的意义,如何诠释人生的使命?

今天,和复旦老师一起阅读生命!

世界读书日,与复旦老师一起阅读生命(上)

“阅读生命”这四个字,读起来沉甸甸的、充满了厚重感。年少时我不敢想象会在这样一个题目下描写自己内心的感触。而今天让我深感幸福的是,这四个字成为了我们在复旦大学的保护生物学团队尝试完成的使命——在中国急剧变化的土地上,阅读不同生命的生存状况,尝试推动人和野生动物的共存。

还记得少年时候的很多夜晚,我是手捧《沙乡年鉴》度过的。在这本书中,被誉为“新环境理论的创始者”和“生态伦理之父”的奥尔多·利奥波德,用美好的文笔描写了他追逐动物足迹、阅读橡木年轮、倾听大雁迁徙的故事……起先我感兴趣的是书中自然生态的奇妙变化;而后我发现,书中温暖的文字背后藏着人和土地伦理的思考,也描述了人地共同体风雨飘摇的命运;再后来我意识到,所有那些有关沙乡的故事,虽然看似平淡,都直接推动了新自然保护运动浪潮,带动了一大批自然资源可持续管理的先行者。我用了几年的时间搞明白这些故事背后藏着的秘密,而自己也在这个过程之中,把自然生态的研究工作当成了事业和追求。

在研究过程之中,我有时候能感觉到自己在和奥尔多·利奥波德进行一场虚拟的隔空对话。在他所处的二十世纪初期,世界的变化依然缓慢,人们对于生态系统管理的期待可以通过文学化的描述来实现。然而今天,伴随着全球化、气候变化等一系列人类历史上从未经历过的急剧变化,野生动物的命运已经被裹挟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经济活动之中。所以从13年前开始博士生涯到今天,我和我的团队在城市和荒野之中布设了超过1000个野生动物调查站,从秦岭到中关村、从雅鲁藏布大峡谷到上海浦东,我们用更现代化的红外触发相机、DNA无损取样等方法,解读了千千万万野生动物面对城市化、栖息地退缩、气候变化、人口迁徙等急剧变化时的响应机理。这些过程之中,大数据、数学模型等新方法,都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阅读生命,研究现在、也预测未来。

在今天,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等灾难,我们感觉我们的工作从未如此急迫。人类既渺小,又伟大,而无论是人还是其他生命,都在灾难面前更显脆弱,却又更加可贵。疫情之中,我们在上海建立了城市生物多样性监测网络,日夜记录着人类和野生动物的冲突和共存;我们参与城市动物的管理工作,协助政府一起制定危机时期的野生动物管理方案;我们尝试推动野生动物保护法规的修订,让自然生态的未来得到更多保证。而所有这些工作的根基,是艰辛的野外工作所得到的上百万条数据。扎实的科研工作,可以帮助我们阅读生命,更可以帮助我们为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提供解决方案。

世界读书日,与复旦老师一起阅读生命(上)

出发武汉之前,我买了两条小金鱼,本来觉得孩童懵懂顽皮照顾不好这两条小生命,媳妇却告诉我儿子将金鱼照顾得很好,每天喂食并陪金鱼说话。有一天,儿子大哭的与我视频,有一只小金鱼已经翻白肚皮。看着大哭的儿子,我不知道如何安慰他。从医多年,虽然经历过很多生死,但我依旧惋惜每一个生命的消亡,也深知生命的脆弱。儿子悲伤于小金鱼的离去,而我也沉浸于对被病毒夺走的那些生命的悲伤中。那时武汉的冬夜异常冰冷,为了更多的生命,我们需要快速走出悲伤。我们踏足在这个他们曾誓死守护的城市,继续他们守护生命的诺言。

在武汉的第一天,有一个老太太很不配合治疗,我们将呼吸机面罩给她戴上她就扯下来,戴上又扯下来。老太太病情危重,无论我们怎么解释,她都听不进去,当时我们非常着急,也怒其不争,满病房都是危重病人,我们已经将为数不多的呼吸机给她用了她却不珍惜。跟病人儿子联系以后,对方声泪俱下,我父亲昨天走了,医生,我求求您,让我母亲走得不要太痛苦。爱人的离去已经摧毁了老太太所有的信心,也摧毁了这个家庭的信心。病人和病人家属可以放弃,但面对一条条鲜活的生命,我们医者不会放弃。生命很弱小,但每条生命都值得去守护,值得为之拼搏。

一个黄昏时分,我们医疗队的一名医生陪着一名87岁的重症老病人去做检查,路上他们一起欣赏了落日余晖时光,老先生非常享受这一会的阳光及美好。这张“落日余晖”照片感动万千国人,疫情面前,大家都明白了生命的可贵。我们病房里还有一个老太太,病情渐渐的恢复,但是她天天跟我们哭诉,之前外院的医生告诉她这疾病需要插管是会死的。她说她才70岁,还有很多美好的时光,她还有可爱的孙子,她还要去看看祖国的大好河山。最终她没有气管插管,并且康复出院与她的家人团聚。作为一名医生,我过多的关注于生死,常常以一个一个的故事告诉身边人,人生除了生死,我们平时所有的烦恼和欲望,都轻如鸿毛。生死面前,人间的一切都是美好的,哪怕只是一抹夕阳,亦或是一汪清泉,又或是一片云彩......但其实生命不只有生死,生命的意义在于珍惜每一天的日出和夕阳,在于享受每一秒的自由呼吸。

武汉的故事很多,武汉的人也给我了我很多的感动。离开武汉以后,当地医生告诉我两名挣扎在生死线上的医生易凡和胡卫峰已经慢慢的康复了,他们经历了气管插管、体外膜肺氧合和拔管,最终成功战胜了病魔。诚然,生命是脆弱的,但却又是那么的顽强,在危难时刻生命往往能创造奇迹。我亦兴奋的将这些消息告诉我的同事,同事问我,如果你也会这样,你还会去武汉吗。我珍惜每一个人的生命,我也珍惜我自己的生命,但人生中还有比自己生命更为重要的东西,那是一份使命,一份责任。生命的长河奔流向前,人们记住了悲壮的死亡,也记住了灿烂的生命,更多生命的挣扎与奋斗同样需要被铭记。假如我的生命可以精彩一些,我希望是“俯首甘为孺子牛,我以我血荐轩辕”。

世界读书日,与复旦老师一起阅读生命(上)

理解生命中的智能是人类一直以来的梦想。物理学家薛定谔曾于1944年写过一本《生命是什么》的书,他希望从分子水平来思考生命的现象,并讨论了人类意识与物理世界的关系。自此以后,科学家们便对人工智能开始了长时间、孜孜不倦的研究与探索。

人工智能专家们希望人工智能能战胜人类棋手,于是从1956年开始的第一波人工智能热潮开始,至今耗费了70余年的时间,我们见证了AI逐渐升级换代,依次战胜了跳子棋、国际象棋、围棋的人类顶尖棋手。

专家们也希望人工智能能像人类一样认人和识别各种目标,于是发明了各种各样的人工智能技术,从最早的特征脸,到具有统计学习理论支撑的支持向量机,再到可以整体认人的流形学习和按眼睛眉毛鼻子差异认人的非负矩阵分解,直至现在的能与人的视觉通道神似的深度神经网络。在大数据的推动下,人工智能的预测性能、计算速度都进步显著。人工智能技术的技术已充斥了日常生活的每个毛孔,刷脸智能支付、乘车智能安检,随处可见。在本次新冠疫情期间,我们也能见过疫情数据智能可视化、新冠肺炎CT图像自动诊断等智能技术的应用。

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让一些人乐观地以为,我们也许离完全读懂生命中的智能只有一步之遥。如同其它学科似曾见过的”数学的终结”和19世纪末“物理世界仅存的两朵乌云”一样,只要把细枝末节解决掉,就能进入全新的人工智能时代了。

然而,这一步之遥也许要跨越的是人工智能与真正智能间的鸿沟。

尽管对于生命中的智能,凡属能够量化、能编成程序的,我们都已经尽所能,让其的人工智能拍档在某一性能上接近甚至超越了人类。然而,无法量化、无法用现有书本中的理论程序化的,人类对这些智能的阅读和理解目前还很渺小。哪怕是人类那可以不加思索、快步如飞的走路,我们也还不完全明究理,更不用说情感、共情和其他常识智能了。

我们也需要清醒地认识到,自然界演化出来的智能异常的精妙、复杂。在参悟、模仿智能的同时,也应小心谨慎,学会尊重自然,避免将人工智能的研究引入自毁人类或有悖伦理的失控地步。

最近,在日常工作之余,我也做了个微信视频号“复旦张军平聊人工智能”,尝试通过短视频的方式,介绍一些人工智能及相关领域的历史、科普和前沿进展。希望这种新媒体的阅读,可以帮助更多人更全面地认识人工智能的优势和局限性,以期共同促进人工智能的良序发展。

文字

王放、刘子龙、张军平

制图

汪洋

编辑

卞凯玥

▼更多复旦新闻,敬请留意复旦大学官方网站。

保靖:12个乡镇党委书记“带头”化解信访积案 安仁:“五统一”强化派驻机构一体化管理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