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权威定调:2020年猪肉减产7.5%,未来十年中国主粮供给安全
文|《财经》记者焦建
“中国不会发生粮食危机。”4月20日,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在2020年中国农业展望大会上称。但其也表示:今年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农业也是一次大考和检验。
受近期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导致许多产粮国停止粮食出口,国际潜在的蝗灾威胁同样引人担忧。据联合国国际粮农组织预计:东非蝗虫的疫情将持续三轮,第二轮目前已在非洲现端倪,害虫数量预计为首次的20倍,第三轮的灾害将在6-8月期间爆发。
“当前全球正面临着新冠肺炎巨大的挑战,加强从生产、流通到零售的粮食安全体系建设,对于应对疫病、解决饥饿问题意义重大,国际社会应共同应对疫情,保障全球粮食供应链正常运转。”联合国粮农组织总干事屈冬玉受邀作视频致辞时也称。
据《财经》记者获悉:为加强应对,农业相关人士普遍认同应继续发挥中央和地方储备调节作用,加强市场预期引导,促进市场平稳运行。“特别是在粮食应急保障方面,做到‘四个有’,即保障体系有支撑、市场波动有监测、应对变化有预案、保供稳市有责任。另一方面,坚持适度进口、有进有出,不断提高农业对外开放水平。中国将持续加强国际经贸合作,稳定大豆等重要农产品进口,促进水产品、果菜茶等特色优势农产品出口。当前在全球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关键时期,中国将继续积极参与全球粮食治理,加强市场信息交流共享,维持全球主要粮食供应和价值链正常运转。”农业农村部副部长于康震在参会时指出。
农产品供应形势如何?
中国农业展望大会从2014年起开始连续召开;此前的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中,也明确写入了双方各派代表参加对方主办农业展望大会的内容。在此次大会上发布的《中国农业展望报告(2020-2029)》(下简称“《报告》”),则分别预计了中国今年及未来10年的农业生产情况。
短期来看:预计2020年中国米面油、肉蛋奶、果菜鱼等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能力和供给质量将进一步提升,城乡居民优质化、绿色化、个性化、营养化消费趋势将更加明显。
对于与百姓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猪肉,《报告》预计:受非洲猪瘟和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今年中国猪肉产量将下降,为3934万吨、比上年减少7.5%。猪肉市场将延续供给偏紧态势,生猪价格仍将维持高位运行。报告同时预计,猪肉产能2022年将恢复到2016年至2018年的正常水平,之后呈稳定增长趋势,预计2029年猪肉产量达5972万吨。猪肉消费需求与供给将保持同步波动,预计2029年猪肉人均消费量达到42.3千克。由于国内供给偏紧,展望初期猪肉进口预计创历史新高并保持高位,展望中后期进口将随着产量增长不断回落,预计2029年猪肉进口降到120万吨左右。
“生猪产能年底恢复至基本接近常年水平,禽肉等肉类生产保持增长。生猪产能持续恢复,但由于年初基数低,全年猪肉产量有所下降,禽肉等替代品继续增长,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猪肉产需缺口。”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相关负责人则表示。
从价格角度而言,《报告》预计:农产品价格预计总体趋涨走势,部分品种高位震荡的风险进一步增加。稻米、小麦价格预计小幅波动,存在国际价格传导风险,玉米供需关系偏紧预计价格总体走强,大豆、棉花、食糖、食用植物油等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国际因素预计更加突出;猪肉价格高位趋涨风险加大,并带动畜禽产品价格保持高位运行。蔬菜水果价格预计波动较大,季节性因素和突发性事件影响依然存在,区域性、品种间和品质上的价格差异也将更加明显。
在提及粮食供需情况时,《报告》则指出:中国谷物基本自给和口粮绝对安全的。近年来中国粮食生产保持稳定,粮食连年丰收。粮食产量连续5年在6.5亿吨以上,2019年达6.6亿吨,创历史最高水平,实现创纪录的“十六连丰”,粮食生产持续向好向优;从国际贸易看,粮食进口量占国内市场比重是很小的,中国主粮保持绝对自给。2019年中国三大粮食进口总量为1065万吨,占国内消费总量比例为1.9%,主粮自给率达98%,中国完全有能力应对国际市场波动;从粮食库存看,中国已建立了完整的粮食储备系统,粮仓是充足的。稻谷和小麦库存均能满足1年以上的消费需求,库存总量居历史高位。
《报告》分析:未来10年稻谷产量稳定在2亿吨以上,年均增长0.6%,小麦产量年均增长0.13%,玉米产量年均增长2.7%,生态、优质的生产和供给将明显增加;未来10年中国粮食等主要农产品增产保供能力大幅提升,口粮品种结构持续优化,面积稳中有降,单产增长推动稻米、小麦产量稳步增长,年均增速小于1.0%;中国与美国、巴西、东盟、欧盟和澳大利亚以及“一带一路”国家的贸易伙伴关系将进一步加强,小麦和玉米进口量分别预计增长67.1%、74.6%,但仍保持在进口配额范围内,大豆进口量预计达到9952万吨,增长7.5%。
简言之:未来十年,中国主粮供给是安全的,粮食部分进口主要是调剂市场的品种需求。
如何保证生产?
在谈及今年中国的农业生产形势时,韩长赋表示:目前农业企业复工复产有序,春季农业生产加快恢复,2020年粮食和农业有望继续丰收,中国有信心、有能力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
具体而言:2020年水稻、小麦、玉米产能将得到巩固提升,三种粮食(水稻、小麦、玉米)的播种面积近14.2亿亩(9467万公顷)、口粮播种面积8亿亩(5333万公顷)左右,大豆面积有望再增加200万亩(13.3万公顷)以上。
4月19日时,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上也介绍了如何抓好春季农业生产和农产品保供工作情况。有关负责人介绍称:近期随着疫情防控形势好转,农产品流通基本恢复正常,价格以稳中有跌为主。分品种看,猪肉价格持续小幅下跌。从后期走势看,粮食库存充足,生猪产能持续恢复,家禽生产形势好转,应急蔬菜上市量增加,农产品市场有望继续保持总体稳定。
北方某农业大省的一位农业人士近日也对《财经》记者表示:疫情对农业生产影响相对不那么直接,因农业生产在田间分散作业,复工问题和人员聚集问题相对不明显。尽管前期曾出现农资运输困难现象,但各地及时出台相关措施,也相对降低了不利影响。
其也指出:虽今年非洲猪瘟疫情发生强度有了下降。但因已形成了一定的污染面。随着生猪生产加快恢复,越来越多的中小养殖户增养补栏,防控不能掉以轻心。
在未来10年当中,《报告》则指出:中国的农业转型升级将明显加快,农业高质量发展将取得显著成效,农业现代化水平稳步提升。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绿色、生态、优质、安全的农产品生产和供给明显增加,粮食等主要农产品增产保供能力大幅提升。粮食等主要农产品消费总量将继续增长,食物消费结构不断升级,饲料粮消费和工业消费持续增加;农业对外开放的质量和水平进一步提升,农产品国际贸易日益活跃,继续保持世界第一大农产品进口国地位;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不断完善,农产品名义价格和实际价格均呈上涨趋势。
具体而言,“稻谷产量保持稳定,受益于单产持续提升,未来十年稻谷产量稳定在2亿吨以上,年均增长0.6%。小麦产量小幅增长,(播种)面积稳中略降,由于单产水平提升,(预计到2029年)总产量年均增长0.1%。小麦消费持续增长,专用小麦存在产需缺口。”农业农村部市场预警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司长唐珂介绍称,“大豆消费继续稳定增长,进口为主格局不变。在大豆振兴计划推动和市场需求拉动下,大豆播种面积有望继续扩大,预计2029年产量将达到2220万吨。大豆总消费量年均增长1.4%。展望期间,大豆进口量仍将维持高位,且进口来源呈多元化趋势。”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对各国粮食安全形成冲击,中国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掌握了粮食安全主动权,也为打好抗疫持久战争取了主动权。我们一定能有效应对包括疫情在内的各种突发事件考验,也一定能满足人民群众日常消费需求,确保十几亿人吃得饱、吃得好。”新华网近期所转发的一则相关评论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