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10年后,东莞常住人口将超千万
4月20日,东莞市发改局正式印发实施《东莞市人口发展规划(2020-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今后15年,全市将通过实施积极的人口调控政策,跻身常住人口超千万的“超大城市”。根据规划,东莞市常住人口将在2025年达到960万人,在2030年达到1020万人,在2035年达到1080万人。
对于人才扩容路径,东莞提出将全力建设“技能人才之都”,将会保持制造业从业人员的主体地位——制造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例不低于40%。
问题现状:人口素质人才规模待提升
《规划》指出,近年来,东莞市常住人口占珠三角九市常住总人口的比重呈下降状态,人口流入趋势有所减弱。相比国内其他城市,东莞市中心城区常住人口密度尚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据《规划》介绍,在珠三角九市中,东莞市6岁及以上常住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位列第四,低于广州、深圳、珠海;每10万人具有大学教育程度的人数位列第六。而在人口受教育结构方面,东莞市初中学历人口占比最高,超过四成。
此外,近两年来快速增长的入户人口有效提升了户籍人口的占比,同时也对公共服务资源产生了巨大的需求,尤其是随迁入户子女数量的大幅上升致使东莞公办学位紧缺。《规划》指出,当前全市处于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攻坚期,人口发展也进入关键转折期,《规划》将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宏观决策提供支撑。
规划目标:10年后常住人口将超千万人
对于东莞的人口规模发展目标,《规划》给出了明确的时间表——2025年,常住人口达到960万人;2030年,常住人口达到1020万人;2035年,常住人口达到1080万人。
对于人口规模发展规划的方向,《规划》指出,将“总量调控,优化结构”——继续吸引外源性劳动年龄人口,稳定常住青壮年劳动力队伍,保持人口发展活力。在确保城市人才集聚不受影响的同时,扎实推动人口总量调控。继续稳步扩大户籍人口规模,逐步扭转户籍与非户籍人口比例严重倒挂局面。进一步优化引才、聚才、留才环境,加快形成人才竞争比较优势,建设区域人才高地。
扩容路径:全力建设“技能人才之都”
在具体的扩容路径上,《规划》突出了“东莞特色”。
作为全球制造业名城,《规划》明确提出,要保持制造业从业人员的主体地位,保持制造业整体从业人员规模在适度合理水平,制造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例不低于40%。同时加大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紧缺产业的青年人才和技能型人才引进力度。
与此同时,东莞还将全力建设“技能人才之都”,实施百万劳动力素质提升工程,将东莞建设成技能人才的集聚中心、培养中心和辐射中心。
在扩大户籍人口规模过程中,东莞会持续优化劳动年龄人口结构。《规划》中称,将优化适龄劳动年龄人口优先迁移机制,有效稳定常住青壮年就业人口,延缓人口老龄化进程。至2025年,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占常住人口比重保持84%以上,2030年和2035年分别保持在82%和80%以上。
“引”才高招:将争创人才红利新优势
《规划》指出,为吸引人才的流入,东莞将加大公办学校改扩建、新建力度,加快推进学校建设,增加公办学位供给。同时鼓励和扶持举办学前教育机构,扩充学前教育学位资源。公办民办并举,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提升普惠性民办园品质,完善以普惠性幼儿园(含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园)为主体,广覆盖、保基本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
同时,《规划》还提出将加强中心城区、松山湖、滨海湾新区“三心”之间的交通、市政等基础设施网络联系,发挥其对全市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提高其常住人口密度。至2035年,“三心”常住人口占全市比例要达20%以上。
此外,东莞还将不断完善户籍准入政策,逐步提升户籍人口占比,2025年户籍人口要达到360万人,占常住人口比例提升至37.5%;2030年户籍人口要达到430万人,占常住人口比例提升至42.2%。
记者曹丽娟向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