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肠癌早期无痛感大便出现这些异常需警惕
说起便血,你会想到什么?痔疮?这的确是痔疮的典型症状,“十人九痔”,痔疮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见,得病过程虽然痛苦,但及时治疗也能痊愈。但很多人不知道,出现便血,还可能是一种更危险、更可怕的疾病——肠癌。
宣武医院普外科主任医师孔令玲介绍,痔疮和肠癌都会引起便血,而将二者混淆的人并不少,我国是肠癌大国,每年都有将近20万人因肠癌去世。据统计,临床上有80%以上的肠癌在早期被误当为痔疮,因此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肠癌为何难以发现?
“一般认为,高动物蛋白、高脂肪和低纤维饮食是肠癌的高发因素。”孔令玲指出,随着现代生活节奏加快,很多人不注意自己的饮食习惯,常常摄入一些高脂肪和高热量的食物,平时又很少吃蔬菜和水果,就容易患上这种“富贵病”。
肠癌的主要症状有便血、腹泻、腹痛等,但在孔令玲看来,这些症状很容易和痔疮、痢疾相混淆,且结肠几乎没有痛感神经,导致近80%的患者发现时已是晚期,5年生存率仅有5%至40%。“这和早期肠癌95%的生存率比起来真是天差地别,因此,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极其重要。”
发现这些情况要及时就医
孔令玲指出,一旦发现黑便、大便暗红、大便鲜红、排便异常等情况,应及时就医。
“如果发现大便发黑,首先要明确是否有出血,可先做一个检查,比如粪便化验和ob试验,如果里面确实有很多红细胞加号,就可以判定粪便有出血情况。”孔令玲称,一般黑便出血来源于上消化道,因为经过一整个消化道到肛门排出时,有些物质被吸收或因血液中铁离子被氧化,大便就会呈现出黑色。
大便暗红,出血情况主要来自大肠;大便鲜红,出血部位则更往下,如肛门周围或者直肠下段,痔疮、肛裂或直肠下端存在肿块等,都可能导致这样的情况发生。
“此外,一旦排便变得越来越不规律,经常便秘、排便次数增多、排便不尽,或放屁次数突然增多,屁臭,出现阵发性腹痛或腹部摸到包块,可见肠形等,这些都有可能是肠癌的信号,应及时前往医院就医。”孔令玲说。
养成好习惯降低肠癌风险
日常生活中,我们该如何降低肠癌风险?孔令玲介绍,常吃膳食纤维、拒绝久坐以及进行早期筛查,皆可降低肠癌风险。
“膳食纤维具有吸附作用,能够裹带着肠道中的有毒物质排出体外,辅助预防肠癌。人坐着的时候,直肠有一个弯折的角度,容易影响直肠或盆腔附近的血液循环,所以久坐就会影响内脏供血,并直接影响肠道的蠕动速度,减慢肠道内有毒物质的排出。”孔令玲建议,日常饮食中,要有意识地多吃蔬菜、水果、粗粮,保证每天25g-35g不可溶性膳食纤维的摄入,有利于辅助预防肠癌。每次静坐时间不超过90分钟,以免增加肠癌风险。
此外,孔令玲建议40岁以上人群应每年进行一次结肠镜筛查,40岁以下人群每3年—5年筛查一次。早期筛查可有效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切勿抱有侥幸心理,讳疾忌医是极不可取的行为。
新京报记者张兆慧
编辑王鹿校对危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