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经济数据出炉 十问看疫情下的中国经济走势

日期:04-17
疫情中国经济新冠肺炎

原标题:一季度经济数据出炉,十问看疫情下的中国经济走势

新京报讯(记者姜慧梓)4月17日,备受关注的今年一季度经济数据出炉。受疫情影响,一季度GDP同比下降6.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19%,进出口贸易总额同比下降6.4%。民生方面,就业和物价总体平稳,没有出现大规模裁员情况,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下降3.9%。

一季度数据基本符合此前市场预期。现阶段,除个别省份外,本土疫情基本得到控制,舆论认为,当前主要任务已从防控疫情过渡到防控疫情与经济社会发展统筹推进阶段。

随着一季度经济数据出炉,疫情对经济的影响再次引起关注。“报复性消费”何时到来?老百姓的钱袋子何时鼓起来?中小企业困境何时纾解?就业如何“稳得住”?物价还会再涨吗?新基建能否支撑中国经济恢复发展?新业态、新经济在疫情后如何发展?

Q1、如何看待一季度GDP同比下降6.8%?

初步核算,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20650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下降6.8%。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0186亿元,下降3.2%;第二产业增加值73638亿元,下降9.6%;第三产业增加值122680亿元,下降5.2%。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毛盛勇表示,3月份主要经济指标降幅明显收窄。随着疫情防控成效显现,复工复产加快推进,工业、服务业、投资、进出口等降幅大幅收窄,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行业和重要产品稳定增长,基本民生得到较好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稳定。

“对于一季度GDP同比下降6.8%,要平常心看待。”毛盛勇介绍,尽管GDP下降,但产业体系没有受到冲击,反而在疫情中得到了巩固和提升。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条件和基本因素没有变化,能够有效支撑经济中长期增长。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刘元春认为,这一数据基本符合此前市场普遍预测。整体来看,疫情防控的效果超出预期,此前舆论普遍认为国内疫情高峰出现在2月份,4月底实现零增长,实际上3月底已基本实现这一目标。

受疫情防控得力影响,复工复产情况也较好同时,国家出台的应对经济下滑的对冲政策到位。

关于此前市场一些过于悲观的预测,刘元春表示,市场人士往往通过需求侧和供给侧的一些高频数据进行推算,可能出现偏差。对疫情中线上经济活动,以及为防控疫情加班加点等统计不足,导致市场预测偏低。

Q2、二季度乃至全年经济将呈现何种走势?

关于二季度的经济表现,国家统计局表示,下阶段经济会延续3月份回升、改善甚至向好的势头。随着复工复产加快推进,更大力度政策出台,二季度的经济运行会明显好于一季度。如果全球疫情控制较好,下半年经济运行会比上半年明显更好。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税务学会副会长张连起认为,3月份数据向好,由于部分订单有滞后性,供给在增强,内需持续推动,基建投资方面,增发的专项债还需要一点流程上的时间,但总体上我国的经济形势已经越来越好了,3月27日中央政治局会议确定的抓紧研究提出积极应对的一揽子宏观政策措施也释放出了积极信号。

刘元春认为,受到全球疫情影响,中国经济在二季度将面临严峻的外部环境冲击,仍存在很多不确定性。比如,海外疫情的发展态势、世界各国的防控政策、世界经济的衰退,以及逆全球化背景下,保护主义和民粹主义是否带来叠加效应,同时国内复工复产和经济循环常态化也有很大压力。

植信投资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院院长连平也持上述观点,他同时强调,中国经济仍以内需为主,消费对GDP的贡献达到60%,加上投资,整体对GDP的贡献超过三分之二。因此,尽管外部承压,但二季度经济明显回升,出现正增长,整体呈“V”字反弹是可以肯定的,不过反弹程度或不及预期。

刘元春也认为,至今年5-6月份,经济社会的常态化运行是可以预期的。

Q3、CPI涨4,9%,二季度物价还会上涨吗?

一季度,CPI同比上涨4.9%。其中,3月CPI同比上涨4.3%,涨幅较2月回落0.9个百分点,重新回到“4区间”,环比下降1.2%。分项来看,食品和非食品价格均呈现同比涨幅回落,环比下降趋势。猪肉、蔬菜、水果等价格均回落;受国际油价影响,汽柴油价格下跌,服务价格回升仍然缓慢。

二季度物价会涨吗?中央财经大学中国公共财政与政策研究院院长乔宝云认为,从3月情况来看,虽然食品价格整体走弱,但目前尚不能判断疫情对食品价格的影响已经减小。同时,随着消费需求释放,服务成本提高,导致二季度服务价格上涨。乔宝云预测,二季度CPI上升的概率比较大。

连平则认为,二季度CPI不会明显上升,而是在平稳中小幅回落,下半年回落会比较明显。老百姓对物价上涨的感受不会特别明显。

连平认为,疫情冲击在前一段时间对价格产生了一定推动,但随着国内疫情缓解,相关政策出现松动,特别是原本对价格有一定影响的运输逐步缓解,加之天气转暖,蔬菜供应量逐渐提高,猪肉的存栏数也开始上升,这些因素导致二季度物价不会明显上涨。

他同时表示,服务价格在二季度会面对一些压力,特别是复工复产过程中劳动力供给仍然面临短期紧张,导致服务成本提高,但从核心CPI看,近两个月逐步走低,其中有服务价格影响因素,因此他判断,服务价格很难出现短期内大幅度提升。同时,由于服务价格占CPI比重不高,因此,服务价格不会对CPI产生明显影响。

Q4、餐饮业受疫情影响严重,如何提振消费?

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8580亿元,同比名义下降19%。其中,3月份同比下降15.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下降18.1%,降幅较1-2月收窄4.7个百分点。疫情中,餐饮行业受冲击明显,一季度,餐饮收入6026亿元,下降44.3%。

虽然部分消费被按下“暂停键”,但一些新型消费、线上消费、升级消费等在疫情期间被催生。一季度,全国网上零售额22169亿元,同比下降0.8%,降幅比1—2月份收窄2.2个百分点。

疫情态势趋缓后,扩大内需促消费被频繁提及。3月4日,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强调,把被抑制、被冻结的消费释放出来,把在疫情防控中催生的新型消费、升级消费培育壮大起来。

随后,国家发改委等23部门出台一揽子措施,确定十九大项内容提振消费;江西、浙江、河北、江苏南京、甘肃陇南等地发文鼓励2.5天休假,10余城市发放消费券。毛盛勇表示,消费券对扩大当地的居民消费、扩张市场起到了比较好的作用。

不过,人们期待的“报复性消费”尚未到来,居民活动一定程度上依然受限,消费市场恢复仍有掣肘。连平认为,2.5天假期恐怕效果有限,促消费关键在提升居民消费能力,即居民收入,而非消费时长。作为落实2.5天带薪休假的主体之一,中小企业主的积极性也并不高。

对于发放消费券这种直接刺激手段,刘元春表示支持,发放消费券容易增强老百姓获得感,对于稳定社会、促进经济循环有积极作用。同时,相比通过工程项目提振经济,消费券的投入更小,后遗症更少。但问题在于,目前消费券的量还是太小,“目前只有10余个城市发放消费券,所涉及的金额约在几十个亿,这个投入还是太小。”

据他测算,如果对低收入人群发放1万亿元规模的现金或消费券补贴,其中70%-80%可实际转化为支出,可在短期内转化成有效需求,拉动中国经济增长0.7-0.8个百分点。

刘元春认为,国家发改委等23部门出台的一揽子促消费措施是非常重要的,但大部分着眼于短期的传统消费启动,很多内容没有触及到中国消费水平过低这样的基础性问题,中国扩大消费需要新思路。长远来看,可调整收入分配,提高私人消费占比、降低政府性消费比例,提高新型消费和中高端消费供给等。

Q5、人均可支配收入下降,哪些人群受影响大?

消费问题直接引发人们对于居民消费能力的讨论。刘元春表示,消费面临的一个问题正是人们对未来收入的预期有悲观情绪。

一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561元,同比名义增长0.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下降3.9%。收入下滑的同时,消费支出也在下降。一季度,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5082元,比上年同期名义下降8.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下降12.5%。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常被拿来与GDP作比较,增速“跑赢”GDP成为衡量收入分配和消费水平的一项重要标志。

刘元春分析,一季度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降幅小于GDP,说明疫情下生产停滞了,但是分配并没有停止。大量国企和政府部门人员虽然活动停止,但工资正常发放;很多企业也在按照政府方案保工保产,不解聘员工从而获得补贴;此外,很多餐饮服务虽然停止,但房屋租金、贷款等还在继续,金融活动仍在开展。

具体到受影响的人群,刘元春表示,低收入群体受冲击比较大。他建议,政府可通过普惠性补贴形式对这部分人群提供救助。

在救助范围的确定上,他建议,可结合我国已认定的贫困人口,受疫情冲击较大的农民工等弹性就业人群,以及小业主、个体工商户等。“我们曾经建议国家出台方案,通过发行特别国债建立中小企业的输送基金和低收入阶层的补贴基金,补贴金额建议可以达到1万亿元规模。”

据他测算,对低收入人群一次性发放1万亿元规模补贴,平均每人将得到超过1000元的实际救助。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刘世锦认为,补贴不能下毛毛雨,要有适当大的量,比如达到低收入人群一个月的收入或消费水平。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主任甘犁则建议,补贴标准可参照个税专项附加扣除,将申报补贴的个人收入标准设定为6万元,对老人和儿童给予1200元一次性补贴,对有首套房房贷和工作城市无自有住房的租房家庭发放一次性补贴。

在补贴形式上,刘元春认为可以是现金形式,也可以是消费券形式;刘世锦也表示,现金还是消费券可以讨论。甘犁则认为,消费券应对总需求冲击杯水车薪,现金补贴才可将疫情救助与刺激消费统一,解燃眉之急。

Q6、就业形势何时好转?如何缓解就业压力?

一季度,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有所下降,就业形势总体稳定。一季度,全国城镇新增就业229万人。其中,3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9%,比2月份下降0.3个百分点。毛盛勇表示,尽管疫情冲击严重,但全国没有发生大规模裁员的情况,就业形势总体平稳。3月份就业形势明显回升改善,4月份应该会延续这种走势。

毛盛勇坦言,就业压力仍然比较大,下阶段随着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企业订单有所减少,需求还不是太强劲。重点群体包括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大学生就业压力会比较大。针对这种情况,国家一直在推出就业优先的政策,并不断加大落实力度。总的来看,还要用更大力度推动就业总体平稳。

就业作为最大的民生,关系多方面。预测后势,连平认为,二季度就业形势肯定会改善,和经济增长基本方向一致。随着经济反弹,特别是二季度到三季度可能是整个微型反弹中间的主要阶段,整个状况是向好、平稳的,这种情况下就业状况会得到改善。

但由全球疫情暴发带来的一个新问题需要关注,我国仍有相当多的就业还在出口的产业部门里,如果出口情况不好,这些部门会相应受到影响。从现在的数据来看,大概1.5亿人直接或间接与出口产业有关,特别是其中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可能压力比较大。

Q7、新基建能否支撑中国经济从疫情中恢复?

一季度,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84145亿元,同比下降16.1%,降幅比1-2月份收窄8.4个百分点。分领域看,基础设施投资下降19.7%,制造业投资下降25.2%,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7.7%。民间投资47804亿元,下降18.8%。

近几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放缓,其中,占固定资产投资约24%份额的基础设施增速放缓较快,“新基建”占比更低。3月4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强调,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基建”随之引起热议,舆论认为是中国在疫情下提振经济的关键手段。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税务学会副会长张连起认为,这一时期着重提出新基建具有时代特征,核心在于支持数字经济发展,补短板的同时,为中国经济提供新动能。“如果说过去20年中国经济重在“铁公基”(铁路、公路、机场、水利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那么未来20年,支撑中国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可能是新基建。”

刘元春认为,为应对疫情影响,中国拿出了一揽子宏观调控政策,新基建是其中一个重要部分。事实上,早在“十三五”规划、“2025中国制造”等战略中就已经对新基建进行了布局。在疫情严峻形势下再提新基建,是兼顾经济短期刺激和中期发展的一个很好的选择。

“但是,我们必须看到,新基建存在一些短板,不宜过度夸大它的作用。”刘元春表示,新基建的规模仍然太小,不足以完全应对疫情对经济带来的下行压力,存在小马难拉大车的问题;其次,新基建项目多是资本密集型而非劳动密集型,并且往往从大企业大项目开始,然后到中小企业,再到农民工,存在一定时滞,对疫情下急需救助的弱势群体和中小企业难以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另一方面,全球疫情带来的冲击主要在供给端,从需求端发力的新基建的对冲很难解决供给端的损失;此外,还需要注意发展规律,新基建必须符合新产业发展规律,不能为救经济而违背规律,大幅度地开启一些基础设施建设,得不偿失。

Q8、全球疫情严峻,中国外贸如何撑过二季度?

一季度,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6.57万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下降6.4%,但降幅较前2个月明显收窄3.1个百分点,3月当月出现回升。

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统计分析司司长李魁文解释,前期因延期复工积压的出口订单陆续交付;同时,随着复工复产,国内市场潜力逐步释放,内需推动进口表现较好。因此,3月当月我国进出口有所好转,贸易平衡由前2个月的逆差转为顺差。

对于一季度外贸6.4%的负增长,刘元春认为好于此前市场预期,但受到全球疫情发展态势影响,今年二、三季度,外需和供应链受到的影响将前所未有。连平也认为,二季度出口将承受较大压力。

连平认为,二季度,疫情在世界一些地区和国家出现缓解,比如欧盟,疫情整体走向平缓可以预期,但美国由于医疗体系面临巨大压力,联邦政府与各个州之间的政策有矛盾和冲突,因此情况会比较复杂。整体来看,世界经济在二季度衰退明显,中国出口将受到影响。

中国开放型经济如何应对全球疫情考验?连平认为,关键在于把握好出口的重点方向。比如东盟,一季度已经超越欧盟成为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也保持增长,这些国家和地区疫情态势稍好,二季度对它们的进出口需要继续巩固。

同时,抓住欧盟一些国家疫情好转的时机,拓展对欧盟国家的出口业务。此外,还需要把握好重点行业,很多国家目前对医疗物资的需求很大,数字经济也可能像我国一样出现机会。

Q9、疫情过后,新经济、新业态如何持续发展?

连平认为,疫情后,中国经济整体运行回到既有的趋势性轨道没有问题,疫情冲击带来的是一个快速波动,“掉下去然后又被拉上来,拉上来以后在一个趋势性的轨道中间继续运行。”

但过程中可能出现一些结构性变化,比如疫情催生了一部分新兴经济活动,线上经济和数字经济将有较为明显的增长,对中国经济未来的结构改善、效率提升以及更好的配置资源都是有好处的。

疫情过后,新经济、新业态如何持续发展?连平认为,未来应从管理角度入手,合理的继续存在,并进一步发展;疫情期间不得已而用之的恐怕未必合理,也就不必继续鼓励。

同时,应该加快对新兴各类活动的规范,通过规范性的制度约束,避免快速膨胀的新兴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出现一些不合理的、或是对经济运行有害的因素。

北京财贸职业学院教授赖阳也认为,新兴业态需要制度保障,比如,用工制度边界更加灵活,餐饮企业无人消费导致员工过剩,社区的菜场和便利店却需要大量人力,二者可以自行对接,实现用工流动和企业间人员共享。人员共享后,谁来为员工缴纳五险一金,企业对员工的责任如何履行?需要在未来提供相应的制度保障。

刘元春指出,相比2008年,我国经济对全球的依赖已经明显回缩,回调达到10多个百分点。同时,贸易格局、投资格局更加多元,不再局限于欧美发达国家,我国开辟的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很成功。此外,我们庞大的国内市场也已经成长起来,具备了很好的自我循环和内生增长能力。

Q10、IMF预测世界经济回缩3%,中国会受多大影响?

对于未来中国经济的预期,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毛盛勇认为,未来两年中国经济平均增速应在5%以上。

IMF近期作出预测,世界经济将出现3%的回缩,是大萧条以来最糟糕情况。中国是增长1.2%,是全球主要经济体里少数的预计为正增长。同时,IMF还预计2021年中国的增长速度是9.2%。

“我的理解是,今年和明年平均起来我们的增长应该在5%以上。或者可以理解为,假如明年世界经济增长恢复到常态,中国经济因为疫情影响带来的一些损失,或者一些经济活动被压抑的情况,会在明年更好地释放出来。”毛盛勇说。

与2008年金融危机时中国经济受到较小冲击相比,此次疫情将对中国经济带来多大影响?

刘元春指出,中国经济高度融入全球化,虽然相比2008年,我国贸易依存度已经从原来的超过43%下降到现在的31%左右,回调10多个百分点。但中国依然是高度开放、高度外向型的一个国家,因此全球经济的震荡一定会对中国带来冲击。

按照IMF预测世界经济回缩3%,贸易下滑11%,那么中国的出口可能也面临两位数的回落。因为我国制成品出口占全世界比重很高,达到16%-17%。规模大,因此受到的冲击会比一般国家大。“目前看,这轮冲击很难超过一年,必须拿出很好的预案应对。”刘元春表示。

植信投资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院院长连平认为,当下很多关于具体数字的预测都不太准确,经过疫情冲击,原来很多数字间的逻辑结构被打乱,无法根据原来数字间的供给结构和逻辑关系推算接下来的情况。

“可以肯定的是,2020年的世界经济衰退肯定比2008年更深,2020年中国经济的困难程度会比2008年金融危机时更大。”连平说。

新京报记者姜慧梓

武汉向全体人员发放5亿元消费券 消费满3倍可使用 黑龙江省初中毕业年级“五一”前不考虑开学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