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绥芬河方舱已经准备好了:一周内,办公楼如何变医院?
在绝大多数建筑中,消防通道必须畅通;但在传染病医学建筑中,为防止清洁区与污染区交叉,二者间要有必要的封堵。“这两者其实是有矛盾的,我们只能想办法把矛盾程度尽量降低。”
4月10日傍晚,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下辖的绥芬河市主城区清冷安静,行走一公里都见不到人影。
市区外12公里的边境经济合作区内,一座大楼里人来人往,施工人员安装隔板、增加门禁,在走廊上安装着摄像头;穿着红马甲的志愿者四五人一组,向建筑内搬抬着医疗用床。这里正在改造为一家收治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的方舱医院。
绥芬河是一座约有7万人口的中俄边境小城,距俄罗斯远东最大港口城市符拉迪沃斯托克仅210公里。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发展,越来越多的华商取道远东,经符拉迪沃斯托克转汽车至绥芬河口岸入关。
黑龙江省卫健委副主任葛洪曾公开表示,3月21日至4月9日,经绥芬河入境2497人。而黑龙江省卫健委通报显示,截至4月9日24时,绥芬河报告由俄罗斯入境的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累计151例、无症状感染者累计148例,均占全省的97%。
绥芬河市方舱医院大楼。
为了有备无患,4月6日,绥芬河开始将边境经济合作区内的一座办公楼改造为方舱医院。在方舱医院建设总指挥、牡丹江市第二人民医院副院长孙礼看来,改造中的难点是要保障楼内医护人员不受感染,同时又不能让医疗垃圾或排放污水影响市民健康。“时间紧张,最多时我们一天派出了150人平行施工,早上5点开工,有时凌晨三点多才结束。”负责改造工作的绥芬河海融城市发展投资有限公司(下称“城投公司”)工程部部长王家宽说,除了公司员工,参与改造的还有约200名志愿者。
4月11日,葛洪称方舱医院施工改造已经完成,随时可以启动。4月12日,方舱医院已向前来支援的医护人员完成交接。
远离主城区的方舱医院
从主城区通往边境经济合作区的路上,绥芬河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队二中队大楼旁驻守着警察,只有持有有效证件的人员车辆才能通行。车子再开10分钟左右,拐进岔路就能看到连绵的山、稀稀拉拉的低矮厂房,中间的一栋13层白色建筑十分显眼。
这栋大楼原是边境经济合作区的综合办公楼,一些木业、电商、食品公司在此办公。由于从绥芬河口岸入境的无症状感染者日益增多,4月初这里被选做方舱医院,原有的办公单位撤离。
与武汉利用体育馆、展览馆改造或在平地兴建不同,绥芬河的方舱医院选了一栋高层建筑。在王家宽看来,这是因为市内仅有的一家大型体育馆座椅众多,可用空间不大,不适于改造。孙礼认为,4月的绥芬河气温仍在冰点以下,不久前还下过雪,如果临时在平地建房,不具备必要的温度条件。
方舱医院病房内部。
这栋办公楼的位置也很适合做方舱医院。它距离主城区约30分钟车程,远离居民区,不会导致周围居民感染。而且办公楼靠近通向牡丹江市的G10高速公路入口,“住在里面的患者病情一旦发生变化,转运起来比较方便。”王家宽说。
与汇聚了数十家三甲医院的武汉不同,绥芬河只有一家大型医院——绥芬河市人民医院,为二级甲等,全市医疗救治能力相对较弱。为此,葛洪表示会对绥芬河的输入型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分层分级救治:重症患者转移到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普通患者由牡丹江康安医院收治,绥芬河市人民医院基本收治无症状感染者。“如果病例继续增加,一些确诊的轻症病例在绥芬河人民医院治疗,无症状感染者在方舱医院治疗。”葛洪说。
据孙礼介绍,绥芬河方舱医院的设计床位约为600张,目前未有患者入住。“现在的无症状感染者都还在人民医院,人民医院还没住满。”孙礼说,方舱医院只是备用状态,为重新开放口岸后无症状感染者增加做好准备。
而方舱医院外的简介显示,病区一旦投入使用,将为患者及医护人员提供无线免费WIFI、24小时热水,还有专职人员为患者提供物资配送。
办公楼里的“三区两通道”
王家宽是4月5日接到改造方舱医院通知的。他所在的城投公司,主要负责为大楼安装缓冲区隔断、改造上下水系统、安装紫外线消毒灯,此外还要进行弱电、监控安装,并检修排查改造整栋楼的消防系统。
在孙礼看来,方舱医院最重要的是保障医护人员、患者不会发生院内感染。要想把一座办公楼改造成符合传染病医院建筑设计规范的建筑物,难度很大。
依据住建部2014年发布的《传染病医院建筑设计规范》,传染病医院住院部需划分为污染区、缓冲区、清洁区,并划出相应的洁污人员通道,也就是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中广为人知的“三区两通道”。
4月10日傍晚,穿着红马甲的志愿者,正在向建筑内搬抬医疗用床。
新京报记者在绥芬河方舱医院现场看到,医院目前只启动了大楼的一层至十一层,总建筑面积13800平方米。其中一层、二层为清洁区,医务人员可以处理日常工作、写病志;三层以上为无症状感染者入住的治疗区,其中三层至五层的治疗区内又分为缓冲区和污染区,五层至十一层均为污染区。
大楼一层的两部电梯被施工方用隔板分开,与不同的大楼入口相连。一部电梯由患者使用,直达污染区;一部电梯专供医护人员使用。
为符合传染病病房防控规范,一些可能连通污染区与清洁区的房门、排风口、空调口都要用塑料布和胶带封堵严实,不能留下一点缝隙,缓冲区与污染区的PVC隔板也不例外。“这是省卫健委专家提出的意见,为了预防污染区和清洁区空气流通,造成交叉感染。”王家宽说。
4月11日,施工人员正在用塑料布和胶带封门。据此前同样从事封门工作的王梅(化名)说,门的所有边角都要用胶布贴好,一扇门要用四五卷胶带,两名工人配合大约需要半小时。“光是粘贴胶布,我们就贴了两宿。”
施工人员已用塑料布和胶带封住了空调口。
除了防止院感,绥芬河方舱医院还要保证院外不受污染。这涉及医疗垃圾与污水的处理。
据王家宽介绍,方舱医院的医疗垃圾会通过办公楼西翼的专属电梯运送下楼,放在大楼西侧的5个医疗垃圾临时停放移动房内。但医疗垃圾需由具备资质的专业公司集中处理,绥芬河又没有这样的专业公司,“所以绥芬河市政府和牡丹江市政通过协商选择了具备资质的公司,及时地通过专业的车辆到现场收集,然后进行无害化处理,达到环境生物学的要求。”葛洪说。
此外,依据《传染病医院建筑设计规范》,传染病医院的污水宜单独收集,应先排入化粪池灭活消毒后再进入医院污水处理站,进行二级生化处理后再排入城市污水管道。
“因为这里居住的是无症状感染者,我们要防止尿液中出现病毒、造成污染,要保证市区人民的健康安全,确保污水没有病毒才排入市政管道。”孙礼说。
但按照大楼原本的设计,楼内污水直接排入城市污水管道。所以改造时,施工人员在大楼东侧搭建了一个蓝白色的房间,配备了专业污水处理消杀设备。那是一个约10米长、5米宽、2米高的巨型罐子,污水会从化粪池流入罐子里消毒杀菌,达到排放标准后再排入城市污水管道。
既要彻底隔离,又要消防通道畅通
作为绥芬河本地企业,此次工程是城投公司首次参与方舱医院改造。王家宽说,许多传统建筑的要求并不适用于方舱医院,所以制定改造方案时团队是摸着石头过河,不断优化、不断调整。
比如在绝大多数建筑中,消防通道必须畅通;但在传染病医学建筑中,为防止清洁区与污染区交叉,二者间要有必要的封堵。具体到这座办公楼,三层至五层的楼梯为清洁区,五层以上的楼梯为污染区。这意味着楼梯五层半的位置要彻底封闭隔离,同时又不能阻碍消防逃生通道。
“这两者其实是有矛盾的,我们只能想办法把矛盾程度尽量降低。”王家宽说。
第一次在五层半隔离封堵时,施工人员按传统方式用PVC板把它封死了。但PVC板非常坚固,一旦发生火灾,破除起来比较困难。
第二次封堵方案采用的是软质性材料,与PVC板相比更容易打破。但施工方认为,破除封堵时依然不够便利,“如果是一些女士或者老年人想要打破它,还是挺难的。”王家宽说。
在没有标准建筑规范的情况下,施工人员只能建好、实验、推翻、不断改进。在最终的第五版方案中,五层半的位置被PVC板封堵了一部分,又在板材中留了一个紧急疏散通道口,并用塑料布、胶带密封起来。通道口旁边还贴上了警示标语:此处为临时封堵,如遇紧急情况,请破除后逃生。
王家宽解释,用这种方法可以阻断空气,“如果真遇到紧急情况,人员跑到那里,只要破除一层塑料布很容易逃生了。”
绥芬河方舱医院楼梯通道五层半,施工方用PVC板和塑料布进行封堵,防止气体流通。
除了消防通道的优化,缓冲区的灯光设置也做了调整。
据王家宽介绍,传统建筑中,十几平米的空间装一个灯就够了。但在方舱医院,电灯如果损坏,修理、重装非常麻烦。“毕竟收治的是新冠肺炎病人,找电工来的话,心里可能有些抵触。而且重新安装的话,也会影响医护人员的工作。”
考虑到这一点,施工方在每处缓冲区内设置了两套独立控制的灯光,平时开一个就能照明,如果坏了还有备用。
“我们还做了很多细节方面的改装,比如计算消杀面积后,大约每隔5米就安装了一部紫外线消毒灯;三层以上的每个房间都装上了防护栏杆,保障病人安全。”王家宽说。
4月10日、11日傍晚,新京报记者在施工现场看到,各种改造方案仍在优化调整:缓冲区增加了监控和语音对讲,让后方可以看到并语音纠正医护人员脱防护服的细节;给通往缓冲区的大门增加门禁,只有医护人员才能单向通行……
4月10日,绥芬河方舱医院,工作人员在安装摄像头。
据新华社报道,绥芬河市方舱医院院长张效宇表示,目前,首批即将入驻方舱医院的24名医护人员已到达绥芬河地界准备到位。这些医护人员来自牡丹江市的各级医院,是黑龙江省援助武汉和湖北医疗队的队员。他们3月21日返回牡丹江,不久前才结束了14天的隔离,其中部分队员有方舱医院的工作经验。
4月12日,孙礼和王家宽告诉新京报记者,目前方舱医院的改造工程基本完成,已交接给医护人员。
新京报记者梁静怡实习生曹一凡
编辑滑璇校对李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