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涉疫网络犯罪花样多司法机关“硬核”打击
近年来,网络犯罪蔓延迅速。最高人民检察院日前发布数据,检察机关办理网络犯罪案件数量逐年大幅上升,年平均增幅达34%以上。网络犯罪高发多发已成为常态,且网络“黑灰产”治理难度大。
所谓网络“黑灰产”,指的是电信诈骗、钓鱼网站、木马病毒、黑客勒索等利用网络开展违法犯罪活动的行为。“黑产”指的是直接触犯法律的网络犯罪活动,而“灰产”则是游走在法律边缘,往往为“黑产”提供辅助的有争议的行为。
数据显示,2018年至2019年,检察机关共批准逮捕网络犯罪嫌疑人89167人,提起公诉105658人,较前两年分别上升78.8%和95.1%。尤其是在服务保障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过程中,检察机关打击了一大批涉疫情防控的刑事犯罪。据统计,截至目前,批捕的涉新冠肺炎疫情犯罪案件数、人数已分别达到非典时期的8倍和5倍左右。这次疫情发案数较多,主要原因是涉疫网络犯罪突出。
最高人民检察院第一检察厅厅长苗生明分析,在所有涉疫网络犯罪案件中,利用互联网实施诈骗、制假售假、造谣传谣等犯罪数量最多。值得注意的是,借助网络传播的便捷性和隐蔽性,本次疫情期间诈骗犯罪发案量大幅增长。其中,受疫情影响各地延迟开学,不少学生都在家上网课。为了教学管理方便,老师和家长建立了学习群。一些不法分子趁机潜入学习群,将自己的昵称、头像更换成与老师相同的样式,以缴纳资料费、培训费为名,诈骗家长以及未成年学生的钱财。
“这类趁火打劫、发国难财的行为,特别是针对孩子实施的犯罪行为,性质严重、情节恶劣,危害性非常大,因此检察机关将坚决严厉打击。”苗生明建议,对家长们来说,收到此类信息时,一定要及时到学校网站核实,或与老师电话沟通核实,弄清楚情况再付款。一旦上当受骗,要第一时间报警。不要因为被骗金额少不报警,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助长骗子的气焰。对教学机构和老师们来说,学习群应设专人管理,设置入群验证,定期清理群内成员,对不应加入或未实名加入的人员予以提醒核实,必要时删除;对聊天内容实施及时、全面监督。
据介绍,检察机关充分履行批捕起诉职能,坚决遏制网络犯罪高发蔓延势头。为此,最高检联合有关部门共同开展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专项行动、“净网”专项行动、综合整治骚扰电话专项行动等,加大了对网络“黑灰产”司法治理力度。
最高人民检察院第一检察厅副厅长张晓津介绍,从检察机关办案情况看,当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呈现新特点,包括组织公司化、行为产业化,利用人工智能技术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实施量体式、订单式诈骗,利用社会热点和新的应用程序不断翻新诈骗手段。
“侦查技术和司法认识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滞后性,电子证据调取难、案件管辖难、认定处理难、专业人才缺乏等是检察机关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等网络犯罪的突出问题。”张晓津表示,下一步,检察机关将继续保持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高压打击态势,与互联网企业进一步加强在打击网络犯罪中的合作。借力互联网公司在人才、技术、信息资源上的优势,提升办案质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