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小组:临时生活补贴,作用并不“临时”

日期:04-11
生活补贴新冠肺炎

原标题:临时生活补贴,作用并不“临时”

4月8日的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加快推进生产生活秩序全面恢复”。

会议要求,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包括要强化对困难群体基本生活保障,适当提高城乡低保、抚恤补助等保障标准,把因疫情和患病陷入困境的人员纳入救助范围,对受疫情影响严重地区发放临时生活补贴,相关价格补贴联动机制要及时启动。

2月4日,家住重庆市南岸区的黄诗迪小朋友收到新冠病毒疫期临时生活补贴和当月生活补贴。(来源:人民政协网)

2月4日,家住重庆市南岸区的黄诗迪小朋友收到新冠病毒疫期临时生活补贴和当月生活补贴。(来源:人民政协网)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不仅使武汉封城76天,对全国各地和各项产业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而这些影响,在贫困群众身上体现得最为明显。

3月初的数据是比较令人忧心的。据统计,截至3月5日,贫困家庭劳动力外出总人数1420万,仅为去年全年的一半多。不仅数量上大幅下滑,外出时间也比同期晚了一些。物流受阻导致了很多农产品春节后销售困难,贫困户收入直接受影响。一篇报道说,湖北省孝感市的藕农周志成的2000多亩莲藕没能在春节期间采挖。如果气温升高后还不能出售,这80万斤鲜藕都得烂在塘里。此外,3月只有约三分之一的扶贫项目开工,其余均有不同程度的推迟。

在这种时刻,政府及时对他们伸出援助之手,显得十分重要。

 4月1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做好疫情期间脱贫攻坚和民政服务工作情况。(来源:中国网)

4月1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做好疫情期间脱贫攻坚和民政服务工作情况。(来源:中国网)

一个月之内,由于各地救助措施相继出台,形势发生了明显变化。

上周,国务院公布了一组数字——

湖北对城乡低保对象、特困人员、重度残疾人、孤儿、留守老人和儿童等特殊困难群体,按照城市人员不低于500元、农村人员不低于300元的标准给予生活物资救助。

同时,为住宿困难的滞留人员提供临时安置点,并按照每人每天300元的标准提供基本生活保障。

截至3月31日,累计设置安置点69个,安置将近6000人,救助13000多人,发放临时救助金3500多万元。

不仅是疫情较为严重的湖北,全国各地都在努力保证困难家庭疫情期间的正常生活。

直接发放实物补助较为常见。天津、江西等地向困难家庭发放了米、面、油、蔬菜、口罩、消毒液等实物。黑龙江省民政部门共为困难群众采购防控物资和生活物资折合资金1556万元。

财政支持也必不可少。早在2月3日,重庆南岸区财政局和民政局联合发文,对1.13万余名困难群众发放临时补贴。河南省提前下拨2020年困难群众救助补助资金77.1亿元。

很多地方还采用多种办法,简化程序,提高救助办理速度。江苏、内蒙古、青海等地就运用大数据、互联网等科技手段,推动社会救助全流程线上办理。

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下达情况。(来源:《经济日报》)

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下达情况。(来源:《经济日报》)

疫情期间,发放临时补贴和发布新的政策,并不只是为了解决燃眉之急,更多的还是要“授人以渔”,尽可能减少疫情对贫困群众外出务工、农产品销路等方面的影响,稳定可持续的收入来源。这是疫情防控时期脱贫攻坚工作的关键一环,反映出党和政府对于困难群众脱贫的远虑。

脱贫攻坚是时代使命,疫情防控是特殊考验。当前,脱贫攻坚进入决战倒计时。中国本来就有不少未脱贫人口,疫情又增加了致贫返贫的风险。及时解决困难群众的收入问题,才能兜牢民生保障的底线。

越是特殊时期,越要加强对困难群众的兜底保障,越要加大对特殊群体的关心关爱。这体现的是党和政府的民生厚度、政策温度,以及全社会的文明程度。

同时,此次疫情对国家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也是一次“大考”。很多经受住疫情考验的扶贫措施,相信也会变为常态,继续在接下来的脱贫攻坚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资料来源/新华社、中国政府网、《湖北日报》等

南京用超常规手段扩内需稳增长,推出“四新行动计划”组合拳 张文宏辟谣:我从来没有说过武汉已经群体免疫!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