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国家卫健委为16类重点人群打造“个性化”防控方案
为有效防止聚集性疫情的发生,将疫情风险降到最低,今天,国家卫健委疾病预防控制局公布了《关于印发重点场所重点单位重点人群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术方案的通知》,其中对老年人、孕妇、儿童、学生等16类重点人群,分别给出了“个性化”防控方案,比如;老年人尽量减少外出,避免参加聚会、打牌、下棋、跳广场舞等聚集性活动;儿童不去室内游乐场等人员密集、通风不良的场所,外出尽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等。
该技术方案包括重点场所、重点单位和重点人群篇,及时指导各行各业、各类人群联防联控、精准防护。其中,针对老年人、孕妇、儿童、学生、海关(边检、卫生防疫)人员等16类人群,技术方案从养成卫生和文明行为、做好个体防护等方面,提出了针对性的防控技术要求。
老年人尽量减少外出,不去人员密集或通风不良的场所,避免参加聚会、打牌、下棋、跳广场舞等聚集性活动;外出时做好个人防护,建议佩戴口罩,尽量与他人保持1米以上距离;患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需长期服药时,不可擅自停药,可定期去附近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医开药,或经医生评估后开长处方,减少就医开药次数,就医时做好自身防护,也可由家属代取药物。
儿童,家长要教育、督促孩子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勤洗手、不乱摸、不吃手、不挖鼻孔、不揉眼睛;餐具、毛巾等生活用品单独使用;选择人少、通风良好的地方(如公园)玩耍,不去室内游乐场等人员密集、通风不良的场所;外出尽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家长或监护人和儿童出行必须做好自身防护,给孩子佩戴儿童口罩,回家后及时更换衣物并洗手。同时,低龄儿童的家长、监护人或看护人在照顾孩子时应佩戴口罩,不对着孩子打喷嚏、咳嗽、呼(喘)气,不亲吻孩子,喂食时不用嘴吹食物,也不要嚼过后喂给孩子。
同时,该技术方案对居家、办公场所、商场超市、医疗机构等20类重点场所,从防护物资储备、制定应急预案、建立人员健康管理制度、提倡电子化办公和设立应急隔离区域和做好清洁消毒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
在“场所篇”的居家部分,技术方案提出了家庭储备体温计、口罩和消毒用品等防疫用品;主动做好家庭成员的健康监测,建议早晚测量体温;开窗通风,增加室内空气流通,每天2-3次,每次20-30分钟;家庭成员不共用毛巾,勤晒衣被;不串门、不聚众、不聚餐、不相互请吃;前往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与其他人近距离接触时佩戴口罩等详细的要求。
在办公场所,则提出要建立员工健康监测制度,每日对员工健康状况进行登记,身体不适时应及时就医;对进入写字楼的人员进行体温检测,体温正常者方可进入;工作人员随身备用口罩,与他人近距离接触时佩戴;减少开会频次和缩短会议时间,会议期间温度适宜时应当开窗或开门。建议采用网络视频会议等方式。商场应设置“一米线”,提醒顾客排队付款结账时保持安全距离;推荐顾客自助购物、非接触扫码付费,尽量减少排队时间。此外还要通过管控分流,减少商场内顾客人数。餐厅则禁止接待大规模聚餐活动;采取预约就餐,控制用餐人数;减少桌椅摆放或隔桌隔位安排就餐;积极推广分餐制,餐厅(馆)提供公筷公勺。中、高风险地区,建议餐厅(馆)缩减营业时间,采用外卖打包方式,不提供堂食。理发店要做到理发工具“一客一用一消毒”,公共用品(毛巾、围布等)“一客一用一消毒”;减少理发店内人员密度,推广预约服务;保持座椅间距不小于1.5米;提醒顾客保持安全距离,采用非接触扫码付款。
此外,该技术方案还对社区、企业、托幼机构、养老机构、福利院、监狱等14类重点单位从做好物资储备,制定应急预案,落实单位主体责任,建立人员健康管理制度,做好手卫生,加强环境清洁消毒和通风换气,进行体温监测,设立应急隔离区域等提出了针对性防控技术要求。
记者刘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