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云计算第二股:青云科技拆红筹回A 直面三年亏损

日期:04-09
云产品股权

原标题:科创板云计算第二股:青云科技拆红筹回A直面三年亏损

亏损原因系前期固定资产支出较大、研发投入较大,而行业价格战激烈;股权分散是另一个主要风险。

作为第二家冲击科创板的云计算服务商,北京青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青云科技”)招股说明书申报稿于周二晚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官网挂出。与已经挂牌交易的UCloud相同的是,保荐人和主承销商均为中金公司,而内容上比UCloud的申报稿多了4页。

这份485页的文件显示,脱胎于全球知名IT公司IBM的研究室团队,在本土创业八年后即将完成资本运作的关键节点。其成立之初曾准备在海外上市,后又考虑过出售,最终三年前决定回归A股,随后历经一系列重组运作。

招股书显示,公司此次计划发行不超过1200万股,发行股数占发行后总股本比例不低于25%,若行使超额配售选择权则发行股票数量将不超过15%。行使超额配售选择权之前,发行后总股本不超过4746.22万股,融资金额为11.88亿元人民币(下同)。

青云科技披露募集资金将用于投资云计算产品升级、全域云技术研发、云网一体化基础设施建设,以及补充流动资金。招股书显示,目前该公司仍有大量研发项目正在投入期,尚未盈利且预计短期内无法盈利,与此同时,行业竞争激烈,尤其是公有云市场的价格竞争,以及青云科技股权相对分散,实际控制人合计控制表决权为33.42%,发行后将降至24.98%。

云计算属于科创板比较稀缺的产业,UCloud最终注册稿内容扩充至655页,也就是说投资者对于这类公司希望了解更多的内容,而从申报稿来看,青云科技或仍有更多可披露的空间。不仅如此,UCloud上市首日开盘涨幅116%,以及2020年初以来新冠疫情下云计算板块公司均有大幅上涨等因素下,青云科技能否借机成功登陆科创板备受外界关注。

科创板云计算第二股:青云科技拆红筹回A 直面三年亏损

死磕云计算的“码农”出走IBM搞创业

从高中二年级就开始学习写代码的黄允松,在IBM中国软件开发实验室工作了9年多,有一定大半的时间在做与云计算相关的业务,是IBMSmartCloud初创组成员及架构师,这是一种打破传统销售模式的新IT部署方式。由于IBM这头巨象掣肘于业务营收压力,而面向云计算业务转型十分缓慢,2012年4月,黄允松与一众兄弟出走创业。这一年他34岁。

招股书显示,青云科技的核心技术人员中均曾在IBM工作。目前担任首席技术官的甘泉曾与早年与黄允松共事,而负责战略制定及运营体系建设与管理的林源曾在IBM参与Hadoop相关而研究和优化。甘泉和林源皆为青云科技的联合创始人。此外,担任供应链总监的廖洋曾负责IBM存储及服务器产品,而担任产品总监的李威曾是IBMDevOps架构师。

2012年,青云科技前身公司成立后,通过技术研发,上线了公有云服务;2015年开始,公司将核心技术从公有云服务中解耦并产品化,形成独立交付的云产品,从而进入私有云市场;2017年,随着传统企业上云周期到来,公司核心收入来源转为企业云和超融合系统,推出混合云的解决方案;2019年后,开始针对物联网和5G布局物联网平台和边缘计算平台。

招股书显示,目前该公司定位为具有广义云计算服务能力的平台级混合云ICT厂商和服务商。

业务成长期亏损系因前期投入和行业价格战

青云科技通过云产品和云服务两种方式交付给客户,其中云产品是软件和软硬件一体机,客户通过采购或者供应商,形成私有化部署,也可以采用青云混合云相关软件部署;云服务则是青云采购资源后,将资源和服务以订阅的方式交付,实现客户的公有云或混合云部署。此外,青云科技提供模块化的定制解决方案。

对于客户,青云科技分为关键客户和中小客户,前者重点服务金融行业,甚至为银行和保险成立了单独的团队,后者则通过开发经销商的模式。招股书披露,2018年初,青云科技开始进行渠道建设,已先后授权了神州数码云计算和伟仕云安科技(2019年10月起,变更为佳电管理)为总经销商。

2017年至2019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2.39亿元、2.82亿元以及3.77亿元,2018年和2019年增速分别为17.77%和33.74%。云产品业务增速最快,占2019年总营收的65.3%,是推动报告期内营业收入增长的主要原因,而在这部分收入中超融合系统占比最高,超过六成。

与UCloud上市前三年实现盈利不同,青云科技披露,公司目前尚未实现盈利,且预计公司经营会持续产生大量开支。2017年至2019年产生亏损净额分别为9647.78万元、1.49亿元和1.91亿元。亏损规模仍相对较大,但净亏损率有所收窄。

对于亏损的原因,青云科技解释,一方面,公司正处于高成长期,前期购置云计算平台所需固定资产的资本性支出金额较大、新技术与新产品研发投入较大;另一方面,云计算行业竞争较为激烈,尤其是公有云领域因为巨头竞争者的加入,价格竞争使得公司盈利难度增大。此外,因招募人才导致员工薪酬、相关费用以及股权激励支出增加,从而影响盈利。

至于存在累计为弥补亏损的主要原因,一方面其拆除红筹架构并收购优帆网络,导致累计未弥补亏损增加;另一方面,公司主要产品及服务前期亏损较多。因此,青云科技选择了上交所关于科创板发行上市审核规则中“预计市值不低于30亿元,且最近一年营收不低于3亿元”的上市标准。

发行后实际控制人持股降至不足四分之一是潜在风险

根据过去三年的经营业绩,青云科技在风险提示中提到了经销商销售模式的风险、应收账款回款的风险,以及新冠病毒疫情以来导致的不可抗力风险。但更值得注意的是,实际控制人控制权偏低的风险被格外提出。

招股书称,本次发行上市后,若其他股东之间达成一致行动协议,潜在的投资者收购公司股份,公司可能因股权结构分散而发生控制权转移的情形。

2012年,青云科技成立后即为境外上市搭建了红筹架构,随后进行了三轮融资,以及1次普通股转让。2017年,公司和全体股东商议确定回归A股后,通过一系列资本运作拆除了红筹架构,进行了两轮融资和三次股权转让,完成原有境外投资人、ESOP(员工股权激励)股权回落并引入新投资人。

2019年7月,黄云松、甘泉和林源签署《一致行动协议》,通过直接和间接持股的方式,三人共同控制33.42%股份,为共同控股股东及实际控股人。除此之外,持股2.60%的颖悟科技和持股2.60%的冠绝网络为青云科技的员工持股平台。

招股说明书所列出直接持股股东有23个,其中持股超过5%或属于一致行动人的股东颇多。其中,北京蓝驰禾创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持股的两个私募基金合计持股14.15%。蓝驰禾创是多家TMT行业公司的投资者,包括美丽说、唱吧等。

合伙人包括北京融沛资本管理、上海谷欣投资的私募投资基金横琴招证持股8.78%;背靠阳关人寿的北京融汇持股6.83%;山东吉富持股5.65%,而合肥吉富总经理杨涛个人持股5.41%;私募投资基金苏州天翔持股5.46%。

此外,中国科技产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管理的国科瑞华,以及其员工跟投平台国科正道分别直接持股0.96%和0.02%。中金公司的二级全资子公司中金佳泰也持股4.88%。

新京报记者梁辰编辑赵泽校对李世辉

国务院:发现无症状感染者应于2小时内网络直报 武汉解封东风汽车“熟悉的节奏回来了”:抢时间双班生产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