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产期拟延至24个月,专家:尊重产品助新能源车企自救

日期:04-08
新能源汽车

原标题:停产期拟延至24个月,专家:尊重产品助新能源车企自救

新京报讯(记者秦胜南)4月7日,工信部发布公开征求对《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修改<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定>的决定(征求意见稿)》的意见(简称“《管理规定》意见稿”),《管理规定》意见稿主要修改了四个方面,其中包括将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停止生产的时间由12个月调整为24个月。

工信部在原先公布的《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定》(工信部39号令)中明确要求,对于停产12个月及以上的新能源汽车企业,工信部将予以特别公示,相关企业再次生产需要重新经过工信部核查。这就意味着,12个月未正常生产的企业除了会被取消资质之外,已经进入免税目录的车型也将被剔除。

《管理规定》意见稿则将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停止生产的时间由12个月调整为24个月,这意味着什么?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总工程师、副秘书长叶盛基解释称,这一调整主要是针对企业的具体产品而言,比如某车企的某一产品型号由于没有市场或者其他原因停产,按照调整前的规定,停产超过一年就会被取消再生产的资质。拟实施的新规则将这一时间段延长至两年,这也给车企的某一停产产品更多时间。“或许停产一段时间后,又有消费者对这一车型有市场需求,而在产品符合各项生产准入资质的规定下,一年多以后,企业还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再生产,这就体现了尊重产品,也体现了对企业的公平。”

记者了解到,部分车企比如造车新势力理想汽车旗下目前在售的仅一款理想one车型,如果因为融资不畅或者市场需求等原因,车型面临停产,这也会让车企瞬间失去生存能力。而对于新能源企业停产时限的延长,也将会给予更多时间和机会进行自救。

“过去设立的1年的中断生产时间应该说相对较短,不利于企业在困境中寻找新的机遇,借助外部资源让企业重新发展。尤其是部分企业生产新能源车,并非批量化规模生产,中间出现一些停顿,很多实力很强的企业因此陷入停产的漩涡。”崔东树认为,随着目前国内新能源车企业的发展日益复杂艰难,市场竞争相对充分,部分车企的新能源车生产可能进入暂时的困难期。尤其是目前新冠疫情的影响,导致新能源车企业的生产经营陷入短期压力。因此延长新能源企业的生产中断时间,有助于企业想办法重生,或者更好地结合外部资源发展,有利于盘活原有的产能资源,对当地政府以及企业职工等都有保护效果。

编辑李文娣校对贾宁

网络诈骗犯罪手段花样翻新,实践中仍存认定处理难等问题 中国武汉今日“解封”,外媒这么说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