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福建:迎“疫”而上复产忙
新华社福州4月7日电题:福建:迎“疫”而上复产忙
新华社记者项开来、董建国、秦宏
记者在福建采访了解到,福建省打出“组合拳”,“靶向”发力瞄准企业复工复产“痛点”,着力克服企业用工难、疫情防控难、交通物流难、供应链协同配套难、市场拓展难等“五难”。截至3月31日,全省规上工业企业产能已基本恢复到去年同期水平,带动全省用电量和用电负荷稳步回升。
靶向瞄准痛点精准施策纾困
在宁德时代新能源公司,生产一片忙碌。“公司从2017年开始动力电池出货量持续全球领先,”宁德时代公司副董事长李平说,春节前就成立了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对返岗员工实行“生产网格化、吃住军事化”,目前产能基本恢复。针对企业订单多、用工不足的问题,当地政府通过设立返乡就业补贴、放宽落户政策等一揽子措施,为企业招工上千人,解决了企业的燃眉之急。
靶向瞄准企业痛点,福建省根据企业需求提供用工、物流、金融等精准扶持。政策密集出台“雪中送炭”,增强了企业的获得感。
围绕“保资金”,福建省开发上线“快服贷”系列金融产品,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已为企业提供16.87亿元融资担保增信服务,防疫专项信贷资金为近2万家受疫情影响企业累计降低贷款利息5.87亿元;围绕“保用工”,福建采取包车包飞机包专列方式,“点对点”一站式直达,陆续接回入闽员工超7万人,有效破解“企业用工难”。
数据显示,截至3月底,福建全省用电量和最高用电负荷同比双双“转正”,超过去年同期水平。其中,全省规上工业企业日用电量与去年3月日均用电量之比达106.7%,这意味着全省规上工业企业产能已基本恢复到去年同期水平。
深抓龙头谋产业链复工
走进位于福清的捷联电子的生产车间,记者看到,工人们穿着工作装、戴着口罩在生产线上忙碌。公司副总经理龚凉红介绍说,目前公司产能基本恢复,一季度订单保持稳定。随着企业复工,十多家上下游企业也同步复工。
借力龙头企业,复工复产操作链也迅速打通。福清当地还对包括捷联在内的龙头企业及其产业链配套企业采取“清单式”管理,全力协调配套产业链企业复工,化解链条中的“卡脖子”问题。
“为解决供应链协同配套难,福建发挥龙头、高成长企业带动作用,首先推进龙头企业、规上企业及重点项目复工复产,然而沿着产业链、供应链推动上下游企业开工。通过上下游、产供销、大中小企业整体配套、协同复工,企业活力不断显现。”福建省发改委副主任许碧瑞说。
在龙头企业、规上企业的带动下,福建中小企业也有效复工。福建省工信厅数据显示,根据工信部近期对220万户使用云平台的中小企业监测初步测算,福建省中小企业复工率为68.9%,位居全国前列。
危中寻机长期充满信心
伴随着有序复工,福建不少企业正开足马力加紧生产。晋江百宏实业控股有限公司内一片忙碌景象,各条生产线开足马力生产,年产7万吨功能性聚酯薄膜项目厂房已建成,工作人员正紧锣密鼓进行设备安装调试。“目前一切进展顺利,新生产线将在二季度内实现投产。”项目现场,正在和施工人员确认设备到位情况的公司总经理助理江秀明说。
疫情之下,企业恢复到原有产能本就不易。而百宏公司,不仅复工早,还积极扩大产能。仅聚酯薄膜项目,到2021年,公司累计将投入逾2.3亿美元建设新生产线,预计届时聚酯薄膜总产能将达每年25万吨以上。“疫情对纺织市场或会有短期影响,但产品有核心竞争力,加之拓展计划完成后,集团规模会进一步壮大,我们对中长期发展信心满满。”江秀明说。
福建省富达精密科技有限公司主要生产各类智能电视、智能屏幕边框。“危机中蕴藏着机遇,我们要逆势而上。”公司总经理陈中兴说,去年公司产值一亿多元,今年计划做到2亿元。虽然疫情对出口影响较大,但内需仍可以深挖掘。
在逐渐响起的机器声里,在争分夺秒的生产线上,众多福建企业对后期恢复产能表示有信心。福建省工信厅有关负责人介绍说,福建省不少民企在复工复产的同时,或布局高端产品,或实施扩产扩能,或加码智能制造,也有企业瞄准新业务、新业态、新模式,大力推进技术改造与项目建设。针对这些企业推进技术改造的需求增加,今年省技改基金规模将扩盘到200亿元,同时降低基金申请门槛、扩大支持范围、加快审批进度,为企业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