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海陆空通道全面覆盖!宁波公安筑牢防控境外疫情输入防线
来源:宁波公安
3月19日凌晨1点,宁波市杭州湾境外疫情防控分流点灯火通明。
一辆从嘉兴大云分流点开来的旅游大巴缓缓驶入通道口,在身着防护服的工作人员的引导下,10名英籍外教和华人留学生携带行李一一下车。
消毒、测温、登记信息,他们在休息区稍作调整后,依次登上等候在“县(市)区车辆”通道内的大巴车。这些车辆将带他们前往全市各地进行隔离观察。
整个“交接”过程环环相扣,仅用了不到5分钟。
这是全市公安机关严防境外疫情输入的一个小片段,背后包含了宁波公安防控境外疫情输入工作一个多月来的坚守与心血。
随着全球疫情持续发展,国内防输入风险压力不断增大。2月26日,市公安局根据市境外疫情输入防控工作组总体部署,成立了由出入境管理局、指挥部、巡(特)警等多部门组成的“防控境外疫情输入工作专班”,按照“统一领导、属地主责、分级分类、精准施策”的工作原则,严防入境来甬人员疫情输入风险,切实做到“处置见底、风险受控”。
全市公安机关严密组织、全警上阵、连续作战,以最高标准、最严要求、最强措施,用实际行动践行使命任务,坚决为广大市民守牢宁波阵地。截至3月31日,各通道已累计查控4307名境外返甬人员。
省委副书记、市委书记郑栅洁在大云和杭州湾中转站宁波工作组工作简报中作出批示“主动作为、团结协作、落实落细,好!”
市委常委、公安局长黎伟挺说:“当前宁波公安的工作重点就是‘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全市参与防止境外输入的民警主动担当、不畏风险、连续奋战,为宁波筑起了一道坚固的防线,真正将每一位入境人员都纳入到疫情管控体系中,守牢了宁波阵地。”
全域覆盖,铸牢闭环防疫战线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安全”首先来自于科学的顶层设计与合理的流程设置。经过研究,专班迅速制定下发防止境外新冠肺炎疫情输入和打造闭环智控等工作文件,从“行前预控、入甬可控、落地受控”三个维度构建防疫闭环。
在“行前预控”环节,全市公安机关下好“先手棋”,依托小周期滚动排查,通过专班统一指挥,第一时间比对核实航空、铁路、海港等入境来甬名单信息,实现滚动预警。
守牢大门,也要守住小门。在“入甬可控”环节,公安机关多次与机场、火车站、海港等通道管控部门研商并实地推演工作流程,确保海、陆、空各直接入口建立统一防控工作机制和流程标准。
针对从其他省市入境的返甬人员,转运环节则至关重要。3月8日,市局专班通道防控组组长林守富接到组建我市县际转运点的任务。“转运点要空旷开阔、远离密集居民区,还要便于车辆停放、接驳,最终我们选定了杭州湾的一处体育产业园。”林守富带领出入境、巡(特)警增援警力,在24小时内便完成选址、布建任务,并投入试运行,显示了宁波公安的“战疫速度”。
市公安局政治部专门抽调2名领队带领17名巡(特)警警力进驻嘉兴大云市际接驳点、杭州湾县际转运点,并在全市范围内抽调24名具有外语特长的民警,赴上海浦东机场和虹桥机场参与入浙人员省际接驳转运工作。这意味着,返甬人员入境、入浙、入甬每个通道点到隔离点,都有宁波公安民警全程接管,确保无缝对接,万无一失。
据统计,截至3月31日,已累计有3028名人员在杭州湾分流点转运至全市各区县(市),纳入属地“网格化”管理,落实境外返甬人员疫情管控相关规定。
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局长徐益平说,通过打造防控境外疫情输入工作闭环,防控境外疫情输入工作专班所有参战人员,落实落细疫情防控各项措施,扎紧疫情防控篱笆,以实际行动践行“与时间赛跑、守牢宁波阵地”的使命任务。
全时运转,关口前移安全高效
多靠近一步,意味着多一分风险。公安机关在各入甬管控通道管理上做好“关口前移”。3月21日,“山东快乐”轮上的4名中国籍船员在北仑港区多用途码头登陆换班。港航分局北仑港区派出所民警已提前在船岸梯口值守,联合边检、海关、卫健等部门,对船员逐项进行身份信息核验、体温检测、甬行码核验等程序,并按规定流程予以隔离观察。
自3月15日起,公安机关成立防控海上境外疫情输入工作组,梳理全市所有可停靠外轮的码头,对海轮停靠、船员上岸等环节加强防疫管控。
“对入甬外籍船舶,我们严格审核,对船上的人员,我们按照防疫要求顶格管理服务好,风险系数就大大降低了。”市公安局港航分局副局长严立新介绍,公安机关还同步加强涉外船舶的服务工作,让船运公司感到既规范又高效。
在栎社机场,市公安局机场分局将防控关口前移至飞机廊桥口,并开设涉疫旅客专用移交转运通道。3月17日上午,15名14天内有境外史旅客通过涉疫旅客专用移交转运通道,在10分钟内顺利完成分流。
栎社机场境外疫情防控分流点负责人严敏介绍,航班落地后,按照来甬旅客有无发热症状,分别按照筛选排查、送医、隔离、分流流程快速处置,进一步降低风险。
“01xx3车辆已下杭州湾跨海大桥。”“收到,已准备完毕,可以接驳。”3月21日凌晨1时,一辆载着10名入境人员的大巴抵达杭州湾境外疫情防控分流点,同一时间,右方区县(市)车辆停车场内,贴有“鄞州”“宁海”字样的两辆接驳车发动引擎,按序驶入接驳通道。不到5分钟,转运环节完成,接驳车顺利载着入境人员向鄞州、宁海方向驶出。
多一分停留,同样意味着多一分风险。公安机关想方设法在提升处置效率、智能化水平上下功夫。“为了实现入境人员的快速分流,我们对消毒、体温检测等流程和隔离区域设置进行了不断细化,目前已实现单人转运最快30秒内完成。”杭州湾分流点负责人周贵赤介绍。
3月28日,宁波公安赴浦东机场执勤小组传来好消息,经过民警们的智创,宁波执勤组成为首个利用扫描旅客二维码即可自动录入信息的团队。从手工登记升级到电脑录入,平均每位旅客的停留时间从几分钟缩短至几秒钟。目前这项技术已向其他工作组推广。
全力以赴,既有力度也有温度
“叮咚——”凌晨两点,防境外输入钉钉工作群里指令仍在随时更新。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外管科民警王兴华的个人签名“没日没夜战疫中”,贴切地描述了这个团队连日来的状态——
不分指挥员、战斗员,不分内勤、外勤,不论哪个警种、单位,从50多岁的老民警到刚加入警队的辅警,全员全天候战时状态,一个电话站起来就走,哪个点上缺人,一个指令连夜增援。
支援一线的市公安局巡(特)警支队巡逻一大队副大队长张威有很严重的腰椎病,但队伍需要像他这样有经验的老同志带领,他二话不说三班倒扑在杭州湾分流点上,一待就是40多天。
孙志群,曾两次参加维和任务的军转民警,精通英语并属于涉外工作的他第一时间主动请缨带队前往浦东机场最前线执勤,老同志每天身着密不透气的防护服,一上岗往往就是12个小时,他至今已经一个多月没有回家。
市公安局交警局驻栎社机场分流点的民警孙毅、应史力因航班缘故,需要经常连续工作至凌晨。飞机一到,旅客蜂拥而至,他们穿着防护服,常常一忙就是几个小时,连喝水、上厕所都顾不上。
在嘉兴大云分流点执勤的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民警周力说,“穿上这身‘大白’服,有一种义不容辞的使命感,舍我其谁的责任感,保家卫民的担当感,大家加油!”
“因为身着统一防护服,我也认不出他,不知道他叫什么名字。疫情无情人有情,谢谢你们的帮忙,让我能顺利回家。”3月28日,境外返甬人员张先生拨打市长热线表达了自己的感激。
“到底是谁,‘破案’后才知是庄李杰同志。”浦东执勤组陈谢炜说。原来,张先生在飞机降落浦东机场后,因手机信号问题,在出关处多次扫码无法获取国际码,只好返回浙江派驻点寻求帮助。当时负责入甬人员接驳转运任务的民警庄李杰见到后主动问询情况,帮助协调,还拿出自己手机为其申领国际码,帮助他顺利返程。
分管境外疫情输入管控工作的市公安局党委委员、副局长赵永山说,防控境外疫情输入所有参战民警,按照“两手都要硬、两战都要赢”的要求,全力以赴,连续作战,他们用有力度有温度的管控服务举措,体现了宁波公安的职业精神和担当,展现了宁波开放高效的良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