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西藏:多民族携手共圆小康梦
西藏昌都市卡若区博宇生态实验园是天津市按照推进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的部署要求,由静海区对口卡若区升级产业援藏、增强造血功能而安排的项目。马文明在天津有200多亩蔬果产业园,并经营着合作社。2018年,他响应号召来到对口支援的昌都市负责博宇产业园项目,同时带来了先进种植技术和管理经验。
在博宇生态实验园内,马文明正在温室大棚里耐心地教藏族同胞贡秋仁青识别菠菜病虫害。“马总教我们的时候很耐心,常常亲自示范,直到我们弄懂为止。”贡秋仁青说。
“虽然离家远,但藏族同胞们热情好客,让我感受到了家的温暖。”马文明说,他爱上了这里的糌粑和酥油茶,要在这里带好员工,把技术和经验都教给大家,为各民族共圆小康梦做出自己的贡献。
民族团结是西藏工作的生命线。西藏民主改革61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的关心支持、全国人民的无私援助下,西藏各族群众在祖国的大家庭里团结向上、齐奔小康,像天津援藏携手奔小康的例子不胜枚举。
在广东和西藏的共同努力下,林芝市高标准建设了鲁朗国际旅游小镇。依托小镇建设,巴宜区鲁朗镇的“旅游饭”越吃越香。小镇的建设让鲁朗的旅游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旅游项目不断增多,产生了集聚效应,也给位于鲁朗国际旅游小镇旁的扎西岗村带去了更多游客。“很多游客参观完小镇后,就会到我们村里体验原汁原味的家庭民宿。依托小镇建设,我们村的家庭旅馆也得到了改善和提升,还能在援藏工作队的帮助下向内地学习民宿管理。现在大家做旅游的积极性特别高。”扎西岗村最早开办家庭旅馆的平措大叔说道。接待游客的需要也倒逼平措大叔学汉语、学做各种菜式、学上网,掌握了很多技能。
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只是西藏繁荣发展的一个缩影。西藏民主改革以来,在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以交通为代表的基础设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西藏与祖国内地的交流日益密切,越来越多的人走进西藏创业发展。
1999年,安徽人王斌在拉萨开起了自己的第一家药店——西藏阜康中西药大药房,几年后又注册成立了西藏阜康医药发展有限公司。随着创业步伐的不断迈进,2005年,王斌与合伙人共同出资成立了西藏首家民营综合性医院——西藏阜康医院。经过多年发展,王斌的“阜康”品牌在西藏民族团结的沃土里不断发展壮大,也不断回馈社会和西藏各族群众。
日喀则市吉隆县达曼村里,45岁的尼玛卓嘎正在给丈夫余敏煮面条。“一定要放这种辣椒,他最喜欢吃。”尼玛卓嘎一边打调料一边说。2000年,四川人余敏与尼玛卓嘎结婚,共同为了美好未来打拼。多年的生活,她对丈夫的喜好非常清楚。互相尊重、彼此了解让两个天南海北、不同民族的人走到一起,过上了和和美美的日子。“西藏的政策好,机会多,在这里我们夫妻俩携手努力,在西藏圆小康梦。”余敏信心满满地说。
在西藏,各族人民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团结在一起,在其乐融融的氛围中发展生产、做强事业、追求美好生活,与全国人民一道,朝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奋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