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创新传播,放大主流声音

日期:03-31
疫情主流媒体新冠肺炎

原标题:创新传播,放大主流声音

曾祥敏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不仅是对医药卫生领域的一场大考,也是对新闻舆论工作的一次考验。对于各类媒体尤其是主流媒体而言,如何适应公众获取信息渠道的变化,正面引领、回应关切、澄清谬误,是疫情期间的一道考题。

通过创新传播,成为抗疫信息传播与舆论导向的引领者,发挥好“定海神针”作用,是主流媒体的应尽之责。疫情发生以来,中央媒体在新媒体领域快速出击,将轻量化的新媒体产品作为重要信息发布窗口,通过多元信息产品满足群众需求,形成强大主流声音和立体化的传播格局,其中的不少经验值得总结。

主流媒体必须主动发声,把握正向价值引导,有序做好信息传播分发。在疫情防控的新媒体报道中,各大媒体及时传递中央精神,不断提升主流媒体的声量。同时,相关媒体搭建信息高效聚合平台,利用专题化模块,融汇图文视频等多种形式,克服了传统媒体在报道频度和篇幅上的局限。比如,使用数据可视化等技术,让疫情走势数据图“动”起来,让用户更快更直接地获取信息。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多层次、高密度发布权威信息,正视存在的问题,回应群众的关切,增强及时性、针对性、专业性,引导群众增强信心、坚定信心”。落实好这一重要要求,主流媒体必须及时发布权威信息,满足群众信息刚需。在移动社交网络中,每个用户都是疫情信息传播的节点。主流媒体应充分利用权威专业渠道,通过专家采访、科普图文等形式,填补人们的知识盲区,把影响力渗透到千家万户。

疫情期间,面对患者及其家属、承受巨大压力的一线工作者、居家生活的群众,主流媒体也需要通过适当形式,加强心理疏导和心理干预,帮助他们稳定情绪、调剂生活。“人民好医生”平台开通公益心理援助专线,为网友提供专业心理服务;“武汉加油”视频众筹,鼓舞人们共克时艰;“客厅战疫舞”挑战活动,满足居家群众娱乐健身需求……各大媒体立足情感抚慰,探索用户参与度较高的形式,在温暖人心、寻求共鸣的同时,帮助人们纾解压力、丰富居家生活,为媒体融合创新提供了新的参考。

疫情是新闻舆论工作的大考,也是媒体生产方式变革的契机。复杂的舆情、海量的信息,考验着媒体的应急反应能力、报道策划能力及融合创新能力。更好守护正向价值、创新融合传播,尤其在新媒体生产传播领域不断提质升级,主流媒体才能更好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助力。

(作者为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教授)

人民日报钟声:虚伪面纱遮不住霸凌嘴脸 上海法院启动庭审记录改革试点,录音录像取代书记员记录,首次探索区块链存证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