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三月宁波舟山港事记回顾
来源:省交通运输厅
三月宁波舟山港事记回顾。
浙江首次完成拖轮LNG燃料水上加注作业
“甬港消拖60号”轮LNG燃料水上加注作业在宁波舟山港北仑港区北仑山多用途泊位顺利完成。这是浙江省首次进行此类加注作业。
近年来,随着船舶大气污染防治等方面工作的深入推进,宁波舟山港“绿色港口”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2019年底,首艘双燃料(LNG和燃油)动力船舶“甬港消拖60号”轮在宁波舟山港投用,这也是浙江省第一艘LNG拖轮,其使用的LNG燃料可实现可吸入颗粒物和二氧化硫的零排放,彻底消除了“冒黑烟”现象。
据悉,本次作业在上级主管部门大力支持下,由宁波舟山港股份有限公司油港轮驳分公司(以下简称“轮司”)、宁波舟山港股份有限公司北仑矿石码头分公司以及中海油浙江新能源有限公司协同配合,并在北仑港区消防大队的指导下,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印发的《水上液化天然气加注作业安全监督管理办法》要求,落实加注形式、供受双方安全、加注条件等措施,确保作业过程安全顺利、平稳有序。据介绍,整个加注过程耗时3.5小时,成功加注14.7吨LNG燃料。
宁波梅山多举措助力国际供应链复工复产
浙江宁波梅山保税港区管委会会同梅山海关,向上级海关成功争取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货物非保、保税状态互转业务试点,进一步释放海关仓储货物分类监管政策红利,促进企业通关提速和逆向供应链(退货)高效运行,便利了跨境电商平台上第三方卖家货物出口。
“这个‘政策红包’有利于梅山跨境电商业务量的集聚和提升,提高出口拼箱货物集装箱满载率,增加特殊时期梅山口岸的出口贸易额。”梅山保税港区管委会口岸事务管理局有关负责人表示。
为积极推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进一步发挥梅山口岸开放优势,梅山保税港区管委会深入开展“三服务”活动,精准支持亚马逊、马士基等落户梅山的供应链平台项目,全方位帮扶企业复工复产,努力使他们“转危为机”,实现业务新的发展。
落户梅山的亚马逊全球物流前置仓项目依托于大数据、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以及供应链一体化管理体系,实现了海外市场需求与国内制造能力的无缝对接,并通过打通物流各环节阻点,实现物流成本最小化。
疫情期间,亚马逊全球物流前置仓项目存在空箱不足、运力不足、人力不足等困难,梅山保税港区管委会第一时间帮助企业联系集装箱堆场以及集卡物流企业,推介优质劳务公司提供人力资源,及时有效帮助企业解决了运营困难。
如何推动马士基梅山国际物流中心一期项目潜能加快释放?梅山保税港区管委会全力做好宁波市首个海运国际中转集拼试点落地的各项准备工作。
“海运国际中转集拼业务能加大宁波海港口岸对国际拼箱货源虹吸作用,提升梅山港区乃至宁波舟山港的集装箱吞吐量,加大对国际国内中小型贸易商吸引力,进一步强化宁波国际枢纽港地位。”梅山保税港区管委会口岸事务管理局有关负责人如是说道。
据了解,马士基梅山国际物流中心一期项目仓储面积3万平米,项目投产运营各项准备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开展中。
此外,为进一步提高企业获得感,梅山海关的国际中转集拼业务监管配套系统已开发完成,具备上线使用条件。该系统将助力梅山口岸实行海运国际中转集拼智能化监管。
“为有效支持业务开展,我们在系统开发过程中,充分征询和吸收了马士基国际集拼业务的业务诉求,实现了系统逻辑与实操业务高度吻合,从而打造以数据监管和智慧口岸为特征的通关便利化新模式。”梅山海关有关负责人说。
宁波舟山港虾峙门口外30万吨级人工航道扩建工程正式开展疏浚施工
3月18日上午,两艘万方级耙吸式挖泥船“新海龙”、“新海虎4”离开待泊锚地,在VTS交管指引下有序驶入虾峙门口外深水航道开展疏浚施工。虾峙门口外30万吨级人工航道扩建工程内容主要包括航道地磁观测、航道基建疏浚及试运行期维护疏浚,总挖方量约1210.49万m³,计划工期7个月,总投资3.1亿。2月中旬至今,舟山市港航和口岸管理局已陆续完成航道浚前水深测量、测探等工作,现根据施工计划安排,正式开展航道疏浚。
虾峙门30万吨级人工航道扩建工程是被列入交通部“十三五”规划的省、市重点建设项目,是响应国家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积极推进甬舟一体化共谋、共建、共享、共管发展机制实施的沿海高等级航道工程,通过对现有虾峙门口外30万吨级航道增深拓宽,将进一步提升进出宁波舟山港超大型船舶的通航效率,充分发挥两地港口产能,从而巩固和增强宁波舟山港在国家原油、铁矿石运输系统中的重要功能地位和港口竞争力。
目前,全国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舟山市港航和口岸管理局作为该工程的实施主体,既要牢牢把握施工各节点进度要求,更要毫不放松继续抓紧抓实抓细疫情防控工作,坚决贯彻落实好中央、省、市关于疫情防控的各项要求,指导施工单位有序复工复产,按照年初制定的疫情防控专项方案投入必要的人力、物力和配套设施,做到业主、监理、施工三方科学防控、精准施策,统筹推进项目建设,确保如期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