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中央、省、市发布“三年污染防治攻坚战”信息疫情挡不住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
今年是“三年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收官之年,被视为重中之重的蓝天保卫战也已进入决胜期。新冠肺炎疫情会不会对污染防治攻坚战造成影响?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的脚步会不会因此放缓?
对此,各级生态环境部门明确表态,疫情确实对相关工作有短暂影响,但不会改变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的态势。昆明市也提出了今年的具体目标:确保全市空气质量总体继续保持优良,达到国家二级标准,纳入国家和省考核的水体断面中地表水优良水体比例要达到40%以上。
昆明空气质量排省会城市第5名
记者从3月上旬召开的2020年全市生态环境局长视频会议上获悉,2019年,全市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空气质量排名168个城市第15名、省会城市第5名。
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赵文介绍,昆明市建立健全市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检查机制,制定《昆明市生态环境保护监督检查实施方案》,组织开展第1轮19个县(市)区监督检查,实现全市全覆盖。加强统筹协调,每月调度整改落实进展情况,每季度召开1次调度会,每季度向市政府常务会、市委常委会汇报整改情况。同时加强提醒、催办和督办。截至2019年12月底,2016年中央环境保护督察交办的690件投诉问题,完成整改676件。2016年中央环境保护督察组反馈涉及昆明的47个问题,完成整改35个。2017年云南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的73个问题,整改完成43个。2018年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交办的791件投诉问题,完成整改745件。2018年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反馈的15个问题,完成整改6个。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问题6个,完成整改4个。中央专项督察东川金沙江尾矿库反馈问题29个,完成整改10个。
“昆明蓝”是昆明的金字招牌,在蓝天保卫战方面,昆明加强统筹调度,科学监测预警预判,每周发布《环境空气质量扩散条件预判周报》,提前7天预判。新增4个国控监测点位,1套机动车排气污染遥感监测设备和4套黑烟车抓拍设备。
市民最关注空气质量。2019年,昆明空气优184天,良172天,轻度污染9天(外源污染1天、臭氧污染8天)。排名168个城市第15名、省会城市第5名。
全力打好碧水、净土保卫战
昆明市持续贯彻落实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强化滇池、阳宗海、牛栏江、螳螂川等重点流域的环境监管,按月对水质进行调度及通报,督促加大不达标断面整治力度,制定了《昆明市地表水环境质量考核办法(试行)》。
水质方面,2019年滇池全湖水质为Ⅳ类,水质保持稳定。阳宗海水质稳定保持Ⅲ类,时隔11年首次开湖捕鱼。国(省)考水体断面水质优良率64%,超出国家和省下达40%的目标24%。国考、省考劣V类水体首次全面消除。
此外,各级相关部门还强化“土十条”实施调度管理及评估考核,已经完成495个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现场调查,同时开展长江经济带固体废物整治等专项整治。统计数据显示,昆明重金属排放量较2013年排放基数削减14.49%,完成12.09%减排目标。
这些来之不易的数据,与环保执法人员严格执法、加强监管,环境执法形成高压态势密不可分。昆明市一直把环境执法摆在突出位置,深入开展环保专项行动。全市办理“12345”和“12369”环境污染投诉11403件。办理环保行政处罚878件,同比增长80.66%,超过2017年、2018年案件数的总和,罚款7831万元。同时,加强监管新冠病毒医疗废物处理处置,收集处置医疗废物1200余吨,确保医疗废物安全处置、污水达标排放。
“1234”思路补齐生态治理短板
赵文说,在肯定成绩的同时,要清醒认识到当前污染防治的生态环境短板。
今年,全市生态环境质量主要目标任务是要达到或超过国家、云南省考核要求,所以,今年将在全市生态环境系统开展“改革攻坚年”主题活动,推进生态环境领域各项改革工作,提升生态环境治理能力,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具体来说,确保全市空气质量总体继续保持优良,达到国家二级标准。纳入国家和省考核的水体断面中地表水优良水体比例达到40%以上,珠江流域和长江流域优良水体比例分别达到100%和31.8%以上。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全市重点行业重点重金属污染物排放量较2013年削减13%(东川、安宁15%)。完成省下达的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
全市生态环境重点工作主要围绕“1234”的思路推进:围绕生态环境质量改善一个中心,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运用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精细化管理考核体系建设两个抓手,提升生态环境治理能力;突出环保督察整改、COP15大会筹备、环境执法三项重点工作,提升环境监管水平;实现在垂直改革和执法改革、项目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创建、环境宣传四个方面取得突破,提升高水平保护服务高质量发展的能力。力推改革攻坚年主题活动,推进生态环境领域各项改革工作,提升生态环境治理能力,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构建“职权明确、上下畅通、便捷高效、监管到位”的生态环境管理体系,建设一支“政治素质强、业务能力精、作风纪律严”的生态环境保护铁军,集中力量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
此外,昆明市还将从以下方面做好改革攻坚年主题活动:推进生态环境治理架构体系建设;补短板、强弱项,全力以赴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抓好《昆明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立法,通过立法实现大气污染防治的权威性、强制性、可操作性,进一步减少轻度污染天数,完成国家和省“十三五”大气污染防治考核任务,城市空气质量排名力争保持全国省会城市前五名;推进环保督察整改,重点推进还未完成整改的69个反馈意见问题和52个交办环境问题的整改,确保按期整改到位;提升生态环境治理能力,推进战略环评、规划环评、项目环评,完成“三线一单”编制,守牢环境质量底线,做好污染源普查成果开发和应用,逐步实现“数字环保”向“智慧环保”转变;积极应对疫情,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落实环境监管责任,持续推进新冠病毒医疗废物处理处置环境监管,确保医疗废物得到规范处置、污水达标排放,坚决打赢疫情阻击战,并强化“五项监管”不放松,加强医疗废物处置监管、医疗污水和城镇污水监管、饮用水水源地监管、生态环境监测、辐射安全监管,防止出现二次污染;举办COP15大会中讲好中国生态故事的昆明篇章;转作风、争先进,全面落实管党治党要求。(昆明日报记者黄河清)
相关新闻
全省环境执法立案2492件
近日,云南省生态环境厅发布了2019年全省生态环境执法工作情况,去年以来全省生态环境执法共立案2492件,罚款金额2.1亿元。
去年以来,全省生态环境系统聚焦专项行动,助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在打击固体废物环境违法行为专项行动中,发现问题277个,截至3月5日已完成清理整改198个,其余77个问题正在推进整改。长江“三磷”专项排查整治行动中,全省共排查出188家“三磷”企业(矿、库),发现存在环境问题109家,截至3月12日已有94家企业完成整改,另外15家正在推进整改。
全省在2017、2018年组织开展地级、县级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问题排查整治的基础上,2019年继续开展清理整治。经核实,全省共有“千吨万人”水源地327个,目前有271个水源地完成水源保护区区划方案的编制、审核等工作。按照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实施方案的工作要求,组织对昆明、红河、曲靖、大理、西双版纳等重点州市的钢铁、建材、焦化、陶瓷、磷化工、选矿等重点行业进行检查排查。目前全省投运生活垃圾焚烧企业14家,与生态环境部污染源自动监控平台联网的生活垃圾焚烧企业为11家。2019年,加大对垃圾焚烧企业环境监管力度,对3家垃圾焚烧发电厂环境违法行为进行7次处罚,累计处罚297万元。
新冠肺炎疫情让社会高度关注医疗废物、危险废物的处置工作。事实上,云南省一直将此项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持续开展非法处置危险废物专项执法。目前已查明昆明、曲靖、玉溪的16个点位涉嫌存在环境违法行为,拟移送公安2件,立案查处6件,责令整改10件。
2019年重庆、四川、云南、贵州四省(市)制定了《长江上游四省市2019年生态环境联防联控重点工作方案》,云南省与四川省、西藏自治区和相关相邻州(市)签订了合作协议,构建了省级、州级环境风险联防联控体制。在省内,还加强跨州市执法检查,组织昆明市环境监察支队、楚雄州环境监察支队、安宁市环境监察大队、禄丰县环境监察大队对楚雄州禄丰县北甸河周边环境污染隐患进行全面排查,并向楚雄州政府进行通报,要求对检查的14家企业的隐患问题进行整改。
2019年以来,全省生态环境执法共立案2492件,下达处罚决定书2455份,结案1978件,执行2078件,组织听证127件,罚款21221.83万元。
省生态环境厅表示,今年的工作中,将根据生态环境部《关于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保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认真做好医疗废物处置监管、医疗污水和城镇污水监管、饮用水水源地监管。执行监督执法正面清单,发挥激励导向作用,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昆明为全省提供垃圾分类经验
近日,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云南省加快推进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标志着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在全省正式启动。省会城市、地级市及州府所在地城市、县级市、县城和其他区域等有了自己的任务时间表。
昆明市主城区垃圾分类已经列入国家示范试点,将在今年底全面开展居民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力争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覆盖率达90%以上,2025年底建成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系统,为全省总结形成可推广、可复制、可借鉴的经验。
方案提出,城市生活垃圾分类遵循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原则,按照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湿垃圾)、其他垃圾(干垃圾)四类划分,加快完善分类收集、分类投放、分类运输、分类处置设施,建立健全部门联动和公众参与机制,形成以法治为基础,政府推动、全民参与、城乡统筹、因地制宜的生活垃圾分类制度。
方案明确了7项重点工作,即编制完成生活垃圾分类实施方案、开展重点区域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夯实学校生活垃圾分类教育基础、建立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建立简便易行的分类投放站(点)、建立与分类品种相配套的运输体系、建立与前端分类相衔接的终端处理设施。
为确保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顺利开展,省级和州市都成立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推进全省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确保目标任务如期完成。(昆明日报记者张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