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行前经济学家王燕:全球危机需各国协同保护弱势群体

日期:03-23
世行经济学家新冠肺炎

原标题:世行前经济学家王燕:全球危机需各国协同保护弱势群体

世行前经济学家王燕:全球危机需各国协同保护弱势群体

开栏语:

新冠肺炎疫情持续蔓延,恐慌情绪席卷全球市场。全球多个主要股市触发熔断机制暂停交易,数十个股市进入“技术性熊市”。与此同时,部分国家出台救市措施,包括临时禁止股票卖空、央行投放流动性等。

全球经济危机来了吗?如何看待全球主要经济体的经济形势?疫情将对全球化带来哪些挑战?全球经济如何应对疫情冲击?疫情之后,全球政治经济格局将发生哪些变化?新京报邀请中国、美国、日本、英国、澳大利亚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学者围绕国内公众关注的经济议题,记录他们的经济观察。

今天我们推出第三期《世行前经济学家王燕:全球危机需各国协同合作保护弱势群体》。以下是世界银行前资深经济学家王燕和联合国总部可持续发展融资项目研究组成员徐印印的全球经济观察:

世行前经济学家王燕:全球危机需各国协同保护弱势群体

世界银行前资深经济学家,IFF研究院副院长,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资深访问学者王燕。

自从2003年暴发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SARS)以来,世界变得更加一体化,传染病的全球成本也上升了。截至2020年3月18日,全球新冠病毒死亡人数已至少达到8,727,该病毒已感染超过20万人。 2020年3月11日下午,世界卫生组织(WHO)对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拉响最高级别警报,确认其为全球大流行。

与2003年SARS暴发相比,新冠病毒可能在中国和全球范围内产生难以预测的巨大经济影响。考虑到现阶段数据的匮乏以及难以分离出一个单一因素对区域和全球经济的影响,这种趋势很难被明确解释。但是,从长远来看,过去的股票市场历史和全球经济,尽管它们的表现在传染病发作期间都曾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依旧为可预测的复苏提供了一些证据。不过,与2003年相比,全球化导致当前的世界经济变得更加脆弱。

【股票市场】

疫情对股市的即时冲击显而易见但中国股市已开始缓慢复苏

2003年,SARS疫情的暴发席卷了亚洲市场和经济体,但这对中国股市只产生了短暂的影响,在短短的六个月内就获得了恢复。随着当时疾病传播速度减缓,香港也有相类似的快速恢复。

此次疫情对股市的即时冲击是显而易见的。中国股市在春节后闭市10天后重新开盘,受到新冠病毒疫情的冲击:上证指数、深圳成指、沪深300、创业板4大指数全面大跌8%。尽管中国人民银行为缓解经济压力而降低了短期利率,注入了1.2万亿元人民币,上证综合指数仍然下跌了7.72%,是四年多来最大的跌幅。制造业,房地产业和建筑业的公司遭受了严重打击,而大多数医疗保健股则有所上涨。在全球范围内,日本、墨西哥和澳大利亚的股市呈现出了明显的下降,而其他国家则基本保持不变。在随后的一周中,亚太市场大部分都呈现下跌,但上证指数上涨0.33%,收盘于2875.96。中国股市已然开始缓慢复苏。

然而,受到新冠病毒的影响,美国疫情暴发后,于3月8日至3月19间,发生了历史上的第二、三、四及五次熔断。北京时间3月16日,标普500指数开盘下跌220.55点报2490.47点,跌幅8.14%,触发了第三次熔断,美股暂停交易15分钟。纳斯达克指数开盘下跌482.15点,跌幅6.12%,报7392.73点;道琼斯指数开盘下跌2250.46点,跌幅9.71%,报20935.16点。恢复交易后,美股跌幅继续扩大,道指一度跌逾12%,创1987年以来最大跌幅。本文杀青时美股继续下跌,并在3月18日发生历史上第五次熔断,跌幅6.3%,再次暂停交易15分钟。而美国总统特朗普也表示,美国“可能”正在走向经济衰退。

【经济增长】

新冠疫情或已造成近2万亿美元的损失全球经济增长率将下降一个百分点

有研究结果表明,SARS在2003年造成的全球经济损失为400亿美元,估计增长率下降了0.1%。诚如亚洲开发银行(ADB)总结的那样,SARS严重影响了需求方面的短期经济增长,特别是对服务业而言,但其长期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能否迅速实施有效的公共卫生政策。

2003年SARS危机平息后不久,中国的整体经济状况迅速恢复,经济增长率从9.1%攀升至10%的年增长率。尽管某些行业,如航空、旅游和其他与旅游相关的行业,受到了威胁,但SARS疫情的暴发似乎使生物技术/制药行业从中受益。

考虑到此次疫情暴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很可能将中国的2020年经济增速降至5.6%,较1月份的预期下降0.4个百分点。基于同样的估计方式,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UNCTAD)预测,在全球范围内,经济增长率将下降一个百分点,将造成约9000亿美元的收入损失,2020年的GDP增长率为1.7%。该组织预测,新冠病毒造成了近2万亿美元的损失。

【三大产业】

新冠肺炎暴发严重打击区域旅游业进而重击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

在长达14天的隔离期间,部分惊慌的市民开始储备新鲜食品,这给中国的粮食供应带来了一些挑战。对于严重依赖粮食进口的城市,例如香港,这一情况更加糟糕。

2月7日,寿光蔬菜价格指数上涨0.64%,至175.38点,飙升至多年以来的新高,这也意味着许多地方的新鲜食品零售价格开始上涨。疫情也中断了运往中国的肉类运输,从而明确发出了肉类短缺的信号。由于非洲猪瘟,国内猪肉价格已经很高,中国将开始更大程度上地依赖肉类进口。类似地,据报道,由于中国从印度和新西兰的进口量有限,疫情暴发导致了小茴香、芝麻、花生油和奶制品等商品价格大幅下跌。

与之相对,目前在美国各地,特别是疫情较为严重的地区,也出现了民众囤积生活和防疫物资的现象。

现代旅行和劳工移民模式在疫情传播中起着关键作用。流行病对于社会造成的经济负担并不仅仅是传统估计的与疾病相关的私人和非私人医疗费用(诊断和治疗),还包括因疾病相关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而减少的收入。

事实证明,由于恐惧和恐慌,2003年SARS疫情暴发降低了社会交往水平,继而减少了经济交易量,进而影响了经济。虽然减少社会互动也有助于减缓疾病的传播,因此可以控制疫情的直接负面经济影响,但疫情对于制造业生产延误的影响仍然是难以衡量的。尤其是在快速全球化的情况下,即使产品成品不在中国组装,大型制造公司仍依赖于遍布全国制造中心的零部件供应商来确保供应链的完整。

在短期内,工厂的关闭在全国范围内已经造成了一些供应中断。而在隔离最为严格的设有特别经济区(SEZ)的省市,其中一些城市和地区已因出于安全考虑将关闭时间再延长了两个星期。尽管人们对新冠病毒疫情将对全球市场产生相对短期的影响抱有某种乐观的态度,但中小型公司仍面临着物流方面的问题和运营挑战,而这些问题在疫情暴发前就已经存在。由于中国已成为许多全球业务运营的制造业中心,因此中国生产放缓对任何特定国家都会产生影响,这取决于其行业对中国供应商的依赖程度。尤其是湖北省,对金属的需求将急剧下降。而湖北省作为汽车制造大省,其年产量为2500万辆,占中国机动车辆的9%。

根据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UNCTAD)初步估计,这场危机可能导致全球价值链上的商品出口至少减少500亿美元。2019年的初步数据表明,世界贸易额比上一年萎缩了3%,对2020年和2021年的初步预测表明,如果主要经济体之间持续的贸易紧张局势得到遏制并且国际贸易环境恢复稳定,则将适度增长。但是,考虑到COVID-19危机对国际贸易的影响,这些预测都不得不被下调。

此外,旅游业和与旅游相关的部门在2003年受到SARS暴发的严重影响。根据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估计,SARS暴发使得运输量及收入乘客公里数(RPK)大幅减少,对航空业产生了极大影响。亚太航空公司损失了390亿个RPK(约占年度流量的8%),造成大约60亿美元的收入损失;而北美航空公司亏损约10亿美元,由128亿个RPK组成(占国际总流量的3.7%)。

相比之下,航空业对新冠病毒的暴发相当乐观。在新冠疫情暴发的初期,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表示,历史证据表明冠状病毒不太可能对航空旅行需求产生长期影响,航空业可以最终度过这次疫情带来的冲击。但随着各国对疫情规模的担忧日益加深,欧洲、亚洲和北美的航空公司都取消了往返中国的航班,航程从半个月到两个月不等。自1月末起,亚洲多个国家及地区发布入境禁令。在欧洲疫情大规模暴发后,美国发布禁令,自3月13日起禁止除英国以外的欧洲申根国家旅客入境美国,禁令持续30天。

新冠病毒暴发对区域旅游业造成了严重的打击。在过去的二十年中,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游客已构成了亚洲最大的外国游客群体,并且每年前往欧洲和北美的人数也越来越多。2019年,中国游客大部分前往其他亚太国家和地区,其中最受欢迎的度假胜地是泰国、日本、韩国、越南、新加坡、马来西亚和柬埔寨。历时一周的春节假期,长久以来,都是旅游业的收入和游客人数均呈强劲增长。但是,由于旅行限制,地区的旅游部门现在面临着连续取消和预订量下降的问题。区域旅游业被迫度过了艰难的几个月。泰国作为中国游客的主要国际旅游目的地之一,由于该病毒的暴发,估计将损失35.1亿美元的旅游收入。而越南损失了约200万中国游客,造成18亿至20亿美元的损失。中国游客是该国最大的外国游客来源。这一损失对于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EMDE)的打击是巨大的。

【政策影响】

要升级疾病预防和控制机制增加对疾病预防和控制的投资

在林毅夫所提出的新结构经济学中,他指出,经济发展是一个动态过程,需要进行结构性变化,包括在每个层次上进行产业升级以及相应地改善“硬”(有形)和“软”(无形)基础设施。在流行病之类的空前的、不可预测的冲击下,劳动力和资本之类的无形禀赋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常,在这种情况下,仅靠市场机制是无法充分应对的,因此需要政府积极推动结构转型,达成产业多元化和产业升级。当前的疫情暴发已经向我们释放了早期信号。由于国内和全球持续存在的冠状病毒恐惧,医疗用品和冠状病毒检测试剂盒曾经一度严重短缺。疫情暴发对农业、制造业和服务业所造成的负面影响非常明显。

全球化正在受到考验,在冲击下展现出了它的薄弱点。疫情给世界各地的决策者敲响了警钟,制定和采取及时预防和应对传染病的政策和措施刻不容缓。面对这种全球流行病,世界面临了更大的不确定性,而这些给正在经历结构转型的公共卫生系统薄弱的国家(如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带来了更多挑战。为了减轻潜在的负面经济影响,政府需要特别关注那些劳动密集型且相对依赖可持续资本流动的行业。特别是对于作为经济增长主要引擎之一的制造业而言,新兴市场经济体政府通过发展具有潜在比较优势的产业来促进结构转型的快速启动过程,还应通过补救措施及时提供适当的便利。各国可以适当地对此类产业进行保护,包括减税和增加对中小企业基础设施瓶颈的投资。但是,同时也不容忽视的是,长期以来,西方一直将产业政策作为攻击目标和批评对象。因此,政策的着重点需要更多地放在吸引投资来应对或缓解冲击所带来的压力。

中国作为后起之秀,选择了一种基于东亚经验的雁阵模式理论——也即挖掘潜在的比较优势,辅以局部性的渐进性改革,从而吸引外商直接投资迅速增长的发展战略。从那时起,获益于对人力资本的投资和相对较低的劳动力成本,中国已逐渐将其出口模式从劳动密集型产品转变为更复杂的产品。制造业的蓬勃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2003年SARS疫情带来的负面影响。然而,中国的公共卫生系统发展远远落后于经济发展。目前,中国的医疗保健支出在GDP中所占的比例仍然很小,远低于全球同等收入的国家。(如图1)

图1:医疗保健支出占GDP比重(%), 2000年至2016年

世行前经济学家王燕:全球危机需各国协同保护弱势群体

数据来源:世界发展指标,世界银行,2000-2016

从长远角度来看,公共卫生系统不仅需要鼓励和进行更多科学研究以赶上经济增长的速度,还需要升级疾病预防和控制机制,并增加对疾病预防和控制的投资。同时,公共卫生发展也可以利用技术发展的优势。尽管近年来经济增长稍有放缓却仍是增长的,但由于长达数周的隔离和工厂关闭,公共卫生和社会福利制度的不协调发展导致公民经历了社会生活的巨大冲击。面对“冲击”不备而战,不仅将减缓经济增长,也会一定程度上干扰社会稳定。

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约瑟夫·斯蒂格利茨近日在 Project Syndicate上发表文章,指出“一分预防胜过十分治疗。”同时他也介绍了目前美国弱势群体的处境,“因为没有带薪病假,许多已经挣扎着维持生计的受感染工人无论如何都会继续工作。因为没有医疗保险又害怕背负巨额的医疗费用,他们将不愿意接受测试和治疗。”发达国家尚且疲于应对,诸多发展中国家在全球疫情暴发中更是处于可见的危机之中。

尽管目前疫情尚未在非洲暴发,但如果新冠病毒在非洲一国或者多国造成大量民众感染,后果不堪设想。联合国非洲经济委员会(UNECA)对现阶段的预测是,2020年非洲的经济增长率将从3.2%下调至1.8%。现阶段的各地疫情暴发已经对非洲的对外贸易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最大的影响表现在原油出口,据预测,目前疫情的暴发已造成非洲650亿美元的损失。而大宗商品价格下跌可能导致非洲国家政府受到极大财政压力,因此无法有效应对有可能暴发的疫情。

中华文化倡导“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也是中国处理国际关系的重要原则,是中国对外战略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世界各地疫情暴发的紧急关头,中国在保证“中国战疫”逐步走向胜利的同时,已分别向伊朗、伊拉克、意大利等国派出医疗队,并向多国提供检测试剂等抗疫物资。这些行动已然明确展现了中国的强烈意愿:与各国一道,携手建设新型国际关系,合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

作者:世界银行前资深经济学家,IFF研究院副院长,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资深访问学者王燕;联合国总部可持续发展融资项目研究组成员徐印印

新京报记者侯润芳编辑陈莉校对李项玲

西锐高效推进SR2X飞机生产 2020年3月23日浙江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情况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