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家乐福“大象转身”:到家服务“一小时达”何时梦圆?
互联网观察人士表示,由于家乐福中国的门店只分布在一二线城市,所以它的到家服务在其他城市无法展开,后期想和几个对手来抗衡,还需要下沉布局。
“平时一块多一斤的大白菜,都卖到了五六块一斤。”武汉封城之初,生活物资成了市民“宅”家生活的大问题。疫情打乱了人们的生活,却也给大型商超布局到家服务提供了“练兵”的机会。
疫情期间,大型商超纷纷加入保障供应的大军。它们一边维持着“卖场”正常运转,一边走出“卖场”,由“坐贾”变成“行商”,在到家服务上做文章。作为大卖场业态的首创者,家乐福中国也在这种零售新形式上不断探索。
家乐福中国CEO田睿近日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2月,家乐福商品在小店APP上架,并推出“家乐福1小时达”服务。“3•15”前夕,家乐福又升级了“福社圈”到家服务升级计划,为51座城市35万个社区提供多种服务时效的到家服务。
家乐福这头卖场“大象”转身到家服务的效果是明显的。数据显示,自春节起家乐福中国的到家业务订单增长3.5倍。不过,有些问题也是需要思考的:门店订单激增的情况下,如何调配人力资源?疫情期间获得的新增用户能否长期留存?
蔬果销量激增,到家业务订单增长3.5倍
家乐福在1995年进入中国大陆市场,2019年6月,苏宁开启收购家乐福中国,三个月后,苏宁易购副总裁田睿出任家乐福中国CEO。如今,家乐福在全国51个城市有209家门店,其中武汉有9家。
田睿告诉新京报记者,“相较往年,今年春节市民对菜、肉的采购量急剧增加。我们数据显示,大白菜、白萝卜、西红柿是老百姓菜篮子里最普遍的商品。”
据介绍,自春节起,家乐福全国209家门店,紧急加购及时补货,春节期间为市民累计提供蔬菜11000吨,猪肉1340吨,水果3800吨。同期,家乐福到家业务订单量增长3.5倍,增量最大单品分别是沙糖橘增长675%,康师傅经典红烧牛肉五连包增长878%,肋排包装家庭装1000g(排骨)增长1097%。
记者注意到,疫情期间北京地区的家乐福人流明显少了,年轻人走进超市购物的情况增多。家乐福给出的数据显示,北京地区单日供应峰值达到了200吨,最受顾客欢迎的商品有鱼、菜、肉、蛋、一次性碟碗、手套、口罩、消毒杀菌类产品等,其中口罩、消毒液、方便面等成为紧缺商品。
疫情影响之下,武汉商超营业时间调整为每日10时-17时。“我们10点开门后,顾客购买的产品以生鲜为主。我们根据这个特点,把有限的员工在高峰时间段集中到生鲜区,补货、称重、结账,减少顾客等待排队时间,降低聚集风险。”田睿介绍。
不少地方在疫情期间实行交通管制,影响了卖场进货。不管是卖场销售,还是到家业务,都要有货才行。田睿说,一开始物流运输方面确实有过一些不便,在与各地政府沟通后获得了绿色通道放行,同时,还联系有运力的物流公司,在一些线路上共享,互帮互助。
“当时很多货车不允许进入武汉,门店就租借车辆,去高速口自己接货。目前,国家有关部门考虑到了消费流通的问题,我们申报后基本能保障各地的物资供应。”田睿说。
疫情期间,家乐福超市产品促销。
“一小时达”:家乐福的到家服务野心
疫情仿佛是生鲜电商再次崛起的温室。疫情暴发后,每日优鲜、盒马鲜生、美团买菜、物美多点等平台纷纷发力,争抢用户线上买菜这一块大蛋糕。
新京报记者注意到,即时配送服务成为生鲜电商与线下商超融合的一大方式。物美与“多点”平台的案例,为业内玩家提供了一个可参考的商业模式。
田睿介绍,“在全国51个城市,‘家乐福1小时达’服务已上线苏宁易购APP,加上此前已经合作的美团、饿了么等外卖平台,家乐福门店生活圈3公里范围内的消费者均可通过上述渠道,享受1小时极速到家的便捷O2O服务。”
“我们正在推进家乐福商品在小店APP上架的项目,家乐福周边用户可以在小店APP上看到对应入口。”田睿说,下单1小时达,一方面拓宽了家乐福商品的销售渠道,一方面给小店APP带来流量,也方便了周边用户。
此前,苏宁曾表示,依托家乐福门店和城市核心商圈的布局,家乐福中国渠道建设与深入社区市场的5000多家苏宁小店,从业态完整性和供应链能力补齐等维度形成优势互补。
对于家乐福的未来发展规划,田睿介绍,“一方面,通过家乐福的快消品运营经验以及供应链能力,与苏宁全场景零售模式、物流配送网络以及IT技术结合;另一方面,家乐福从场景会员融合、供应链融合以及打造一小时生活圈三个方面,与苏宁易购APP、苏宁广场、苏宁小店一起,让消费者充分感受到全渠道全场景的购物体验。”
互联网观察家丁道师认为,宅经济有大批年轻用户,需要上门配送的服务,所以美团和饿了么才崛起,疫情进一步激发了这个需求,及时配送行业会更快速地发展。
家乐福上线苏宁易购APP。
人员、下沉,到家服务还有哪些影响因素?
“疫情期间,武汉门店克服各种困难坚持营业,但由于交通、健康、家庭等因素,人员不足是客观存在的难题。”田睿介绍,疫情来袭,不少行业都闭门休整,而商超却需要大量人员,人员紧缺是全国门店的普遍现象。
针对这种情况,苏宁集团内部启动了“跨界共享员工”,调配其他产业体系上千名员工支援家乐福,重点支援各门店的“一小时达”到家业务的拣配工作。不仅如此,各地家乐福还向门店外租区的歇业人员以及全社会发出招募令。
95后张艳艳一年前成为苏宁上海门店的一位销售员。2月2日,她响应“跨界共享员工”计划,加入了附近的家乐福门店。于是,她每天和店里几十名同事一起,负责家乐福到家业务中的备货、拣配、打包环节,同时还承担着拣配用户的客服与售后工作。
“每天早上8点半之前就要到岗,下班时间是下午6点,但由于订单量很大,很少能准时下班,一天要工作八九个小时。”张艳艳介绍,近期拣配的最大一单价值1000多元,包含了四五十种产品,每天的订单拣配量要近千。
张艳艳认为,“现在的工作时长其实还可以,但是工作量非常大,以往一天运动量也就两千多步,现在平均每天都要在一万四五千步。”
丁道师介绍,原先家乐福中国处在连年亏损的状态,被苏宁收购之后,经过数字化的改造,门店融入到苏宁零售体系,增加了流量与物流速度,提高了效率。
不过,丁道师认为,由于家乐福中国的门店只分布在一二线城市,所以它的到家服务在其他城市无法展开,后期想和几个对手来抗衡,还需要下沉布局。
新京报记者陈维城编辑赵泽校对刘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