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视点:商事制度改革的红利持续释放

日期:03-16
市场监督个体工商户

原标题:今日视点:商事制度改革的红利持续释放

今日视点:商事制度改革的红利持续释放

甘河工业园区颁发首张电子营业执照。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供图

今日视点:商事制度改革的红利持续释放

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商事登记窗口。林玟均摄

今日视点:商事制度改革的红利持续释放

今日视点:商事制度改革的红利持续释放

压缩企业开办时间,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资料图片

商事制度改革大大降低了市场准入的制度性成本,改善了营商环境,激发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情,促进了我省市场主体飞速增长。为培育和发展市场主体,我省陆续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形成了齐抓共管、各方发力、创业高涨、活力迸发的局面,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从目前情况看,我省市场主体总量不断扩大,全省新登记市场主体44.6万户。其中,各类企业10.6万户,个体工商户32.35万户。2019年,全省新登记市场主体7.54万户,同比增长6.7%。

一个个数据背后折射出我省放管服改革力度不断加大,市场营商环境趋好,市场主体的创新活力不断被激发,商事制度改革的红利在持续释放。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不断深入,全省市场主体从七年前的24.87万户增长到如今的44.6万户。

一直以来,我省把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发展民营经济的基础条件,持续营造亲商、暖商、富商、稳商的良好营商氛围。制定推动优化营商环境政策落实百项措施,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取消下放调整57项行政审批事项,取消270项证明事项,有效减少政府对市场行为的干预。

我省积极开展营商环境建设试点,坚持以点带面,点面结合,启动实施格尔木市、乐都区营商环境建设试点,以提升开办企业、办理建筑许可、纳税、获得用水、获得电力、获得用气等六项指标为重点,力争探索全省可推广和复制的成功经验。

与此同时,依托部分具备条件的用电报装、用水报装、纳税服务等便民服务窗口,积极创新设立“营商环境体验中心”,推出掌上办理、电子认证、实时互动、业务代办、自助审批等多元化服务,提供点对点、个性化的全流程体验,探索推行“一站式”服务的新模式。目前,首批4个电力营商环境体验中心已在西宁揭牌成立。

企业开办方面环节压减为企业登记、印章刻制、申领发票3个,时间压缩至5个工作日内。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方面精简审批事项、减少审批环节等,审批时间压缩至120个工作日以内。不动产登记方面环节压减至4个,一般登记、抵押登记办理时间压缩至5个工作日以内。政务服务方面省级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提高至90%以上,市县级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提高至70%以上,企业和群众到政府办事提供材料总体减少60%以上。

同时,我省持续强化落实税收优惠政策,极大地减轻了中小企业以及民营企业负担。全面落实小微企业普惠性税收减免政策,2019年全省累计减税降费52.4亿元,25万户纳税人和94万人享受到政策红利。据青海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帮助企业增强后劲,提供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我省积极培育科技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小巨人企业,对182家“三型”企业减免企业所得税合计3.22亿元,组织新开41项高新技术领域项目,预计形成新增产值16.8亿元。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青洽会作为我省招商引资领域的一大盛会,成为全省招商引资领域对外集中展示和交流的窗口平台,同时,也为我省对外开展宣传和项目推介,增加了一个新的平台和窗口。

按照省委、省政府“一优两高”战略部署,我省努力开创招商引资新局面,2019年青洽会“永不落幕的青洽会暨青海招商网”的建成,标志着我省招商引资工作开始进入信息化、数字化发展阶段。

企业注册便利化

近年来,我省按照“为促进就业降门槛、为各类市场主体减负担、为激发有效投资拓空间、为公平营商创条件、为群众办事生活增便利”的要求,主动作为,在进一步减权限权、放宽市场准入优化利企便民服务等方面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我省出台《压缩企业开办时间20条措施》,全省企业开办时间由8.5个工作日压缩到5个工作日以内。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聚焦“互联网+政务服务”,全面推进“一网通办”,多措并举推进“放管服”改革,大力推行市场主体注册便利化。简化审批程序,实施“多证合一”,同步推进电子营业执照和企业全程电子化登记,搭建“青海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公众服务平台”,实现登记注册全区域、全业务、全类型、全流程网上办理,努力形成市场主体“少跑路、不跑路”的工作流程。

推进银企“双对接、双服务”合作,与7家银行签订《商事登记注册和开户便利化服务合作协议》。在银行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可以自助登记、打印营业执照,包括现场人证核验、名称自助申报等,为市场主体提供“自助申报-审批-自助打照-银行开户”的一站式服务,达到“一站受理、一点办结”的目标,凸显了随时、随地、线上、线下一体化的业务融合,大幅提升了我省企业注册登记便利化服务水平。

通过商事登记一体化自助机,线上“一站式”办理设立登记、印章刻制、银行开户、发票申领等事项的信息录入、资料上传、身份验证、电子签名等企业开办业务,线下通过银行网点自助机“零见面”打印领取营业执照。

前不久,记者在建设银行西宁市昆仑中路支行见到前来申报企业名称的赵云。他说:“真意外,没想到现在办营业执照这么方便,连面都不用见了。前一天,我花十几分钟完成了线上‘一站式’的办理。第二天,在家附近银行的一体化自助机上就打印出了营业执照。”

目前、省、市(州)、县(区)三级建成54个政务服务大厅,乡镇(街道)建成406个便民服务中心,村(社区)建成3049个便民服务点。2019年,省级政务服务大厅共进驻窗口单位36家,政务服务事项501项,网上可办事项461项,网上可办率达92%,提前实现了国家确定的省级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不低于90%的目标。企业平均办照时间已压缩到1.72个工作日,8387户企业享受到2个工作日拿到营业执照的改革红利。

加强事中事后监管

我省积极完善事中事后监管措施,推动建立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为基本手段、以重点监管为补充、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除特殊重点领域外,市场监管领域所有行政检查都应通过“双随机”抽查的方式进行,取代日常监管原有的巡查制和随意检查,形成常态化管理机制。

省政府印发《青海省市场监管领域全面推行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实施办法》,标志着我省将全面推进市场监管领域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

由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牵头,会同有关行政执法部门,统筹建立健全各层级、与抽查事项相对应的检查对象名录库和执法检查人员名录库,及时完善,实施动态管理。按照“谁检查、谁录入,谁公开、谁负责”的原则,将抽查检查结果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青海)、信用中国(青海)等平台公布,方便社会公众查询,接受社会监督。

检查采取实地核查、书面检查、网络监测等方式;涉及专业领域的,可以委托有资质的机构开展检验检测、财务审计、调查咨询等,或依法采用相关机构作出的鉴定结论。开展实地检查时,执法检查人员不得少于两人,并出示行政执法证件。执法检查人员与被检查对象有利害关系的,应依法回避。在同一年度内对同一市场主体的“双随机”抽查检查次数原则上不超过1次。

针对抽查检查中发现的普遍性问题和市场秩序存在的突出风险,根据所涉抽查事项开展专项检查,并结合实际情况确定抽查检查比例,确保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对双随机抽查检查中发现的各类问题,要按照部门职责做好后续监管的衔接。对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依法处理,涉嫌犯罪的,及时移送司法机关,防止监管脱节。积极推进政府部门间抽查检查结果互认,对违法失信行为开展联合惩戒。

到2019年底,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完成“双随机”抽查全流程整合,实现“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全覆盖、常态化;到2020年底,实现市场监管领域相关部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全覆盖。

据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我省通过不同途径、归集、公示涉企信息47.8万条,对全省4.6万户列入异常名录,严重违法的企业和个人,在银行开户及贷款、工程招投标、评先评优等方面进行限制,累计拦截限制“老赖”441人次。(董洁)

视点短评

发展市场主体是扩大就业治本之举

新登记市场主体特别是新增企业的快速增长,促进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随着商事登记便利化程度的提高,大量涌现的新增市场主体促进了就业形式的多样发展,发挥了显著的就业支撑作用。

当前,我国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坚期,结构性、体制性、周期性问题相互交织,“三期叠加”影响持续深化,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就我省来讲,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结构调整稳中有进,发展质量稳中向好,正处在加快“追赶超越”全面拓展新局面的重要时期,但在宏观环境趋紧的情况下,面临的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加、下行压力明显增大。无论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还是实现高质量发展,都需要培育壮大多元化、多层次的市场主体,形成崇尚创新、鼓励创业的社会氛围。

市场主体数量增加,直接带动经济迅速发展。近年来,青海省不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全面启动收费清单管理模式,建立健全服务体系,为创业者提供创业信息、创业培训等服务,建立失信企业“黑名单”制度,加强正面引导和反向约束。积极推进小微企业创业基地、孵化基地建设,构建一批低成本、便利化、开放式的众创空间,引导全民创业;同时,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新一代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和新兴产业。

市场主体是我省保持经济平稳增长、推动转型升级的重要基础,发展市场主体是扩大就业、增加收入的治本之举,是倒逼改革不断深化、提升开放水平的关键动力,是缩小发展差距、建成全面小康的重要举措,只有市场主体多起来、大起来、活起来、强起来,青海经济才能持续健康发展。

市场主体活跃度的持续提升,得益于商事制度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商事制度改革不仅实现了办事流程的优化,更重要的是积极构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新体制、新机制,真正为市场经济繁荣发展提供保障。(董洁)

故事传真

营商环境“优”无止境

2019年,27岁的蒋杭生在西宁市城中区办理了网络经营场所个体营业执照,成为了一名合法的电商老板,当时他信心满满地说:“我要在电商领域大展拳脚了!”正如他所说,2019年蒋杭生的淘宝店年销售额达到100多万元。

“这些短视频是我邀请专门制作短视频的专业人士来青海体验了近一个月拍摄的,只为让客户更直观地了解产品和产地。”蒋杭生指着电脑上土特产的短视频说,网络上短视频和直播近来十分火爆,2019年“双十一”我在淘宝上推出了一系列短视频并直播,让品质看得见,效果非常好。

2015年毕业于青海民族大学的蒋杭生,是浙江金华人。在青海度过的四年学习生涯,让他从开始的陌生到后来有了在青海创业的想法。

“作为一名大学生创业者,我见证了青海经济的高速发展,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机遇。”蒋杭生感慨地说道。

毕业以后的蒋杭生,一直在电子商务领域进行不懈的探索。蒋杭生说,“2019年是改变的一年,也是幸福感最高的一年。这一年,我切切实实地体会到了营商环境的更加便利,交易成本越来越低。”

蒋杭生是一名从事青海土特产资源的网络经营者,直接在家中用电脑经营店铺。以前法律法规要求,住宅用途的房屋一般不能作为经营场所办理登记注册,就算以住宅作为经营场所办理登记,也需要得到物业公司及周边邻居的同意,这导致他迟迟办不了营业执照。然而, 2019年青海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推进个体工商户以网络经营场所进行市场登记的改革,让蒋杭生真正体会到了改革带来的红利。

“我在西宁市城中区办事大厅,办理了青海省首家淘宝店的营业执照,三证合一,前后不到20分钟,零手续费,当场办,当场拿。这是实实在在的便利,我真是打心底里开心和兴奋。”蒋杭生说,我开心的是创业终于有了成果,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实体;我兴奋的是在不久的将来,电子商务的创业者会有更多更好的创业机会。在省市场监管局的帮助指导下,蒋杭生先后注册了多件商标,其中他注册打造的“沐野”品牌得到了广大网络消费者的认可。

“2019年,是进步的一年,更是具有挑战的一年。青海省作为高原特色资源大省,因电子商务的出现而变得更具有竞争力。相信未来青海营商环境‘优’无止境。”蒋杭生说道。(董洁)

截至3月15日24时 广东累计报告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361例 中国制造助力抗疫 国家需要什么我们就生产什么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