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办好入境手续,她从小窗口给边检民警递来两个N95口罩
“请问您是从哪里回来?”
“最近两周都去过哪些地方?”
上午10时30分,浦东国际机场T2航站楼迎来最后一波入境“早高峰”。由于戴着口罩,机场边检民警岳晓春必须把音量提高到平时的两倍,他对每个旅客都仔细询问,一个检查步骤都不能少。为了节约防护服,执勤前他没敢喝水,两个多小时下来嗓子开始冒烟。他现场采集的信息将与海关、上海市公安局、上海市卫健委共享,是上海市乃至全国形成精准有效防控境外疫情输入管理闭环的重要一环。
在此之前,大数据分析排查在入境航班抵达前就已经完成,一个20人的大数据分析排查团队为一线民警提供24小时信息支持。为高效融入上海疫情防控体系,上海机场边检站抽调骨干力量,组建大数据分析排查工作专班,专门负责从非涉疫入境航班入境前排查出所有涉疫人员,并将排查结果及时传输至边检系统、通报给海关检疫人员,一方面有效防止涉疫情人员“漏控”,一方面为检疫人员及时有效检测、处置留足提前量,以确保口岸疫情防控万无一失。
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后,上海机场边检站每个执勤队都成立了由党员和青年骨干组成的疫情防控突击队,大多是身体素质较好的男民警。可是,严峻复杂的防控疫情输入形势,对出入境边防检查提出更高、更严、更多的工作要求,这导致一线民警工作量大幅增加。
为了维护国门安全、保障口岸通关顺畅,该站大多数一线民警都升级为突击队员。虽然防护服不厚也不沉,但穿上去显得有些笨重,被大家昵称为“大白”。自从对由疫情严重国家(地区)入境旅客实施专区查验以来,“90后”移民管理女警杨玉洁也有了变身“大白”的机会。
上午8时30分,杨玉洁所在分队的15名民警开始穿防护服、戴口罩、戴护目镜,最后扣上宽大的防护面罩,站成一排,等待队领导下达上勤指令,开启一天的战疫执勤。他们按照“严于平时、高于平时”的管控要求,牢守国门安全底线,严防不法分子潜入潜出。
下午2时30分到4时,浦东机场T2航站楼迎来入境客流最高峰。上海机场边检站将防控警力前移,在海关检疫关口设置临时执勤联络点。“你好,请到左边通关!”协勤二队副队长刘峰和同事们一会儿引导非涉疫旅客快速通关,避免交叉感染,一会儿把经海关检查的涉疫情旅客引导至查验专区、实施全程监管,与其他民警合力打造“引导、候检、检查、带离”闭环。两个多小时的往返奔波,汗水浸湿了民警的口罩。
深夜,喧嚣了一天的候检大厅终于迎来短暂的平静,只摆放着塑料板凳的临时休息室里,坐满了“大白”。为了节约防护服,也为了避免传染风险,他们不喝水、不回备勤室,只是坐在那儿扭动一下脖子、活动一下肩膀、聊聊天。不知谁说了一句“站长又过来了”,大家一齐望向待检区,只见徐爱明站长带着几个民警正在优化待检区域划分。大家脱下防护服、摘下口罩,一个个脸上挂着深深的勒痕,却都笑呵呵的。
特殊时期,旅客的通关时间比平时长了不少,民警们细致的工作得到了旅客们的理解和认可。为了照顾有孕妇、有小孩的一家减少排队候检时间,民警把他们安排在一位年轻的女旅客前面,那位女孩不但没有抱怨,还很礼貌地点点头。办好入境手续时,她从验证台的小窗口递进来两个N95口罩,民警计丹琦连忙推辞,女孩却坚持请她收下,“保护好自己,你们辛苦了”。
“守护家园,义无反顾!防护服是我们的战袍,口罩勒痕是我们的勋章,疫情不退我们不退!”一位“大白”的朋友圈引来一片点赞。
栏目主编:张骏
文字编辑:陈琼珂
摄影卓诚朱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