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见证疫情防控的“深圳速度”与“深圳温度”“第二病区”:筑牢战疫“后防线”
1月25日,面对日益严峻的战疫形势,深圳市卫健委紧急启动“第二病区”筹建,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禾正院区、深圳大学总医院被正式列为深圳新冠肺炎救治“第二梯队。”
“第二病区的主要功能是,转诊有流行病学接触史或临床症状、但两次核酸检测为阴性的患者,为深圳战疫留足‘后备空间’,为疫情防控筑牢‘后防线’。”市卫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36小时建成一个病区,再创“深圳速度”
1月25日,大年初一,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院长廖四照接到深圳市卫健委来电,紧急部署由该院负责深圳“第二病区”禾正病区筹建。1月26日晚,筹建工作正式启动时,距离深圳市卫健委确定的接诊时间,仅剩36个小时。一天两夜,如何从无到有,筹备好一个传染隔离病区?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再次创造了抗击疫情的“深圳速度”。
时间紧迫,医院临时抽调100余人展开筹建工作。当晚,筹建组列出物资清单,库房连夜备货;第二天一早,物资开始从南医深院本部运往禾正院区,一车接一车直到深夜;普通病区需立即改造成具备清洁、污染“双通道”标准的感染病区,连夜找来施工队,通宵达旦施工一天一夜;禾正院区没有后勤人员,南医深院医护人员撸起袖子自己干,搬运物资、安装床架、铺床叠被。两层楼,110张病床,很快布置完毕,禾正病区达到接诊标准。
随后,南医深院党委面向全院医护人员发起倡议,300余人主动报名,院内掀起请战热潮。1月28日上午,一支精干的医疗团队组建完毕奔赴禾正病区,义无反顾地冲上了抗击疫情的第一线。当晚,病区迎来了第一批病人。
与此同时,深大总医院的病区建设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1月25日,接到病区增援命令后,我们制定了科学专业的方案,医护人员迅速行动起来,调整布局,把部分输液区、留观区、仓库以及原未曾启用的EICU等空间腾空备用,布置及增加隔离区面积。我们在原有条件有限的情况下,穷尽一切办法,实现了‘3区2带2通道的建设要求’。”深大总医院副院长巩鹏表示,仅用1天的时间就组建了有多间单人单间病房的“作战室”。
通过持续改进,深大总医院发热门诊实现患者从挂号、缴费、看病、取药、检查(拍胸片等),均不用走出发热门诊。改造后的发热门诊犹然是一个“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小型医院。
疫情当前,时不我待。“第二病区”的快速就位,尽显疫情防控的“深圳速度”。
细致的治疗明确的诊断,让病人安心
穿上二级防护装备,在隔离病区接诊患者、查房查体、会诊,每天进行咽拭子采样,是深大总医院发热门诊医生李瑞的日常。经过李瑞采样确诊新冠肺炎的病例,有4例。每次查房时,都会有病人咳嗽打喷嚏,飞沫喷溅到他近在咫尺的脸上。“心里面是有点忐忑,但这是我的工作,做好防护后,就不想那么多了。”李瑞说。
“从病人进门后测量体温、询问流行病学史等,到对候诊病人合理安排和引导病人拍CT,再到转病人去隔离病房、急诊留观区等,各个环节既要衔接顺畅,又要把握好每一项细节,避免存在防护漏洞。”巩鹏表示,对于疑似病例中可能存在假阴性病人,该院调动全院专家资源,明确诊断做到一个不漏,及时发现潜在的阳性病人。
对于“第二病区”,很多人可能认为,这里只是收治两次核酸检测为阴性但仍需继续治疗的患者,排除了新冠肺炎后,剩下的治疗并不困难。事实上,这个“病区”并非想象中的那么简单。
在南医深院禾正病区,患者中年龄最大的70多岁,最小的才7个月,有孕妇,有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白血病、乳腺癌、肺结核及精神分裂症的患者。
该病区短时间内制定了20多个规范和流程,从疑似病例临床路径到护理临床路径,从接收患者流程到标本送检流程等。针对千差万别的基础病情,他们出台了多个紧急预案,脑卒中怎么处置,急性心梗怎么转运,对每一个可能出现的意外反复推敲。在每天的例行查房之外,坚持三级查房,病区主任带着主治医生和管床医生挨个病房过,每周至少三次集体会诊,每天下午四点,他们还要定时组织医护人员进行视频会诊,学习新的诊疗标准,分析患者病情,讨论诊疗方案。
“一切以病人为中心,提供最科学规范的诊疗,高标准严要求,让患者放心安心。”面对复杂的病人疾病谱,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党委书记、禾正病区总指挥肖烈辉确定了这条总的治疗思路。
隔离不隔爱,传递“深圳温度”
对于“第二病区”的患者来说,“疑似”两个字就像悬在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又像迟迟不肯落地的第二只靴子。在被隔离的十多天里,忐忑、不安、焦虑、抑郁……各种危险情绪暗涌,病人的心理问题往往大于身体的问题。用关怀温暖他们,抚慰惶恐的心,是对他们最重要的治疗。
“病房里面很安静,安静得吓人,我甚至能听到自己的呼吸心跳声。医生可能明天就宣布我确诊了。我在治疗乳腺癌,免疫力肯定比普通人低下的。能不能战胜这个病,我真的没有信心……”禾正病区一名女患者这样在电话中跟医院心理专家倾诉,彼时,她有严重心理障碍,甚至有自杀倾向。“她这种情况很可能是反应性焦虑。我们仔细聆听患者的一字一句,分析她的每个呼吸节奏、每个表情、每句话的表达方式,了解她的担忧,从多方面给她做疏导。”最终,通过反复地视频聊天开导,这位患者终于解开了心结。
深大总医院发热门诊留观的,大都是来自疫区的高度疑似患者,心理压力普遍更大。曾有位疑似患者不顾劝阻,试图冲出隔离病房,被劝回到病房后,在电话里对医护人员大吼。医护人员们像安抚孩子一样,尽力安抚着他激动的情绪,最终才让他平静下来。“要想消除患者心里的恐惧并不容易,需要医患一起努力。”深大总医院医生黄敏强说,“我们有时像宿管、心理医师,但更像是他们的‘临时家人’。我们需要付出更多的耐心,同时也给他们更多的信心。”
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在抗击新冠病毒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第二病区”的医护人员们,以病人为中心,让病区有温度,用科学专业的诊疗、无微不至的关怀,传递着能抚慰人心的“深圳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