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研究称天津宝坻百货大楼存在无症状感染者传播他人可能
新京报快讯(记者李玉坤)《中华流行病学杂志》3月5日发表了天津疾控中心新冠肺炎疫情处置组、宝坻疾控中心关于《天津市某百货大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聚集性疫情调查分析》的论文。
论文称,由于百货大楼暴露人数较大,截至目前(投稿时间是2月21日)仍存在百货大楼暴露感染未被确诊的轻症或无症状感染者当时已发生传播他人的可能,且后续感染者处于潜伏期未发病或发病后仍未就诊的情况。
据报道,宝坻区曾组建近千个筛查小组,开展了“万人大筛查”行动,排查出涉宝坻百货大楼疫情相关人员及其密切接触者6.6万余人,并逐一落实了居家隔离或社区、村庄管控等措施。
相关病例均无湖北省(包括武汉)疫源地旅居史
百货大楼相关确诊病例共40例,均居住在宝坻区,占投稿时宝坻区报告病例(53例)的75.47%;其中6例(15.00%)为百货大楼员工,顾客19人(47.50%),密切接触续发病例15人(37.50%),续发病例涉及11起聚集。百货大楼员工首例确诊于1月31日,调查发现其售货员工最早自1月21日起发病, 23日起到大楼内购物的顾客开始发病, 24日起有售货员家庭密切接触者发病。
病例确诊时临床严重程度分类中普通型23例、重型13例、危重型4例,分别占57.50%、32.50%和10.00%。截至2月18日确诊病例发生2例死亡,其中1例初诊普通型,既往2型糖尿病史30余年,高血压9年,冠脉搭桥手术史2年,死亡原因为急性左心功能衰竭,急性冠脉综合征;1例初诊危重型,冠心病史9年,死亡原因为COVID-19导致呼吸衰竭和低氧血症诱发室性心律失常、心脏骤停。
所有百货大楼关联病例均无湖北省(包括武汉)疫源地旅居史。其中密切接触续发病例潜伏期均有确诊员工及顾客病例密切接触史。
员工病例均在小家电区、珠宝区、鞋区和服装区
员工中共有6名员工确诊,其中有2名确诊员工14天内曾到过外省市批发市场进货。在发病前员工1(鞋区售货员)于1月21日发病,发病前1月12-13日到某市批发市场进货,但无法判定病例接触情况,返回后1月23日前均在岗工作。员工2(小家电区售货员)于1月22日发病,1月25日前(除1月24日)均在岗工作,无外出史;员工3(珠宝区售货员)1月24日发病, 1月16日在某市进货时曾接触过发热病例,因该发热病例未就诊,无法判定是否为COVID-19病例,其17日返回后一直在岗工作至发病;上述共有3名员工在岗期间发病,剩余3名员工在百货大楼停业后发病。
确诊的6名员工中仅服装区和鞋区巡视员工5发病前与发病后员工1及发病前员工4有过工作接触外,其余5名售货员相互之间没有明确接触,售货员病例均分布在一楼的小家电区、珠宝区、鞋区和服装区,这4个区域相互紧邻。
顾客中19例确诊顾客均有1月20-24日百货大楼购物暴露史,有1例(最先确诊病例为顾客10)4个售货区均去过,4例同时到过鞋区和服装区,12例仅去过服装区,其余2例进去过珠宝区;去过服饰鞋区合计占比89.47%。
员工1发病前百货大楼已大范围病毒污染或存在强传染源
员工1为百货大楼关联确诊病例中发病时间最早,其有外省市批发市场进货史,可作为首例指示病例进行传播代际分析。但是除员工1外存在未追溯到的潜在的未确诊病例已造成百货大楼病毒污染导致员工、顾客直接或间接传播,属于共同暴露为主。有6例确诊顾客在员工1发病前一天(1月20日)暴露百货大楼,而仅有1例确诊顾客其发病时(1月21日)暴露百货大楼。
论文作者认为,除员工1发病前已存在潜在病毒感染者带入造成百货大楼病毒污染和传播,因为员工1发病前一天暴露百货大楼顾客确诊人数多于发病时暴露顾客确诊数,说明员工1发病前百货大楼已大范围病毒污染或存在强传染源(一般情况下发病症状期,其传染性相对更强)。
本次发病以女性为主,与全国及天津市其他区域病例男性为主不同,这可能与逛百货大楼商场以女性为主有关,同时职业上40%为农民,也充分提示此次疫情会播散至农村,目前也证实此次疫情已波及宝坻区6个涉农镇,农村作为疫情防控薄弱环节需加强关注。
论文作者表示,由于百货大楼暴露人数较大,至目前仍存在百货大楼暴露感染未被确诊的轻症或无症状感染者当时已发生传播他人的可能,且后续感染者处于潜伏期未发病或发病后仍未就诊的情况,如果放松警惕,疫情将会反弹。
编辑周博华校对何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