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大湾区人”渐成概念:每天4万人跨境上班,工作生活模式别具特色
摘要:“大湾区人”的出现,离不开正在大手笔打造的大湾区主要城市“1小时交通圈”和5G网络建设的迅速推进。
粤港澳之间突出的跨境人员流动,催生出一个特殊群体——跨境上班人群,每天约有4万人在深圳和香港之间跨境上班,其中住在内地的跨境上班人士大多集中在深圳。深圳则表示将探索在皇岗口岸利用大数据、互联网、人脸识别等先进技术,为符合条件人员提供绿色通道和无感通关的服务。随着制度创新、政策支撑和技术赋能,粤港澳三地人员流动频密,包括旅游探亲、商务往来、就业创业和教育养老等,便捷性正进一步提高,“大湾区人”渐成现实概念。
2019年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纲要》提出,为港澳居民在内地学习、就业、创业、生活提供更加便利的条件。目前,一系列改革举措已落地:2018年9月,国家实施港澳台居民居住证制度,推动港澳人士在内地享有便利、权利和基本公共服务同等化,港澳人士北上渐享“市民待遇”。截至2019年9月底,已有20万香港居民申领;实施“港人港税”“澳人澳税”政策,对在大湾区工作的境外(含港澳台)高端和紧缺人才,按内地与香港个税税负差额给予补贴;珠三角专门面向港澳青年的创新创业基地遍地开花,提供着各类政策支持和“拎包入住”标准的便捷服务,据不完全统计,2019年3月,广东南沙、前海和横琴已吸引港澳青年创业团队360多个,涉及互联网、金融、科技、生物、医学等多个领域,就业人员近4000人。
21世纪经济研究院与阿里研究院5日共同发布的《2020粤港澳数字大湾区融合创新发展报告》显示,基于技术赋能和创新政策支撑,粤港澳大湾区跨境人员往来便利化正显著提升,并由此带来别具特色的工作生活模式。珠海横琴与澳门仅有一水之隔,随着通关便利性提升和公共服务融通,出现越来越多的“琴澳人”,他们有的在澳门工作、横琴生活,有的在澳门生活、横琴工作,成为融合发展的直接体现。
珠海横琴是广东省自贸试验区三大片区之一,通过制度创新和技术应用,逐步实现了口岸24小时通关、澳门单牌车通行、跨境办公试点、跨境班车等,吸引越来越多的澳门人前去就业和居住。截至2019年11月底,在珠海参加社保的澳门居民达到3223人,在横琴购置的各类物业超6000套,在珠海就业的澳门人有607人。通过人员的密切往来,琴澳之间正进一步推动产业协同进程,截至目前,落户横琴的澳资企业达到2030家,其中2019年新增澳资企业651家,较2018年底增长46%。近期,横琴新口岸也启用旅检功能,集成诸多新数字技术,实现一分钟通关,进一步提高便利性。
这份《报告》指出,“大湾区人”的出现,离不开正在大手笔打造的大湾区主要城市“1小时交通圈”。2018年广深港高铁香港段和港珠澳大桥的开通,有效促进了人员流动,尤其加强了珠江东西两岸的互联互通,实现香港融入内地高铁网络。目前,粤港澳大湾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进入密集期,南沙大桥已经通车,还有深中通道、赣深、广汕高铁和广湛高铁等重要内联外通项目在建,深茂铁路深江段、深惠城际铁路等项目正开展前期工作,皇岗口岸改造工程启动,粤澳新通道(青茂口岸)联检大楼珠海侧海关查验及配套区域已封顶。《粤港澳大湾区城际铁路建设规划(2020—2030年)》正在酝酿,要打造“轨道上的大湾区”,各市间城际和地铁正加速打通,如广州18号线将通达中山、珠海,广中珠澳高铁方案正研究之中,届时粤港澳大湾区内将实现高铁全覆盖。同时,作为重要基础设施的5G网络建设,正在大湾区迅速推进,通过技术赋能,构建起大湾区城市群智慧交通体系,也为同城化的生活工作便利打开技术空间。
栏目主编:樊江洪
文字编辑:樊江洪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徐佳敏